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市场营销 >> 销售策划 >> 营销渠道 >> 正文
深化改革促进国有物流企业的发展         ★★★ 【字体:
深化改革促进国有物流企业的发展

作者:佚名     人气:538    全球最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笔者通过对国有大中型物流企业现状的分析,阐述了深化改革,促进国有物流企业发展的改革思路。
  改革开放以来,国有大中型物流企业如何进行自身经营机制的转换,使企业真正走向市场,是国有物流企业广大职工所关心的议题。我们通过对一些国有物流企业的调查和研究,对企业的现状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针对国有物流企业如何转换经营机制,进一步深化改革,谈一些肤浅的看法。
 1 国有大中型物流企业的现状
  我国国有大中型物流企业,在人、财、物方面具有巨大优势。改革开放以来,国有物流企业有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和壮大。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国有大中型物流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在逐步缩小,主渠道的作用在逐渐减弱,国有物流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遇到了新问题。近两年来全国大部分国有物流企业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亏损,亏损面达50%以上。值得注意的是,国有物流企业出现的这种严重局面是在国民生产总值增长11.6%,国有单位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7.5%,全社会生产资料销售总额增长16.1%,钢材等16种主要物资需求增长3.9%的大好形势下出现的。与此相反,生产企业以及新发展起来的集体和个体物流企业的自销量和市场占有率则大幅度上升,这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深思。
  导致国有物流企业市场占有率下降的原因主要是经营思想转换不彻底,跟不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对市场经济不适应。国有物流企业原来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替国家从事统一分配和管理各种生产资料,成为各种物资的法定流通渠道。企业因吃惯了计划饭,而形成了一种僵硬的管理经营模式。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仍然沿用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管理方法,坐等客户上门,办事手续不仅繁杂、环节多,而且效率低。另外,由于物资市场放开,生产厂家可以根据市场需求,灵活制定产品及价格策略,促进销售并加大了自销量。除生产厂家以外,还有一大批集体和个体物流企业参与竞争,进行物流活动,而他们的经营方式灵活,服务周到,为国有物流企业所不及。在这种情况下,用户可以很方便地购买到所需物资。而国有物流企业在这种激烈的竞争中就会陷于困难的境地。
 2 国有物流企业改革思路
  国有物流企业只有深化改革,真正使企业走向市场,转换并完善经营机制,使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才能走出低谷,促进国有物流企业的发展。笔者认为,深化国有物流企业改革,应以物流生产经营为主导,以大力发展多种经营为辅助,以加强内部管理,提高办事效率,向管理要效益为补充,全面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2.1以物流生产经营为主导 国有物流企业具有人、财、物之巨大优势和丰富的物流管理经验,因而决不能放弃这一优势,舍本逐末。但是,沿用以前的经营思想和经营方式已不适应新的要求,必须加以改革,即在保持原来经营业务的同时,积极开拓新的业务,使企业始终跟着市场走。
  2.1.1 同生产企业进行横向联合 本着互惠互利,风险共担的原则,成为生产企业的销售代理。特别是象钢材、汽车等高投资产品,取得了代理权,在供货和价格上就取得了优势,并且加强了企业的竞争地位,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
  2.1.2 开展流通加工业务 流通加工是指物品以生产领域进入流通领域,但还未投入消费领域之前,在流通过程中的补充加工。它可以视为生产过程在流通过程内的延续,主要是为了销售目的而进行的加工。过去的物流企业只是作为生产与消费的纽带而存在,它既不改变物质产品的形态,又不增加产品的使用价值。现在随着商品经济的深入发展,应改变传统的流通观念,在流通过程中,赋予了生产职能,根据用户的需要,对某些商品再作进一步加工。如对钢材中线材、板材进行开卷、剪切加工等;对原木加工成材;对机设备进行配套、加工组装等。它既方便了用户,扩大了销售,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又提高了物资利用率和社会效益。

  2.1.3 创造条件开展配送业务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社会商品流通量的不断扩大,自提自运的提货制已不能适应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现在一些发达国家的物流企业都开展了配送业务,而且把它视为物流业为用户服务的一种新形式。过去由于商品经济不发达,商品流通量也不大,对于用户来说都是实行提货制,即用户派人到仓库提货,再一件件包装发运。无疑,这种分散自提的采购运输方式,在人力、运力和社会劳动方面都造成了很大的浪费,企业和社会效益都不高。随着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为开展送货上门创造了条件。按用户要求,及时、准确、经济、安全地把货物运送给收货人。这不仅方便了用户,也为企业增加了经济效益。
  2.2以多种经营为辅助 国有大中型物流企业走向市场,应彻底转换传统的经营机制,大力发展多种经营,并以此作为辅助,进行资金积累,进一步扩大再生产。在发展多种经营时,应注意扬长避短,走适合本企业发展的道路。
  2.2.1 辐射式多种经营 这种形式以一个实力中心向周围扩散,并通过中心对四周各点进行及时调控,来满足用户的要求。同时接收周围各点的反馈信息,根据情况随时加以调整补充,使之适应市场的需要,形成物资销售的势力范围。如在市场需求比较大的地方设立二级代理商和分销商,形成以公司为中心,以这些代理商和分销商为支撑的物资销售网络。
  2.2.2 一条龙式多种经营 这种形式实质是全过程经营。其优点是:环节少,成本低,市场适应能力强。国有物流企业可利用本企业库场面积大、运输工具多、和铁路部门联系紧密的特点,根据本地市场的需要,将全国各地的工农业产品择优经营,满足本地需求,进而拓宽服务领域,必将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2.2.3 自由式多种经营 为了搞好企业的多种经营,将经营的范围和项目采取放开政策。可通过自办和合资办生产企业,扩大经营领域。如可利用企业和自身优势创办家具厂、建材厂、钢结构厂等,为自办工厂提供货源和销售渠道。这样既满足了市场需求,又可带动物资贸易市场的发展。
  2.3向管理要效益 国有物流企业在走向市场的过程中,要全面加强企业的内部管理,既要适应外部环境变化的需要,同时又要努力搞好内部挖潜。
  2.3.1 改变经营方式,提高办事效率 为了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国有物流企业要从根本上转变经营思想,满足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简化工作流程,提高办事效率。现有的办理货运手续和工作流程比较繁杂,已远不能适应当前用户的要求。如某国有物流企业,用户要办理提货手续,前后要跑6个办公室,由于办公地点不集中,有时让用户不知所措,尤其对于新客户来说,根本不知道到哪里去找,这样就大大影响了企业的形象和信誉。如果将对外经营业务合并起来,成立一个联合经营办公室,这样既提高了办事效率,又大大方便了用户。还可以采取从企业抽出一部分懂业务的人员做为用户的临时代理的方法,帮助用户代办提货手续。这些人员懂业务并熟悉企业内部情况,树立了为用户服务的思想,为用户提供周到的服务,使用户满意,这无形中就会提高企业的信誉和经济效益。
  2.3.2 加强企业内部管理 许多企业发展的实践证明,管理要出效益,必须严字当头,抓细抓实,持之以恒。除了要切实加强企业的生产计划管理、生产调度管理、安全生产管理、财务管理外,还要制订出原材料、工属具及燃料消耗定额管理制度,真正做到物资材料消耗有定额,考核有标准,领发有手续,开源节流,降低非生产性开支,把消耗降下来,把效益搞上去。

武汉食品工业学院学报   平海  
财富论今——新的理念  心的飞越   
  • 上一篇财富:

  • 下一篇财富:
  • 打造全球最全最实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的理念   的飞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