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经济即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是指直接依赖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的经济形态。在此,笔者介绍了知识经济的概念与时代特征,并详细阐述了知识经济对物流产生的重大影响。 1.怎样认识知识经济 从时间界定来说,农业经济差不多维系了数千年,工业经济的跨度大概是200多年。70年代初,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中提出了“后工业经济”,以后有人提出“信息经济”,1986年英国又提出“高技术经济”,作为“知识经济”第一次正式提出是1990年,由联合国的研究机构提出的。 知识经济即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是指直接依赖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的经济形态。这里知识是指人类迄今为止所创造的一切知识,其中科学技术、管理和行为科学的知识是最重要的部分。知识经济相对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是一种崭新的、凝聚最新科技和人类知识精华的经济形态。知识经济的兴起是一场革命,给企业发展带来了巨大冲击,正在引发一场全球性的企业经营革命,其影响将远远超出工业化革命对企业的影响。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DECD)在1997年发表的一份年度报告中指出,知识经济这一术语的出现,表明人们对知识和技术在经济增长中所起作用的更充分的认识。据估计,知识经济在DECD主要成员国中已占其GDP的50%以上。 DECD在对知识经济的描述中,把“创新”作为知识经济的核心,强调对教育科技的投资和对技术的高强度投入,这是知识经济的主要特点。 2.知识经济的时代特征 2.1知识形成知识经济的核心作用 知识经济的时代特征之一是知识已成为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核心因素。微电子、计算机、通信等新兴产业的迅速发展,促使经济走势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和集成化,使产品和服务所创造的价值中,知识含量越来越高。有的专家认为,知识经济与传统经济根本不同点是,知识将在社会经济中起核心作用。在以往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中,不能说没有知识的积累和渗透,种植业和纺织业都离不开知识的支撑,但那时起核心作用的无疑是资源和劳动力。然而在知识经济社会中,知识的创造与知识的生产、分配及使用已密不可分,信息产业中的软件产业、芯片技术及“零层次”的微型电子产品等都是“以知识为基础”、“以知识为核心”的。知识经济在资源配置上,“以智力资源为第一要素”,“以人才资源为第一资源”;知识经济在经济决策和科学管理上,以知识化为基础特征;知识经济在经济增长渠道上,以知识密集型产业为主渠道,其间知识的核心作用不难领悟。 2.2知识的资本化 在知识经济的时代特征探索中,有的专家明确提出了“知识资本”的理念,认为软件知识产业的勃兴是当今世界知识经济初具框架的标志。以知识作为资本发展经济,知识将作为生产要素中最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软件的比重增大,无形资产日显重要,咨询业日趋兴盛,新科技知识日新月异。知识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远远高于传统的生产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走向将产生深刻的影响。知识资本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地位与日俱增。在知识经济时代,经济的投入产出率与知识融为一体。知识不再是资本的辅助条件,知识就是资本,在某些经济领域,“知识甚至比资本更重要”,知识的投入直接决定产出。 2.3知识促进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知识经济的另一显著特征是积极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努力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知识提倡人类与自然界保持和谐关系,主张科学、合理、综合、高效地利用自然资源,进一步开发智力资源,以保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知识经济形态的核心是以智能为代表的人力资本,以高技术为代表的技术知识和以科技为核心构造的新的生产力系统。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企业管理将逐渐步入知识管理阶段,这种新的变革,必然引起企业经营管理观念的一系列创新。 3.知识经济对物流将会产生重大的影响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其必然会对流通领域产生重大影响。我们认为,在不远的将来,流通领域将会发生以下5个方面的质变。 3.1商品形式将会发生质变。例如电子报纸、光盘图书、数码相机、电脑摄像机的问世,改变了人们的消费形式。传统的书信、杂志、照片、录像带、录音带、书籍等将以电子脉冲的形式出现。可以预见,这种商品形式的质变将会在越来越多的行业中发生。 3.2交易方式将会发生质变。网上交易改变了传统开单、提货、结算的交易方式,经营者和消费者在网上即时成交,从而改变了传统的商品流通渠道,减少了流通环节,拉近了生产者和消费者的距离。这将会降低销售成本,从而降低了产品的最终销售价格,使生产者与消费者双方得益。国际贸易已广泛使用无纸交易,并且消费者网上购物也有所发展,1998年11月美国有1600万户家庭上网购物,占全美家用计算机用户20%以上,比1997年同期增加了1.5倍以上,预计到2000年,网上交易额将达到120亿美元。 3.3经营空间将会发生质变。传统的市场局限于二维的地理市场,而知识经济的发展则可能造就了一个三维的市场,即电子化的购销市场。借助于这一市场,企业可以突破地理位置的局限,摆脱空间距离的束缚。知识经济条件下,通过电子商务进行直接交易,市场空间可以迅速扩大到国内和国际的任何地方。日常的商业邮件5分钟内即可达到任何目的地。1997年全世界有1亿人进入因特网,全世界的商家都在藉助于这个网络力图寻找更多的供货商和顾客。 3.4服务方式将会发生质变。网上购物方式的出现,生产者将会通过网络与消费者沟通,而不必与消费者直接接触。消费者将会向生产者提出需求,形成“反广告”。电子商务使消费者可以根据自身需求主动搜索信息,改变被动接受广告的特点,提高针对性。 3.5企业管理方式将会发生质变。知识经济时代的组织结构将会出现扁平化的趋势,中间管理层的功能被弱化,工业经济时代的层级化管理体制将会被淘汰。随时因外部环境而弹性调整的内部机制将会出现。通职教育将会被广泛采用,任何一个企业都必须结合一群不同专业知识的人才,通过彼此间的分工、协调与合作达到企业目标。情绪商的开发将被重视。成长进步与自我实现成为激励员工的主导因素。 我国的流通领域规模很大,物流量巨大,但目前的物流组织仍然处于传统状态,信息化水平很低。而据估计,如物流采取信息技术,物流成本将要下降20%~30%,效率也将大大提高。因此我们要适应知识经济的发展,在传统的物流中引入信息化物流技术。这样可以大大降低对资源的占用,如土地、劳动力、资金,并可以减少不必要的重复运输,提高效率。在可以预见的将来,物流企业的竞争力将依赖其在全球获取和交换信息的能力。从更大更广的意义上讲,这种转变比知识经济条件下物流产业的发展更为重要,是一种新的经济运行理念和一种新的规律。 铁道物资科学管理 董刚,范颖,杨欣,刘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