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市场营销 >> 销售策划 >> 营销渠道 >> 正文
绿文化琐议           ★★★ 【字体:
绿文化琐议

作者:佚名     人气:490    全球最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本文根据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现代科学文化观,提出了绿文化的概念。绿色需求、绿色觉悟、绿色消费观、绿色市场营销、绿色CI管理、绿色系统工程的理论和实践,极大地丰富了人类社会的文化宝库,有力地支持着环境与经济持续协调发展。
  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工业革命、信息革命以及各种各样频繁的社会经济活动,大大提高了人类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但也带来了日趋严重的环境问题。针对人们意识中资源无限、可以任意索取的粗放经营观念,美国经济学家鲍尔丁在《经济学是一门科学》中将其形象地称为“牧童经济”。所谓牧童经济,是指对地球上的资源无所顾忌地进行开发,不惜一切代价去求得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就象牧童在广阔的草原放牧那样。本世纪50年代,《宇宙飞船经济观》一书问世,在世界引起了巨大的震动。其基本观点是:我们人类唯一赖以生存的最大生态系统就是地球,而地球在茫茫太空中只不过是一艘小小的宇宙飞船。人口和经济的不断增长,最终将使这只小小宇宙飞船内有限资源消耗殆尽,人类的经济活动、生产、消费所排放的废物最终将导致飞船内全部被污染。到那时,整个人类社会就会崩溃。“牧童经济”与“宇宙飞船经济”是两种根本对立的经济观。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地球上的资源是有限的,不能再允许那种牧童式地大量浪费资源同时又任意损坏环境的传统经济运行方式继续存在下去了,要不断地改变现行的社会经济发展政策,实行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使地球这艘小飞船上的资源结构和“乘客”保持良好的协调状态,这是人类社会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从“牧童经济”掠夺式经营到“宇宙飞船经济”可持续发展,反映了人类对环境认识的不断深化。人口、资源、社会经济发展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关系已成为全人类共同关注的重大问题。于是,在衣食住行用等各个方面,绿色消费之风悄然兴起;从生产、生活到消费、流通等各个领域,绿色产品、清洁生产、绿色营销应运而生。一个以保护环境、节省资源为核心的“绿色运动”在全球范围内开展起来。树立绿色观念,开发绿色产品,提倡绿色消费,开展绿色营销,创建绿色企业,弘扬绿色文明以及相适应的信息、管理、制度、法规等社会实践和理论,正在形成一整套战略与策略体系。这一重大的、决定人类未来命运的运筹谋划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称之为绿色系统工程或绿色系统管理。绿色系统工程需要自身的文化支撑,笔者将其称为绿文化,它是人类与环境和谐协调,从可持续发展实践中取得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包括绿色物质文化、绿色制度文化、绿色精神文化、绿色企业形象等,是社会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绿文化是一种思维方式,人类对环境问题的新思路、新认识,可称之为绿色觉悟,环境警觉,是全人类的觉悟。对于地球上出现的环境问题,一直存在着不同的认识和态度。一种观点认为地球上资源有限,人口超指数增长,再加之致命的污染,人类已面临毁灭的边缘,除非停止发展别无出路。罗马俱乐部1972年出版的《增长的极限》一书是这种观点的突出代表。另一种观点则截然相反,认为地球上资源是无限的,容纳废物的能力也是无限的,人们可按照自己的愿望任意使用资源,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为征服自然的累累硕果所陶醉,而不必考虑到自然界的报复。正如恩格斯指出的那样:“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次胜利,在第一步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在第二步第三步都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第一个结果取消了。”(《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第519页。)“宇宙飞船经济观”与“可持续发展理论”为实现经济与环境持续协调发展指明了正确的方向。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上的资源正在耗竭,生态环境的破坏日益严重,全球性的环境问题不仅严重地制约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且对人类生存空间也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因此必须改变现行的社会经济政策,把环境问题与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实行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实现持续发展目标,做到既改善人类的生活水平,又有效地保护地球的生态系统。

  绿文化是一种道德规范,融人类、资源、环境、发展于一体的伦理道德观。这种可持续发展伦理道德观的核心是尊重自然,真正将人类看成自然的一部分。它要求当代人之间,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机会平等。人类“只有一个地球”,“明天和今天一样重要”。今天的人类不应以牺牲几代人的幸福而满足自己的需要,不要把生态破坏问题留给下一代。为了我们及子孙后代都有一个美好的未来,这种伦理道德观主张在不危及后代人的环境资源的前提下,寻找满足我们当代人需要的,确保人类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途径。这种新的伦理道德将从人的深层意识上调整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绿文化是一种需求,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对于绿色物质和精神需求的总和。它不仅表现为人们对于绿色产品、绿色环境以及衣、食、住、行、用等方面的生理、安全、生存需求,而且体现在社交、享乐、发展等高层次上的需求,反映人们返璞归真、追求闲暇,向往绿色而放弃更多金钱的价值观念,体现了人与人之间,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一种为了“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持续追求,从个人自我成就需要提高到人类共同的成就需要,从当代人生存、安全需要到几代人、几十代人的长远思考,是一种更高层次的需要、全人类的需要、未来发展的需要。笔者把这种现象称为“马斯洛需要理论的反弹”。
  绿文化是一种营销观念,反映企业经营理念、价值观、社会责任感的企业深层形象。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不仅要充分满足消费者需求,要发挥企业自身优势,更要强调环境保护,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当前与长远相结合,以求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树立绿色营销观念,实施绿色CI战略与策略,从市场调查、产品研究开发、目标市场选择、企业形象定位到产品策略。价格制定、渠道选择、促销公关、售后服务、信息反馈,实行全方位、全过程绿色系统控制。绿色企业的重要标志是实施全面的绿色管理,包括绿色产品管理、绿色质量管理、绿色形象管理,贯彻推行ISO14000国际环境管理体系标准,树立绿色企业的良好形象并形成一整套有效的环境管理和持续改进措施,是增强企业和产品竞争优势的重要柱石。保护环境意识和社会营销观念相结合的绿色营销,是21世纪市场营销的主流和基本态势。
  绿文化是先进的科学文化,建筑在高科技信息化基础上的以保护环境,优化资源配置为核心的现代科学文化。绿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文化生态系统,它既包括先进的科学文化,又包括成熟的人文文化,更含有古老的自然文化,由科学标准、人文标准、自然生态标准构成多目标多指标评价体系,把社会经济、生态、发展融为一体形成多维立体式文化构架。
  绿文化是一种发展战略,从单纯对自然环境的保护转向与社会经济有机结合、协调发展,并以生态、经济、社会持续性为目标的新的发展战略。这种环境战略既是对现行社会、经济发展政策的变革,对那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高投入、高消耗、高发展运行模式的彻底抛弃;又是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来解决环境问题,不是停业发展,简单机械地回归到那种由于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人与环境矛盾几乎可以忽略的原始自然状态。如果说古代农业文明是以土地破坏为特征,近代工业文明是以环境污染为特征,那么建立在现代科技基础上的绿色文明则以保护环境、优化资源配置为主要特征。绿文化理论指导下的环境发展战略以提高永久性社会财富和子孙后代长远利益为目标,强调人与自然和谐融合,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在知识化、信息化等高起点上建立起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合理结构,并通过动态反馈和发展,不断地取得三者整体功能的最优化。实施环境战略是一个长期过程,不可能一劳永逸,需要几代人、几十代人的持续共同努力,人类社会就是这样不断向前发展的。

  绿色是生命之源,代表和平、发展、没有污染和充满生机的世界。生态农业、清洁生产、绿色营销、绿色CI、绿色管理的出现和兴起,是人类洁净生活,持续发展经济的客观要求。以人类与环境和谐共处、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为特征的绿文化丰富了人类劳动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它不仅是社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给社会文化以崭新的内涵。绿文化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社会文明的重要尺度。为了我们自己及我们的子孙后代有一个美好的未来,弘扬和发展绿文化,做绿色文明的倡导者,绿色营销的促进者,绿色CI的有效管理者,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参考文献
[1]韦鹤平.环境系统工程[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3.
[2]张敦富,魏金周,等著.环境经济[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3]国家技术监督局标准化司、全国环境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编.GB—ISO14000环境管理系统列国家标准宣贯教材(一)[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7.

华东经济管理<1999.05>   魏中俊  
财富论今——新的理念  心的飞越   
  • 上一篇财富:

  • 下一篇财富:
  • 打造全球最全最实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的理念   的飞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