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致物资系统连年亏损的原因除了有外部环境和体制上的因素之外,根本原因还是没有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营销机制。国有物流企业要扭转“战局”,就必须彻底转变官商作风,尽快向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集约型营销转变。从目前国有物流企业的实际出发,实现集约型营销应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国有物资流通企业(以下简称国有物流企业)由原来“短缺经济”条件下的行政性垄断经营转向竞争激烈的市场经营之后,在营销方面明显存在着不能与市场接轨的问题,近几年其市场占有率和经济效益急剧下降就是突出的表现。笔者曾对河南省多家亏损的国有物流企业进行调研,结果发现,导致物资系统连年亏损的原因除了有外部环境和体制上的因素之外,根本原因还是没有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营销机制。国有物流企业要扭转“战局”,就必须彻底转变官商作风,由过去那种技术含量、服务含量极少,重投入、轻产出,高消费、低效益的粗放型营销,尽快向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集约型营销转变。这里所谓的集约型营销,就是指国有物流企业在全面树立现代营销观念的基础上,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调整优化组织结构和资产结构,以研究市场、服从商品经济规律为前提,对物资营销全过程实行科学管理;同时应用物资流通的现代技术,大幅度提高劳动效率,降低经营成本和流通费用,加快资金周转,并以大力推行代理制、配送制和连锁经营为突破口,重建新型工商关系,建立健全服务体系和质量保证体系,最终达到提高经济效益之目的。 从目前国有物流企业的实际出发,实现集约型营销应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全面树立现代营销观念 所谓现代营销观念,对物流企业来讲,主要包括以下三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指在工作程序上,把及时、准确、全面地搜集市场信息,研究市场现状和趋势作为一个营销周期的开端,根据各个时期市场的需求信息和竞争态势来决定进货的时间、品种和数量。重视市场研究,以市场需求作为营销工作的龙头。现在国有物流企业普遍存在着库存积压严重的问题,主要原因就是过去那种先组织进货,然后考虑推销的工作程序违背了市场规律造成的。 第二层含义是指在工作内容上,突出服务功能在营销过程中的中心地位。现代市场营销理论认为,市场营销的目的是在全面满足用户需要(包括实物需要和无形服务)的前提下,获得自己的利益。这就是说,若没有全面、周到的销售服务,用户的需求就不能得到很好的满足,商品销售就会出现困难,利润自然也就难以实现。所以,强化服务意识,尽快建立健全售前、售中、售后服务体系,实行调查上门、推销上门、送货上门、服务上门等全方位的优质服务,是集约型营销的必然要求。 第三层含义是指在商誉方面,要注重树立企业良好的公众形象。具体做法是,把全面、认真地履行合同作为营销工作的生命线,通过建立健全进货质量风险抵押责任制、客户拜访责任制和销售服务责任制等制度体系,逐步完成形象塑造。现在不少企业将具有法律效力的经济合同视作儿戏,结果导致了“三角债”问题普遍存在,致使许多企业步履艰难。商誉危机打破了正常的营销秩序,买方提出货到付款,卖方则强调款到发货,结果好端端的生意做不成,双方受损。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不注重自身形象、不讲究信誉的企业,终究是要退出经济舞台的。 二、适应竞争需要,实施新型营销组合 实施新型营销组合,就是企业从营销组合的四个基本要素(商品、价格、渠道、促销)出发,面对竞争激烈的市场,借鉴西方国家流行的“企业再造工程”理论,重新设计企业的市场营销组合。在商品策略方面,数量上要突出开发规模效益,根治“散、乱、差”现象;质量上要加大名优产品的比重,重视品牌效益;品种上要根据市场需要,利用自身原材料优势,积极开发深加工产品(如木材公司开发家俱,煤炭公司开发型煤产品,金属公司开发钢材制品等)。在渠道策略方面,进货渠道应在稳固原来经销网络的基础上,逐步加大代理制、联营联销的业务量;销售渠道应向连销经营、建立配送制网络的方向发展。在价格策略方面,要充分发挥规模优势,定好基本价,同时还要根据竞争情况灵活用好各种折扣策略。在促销方面,除了需要在广告宣传、树立企业形象方面增加投入之外,按照现代营销观念的要求,重点应在加强服务功能、创造服务特色上下功夫。 三、应用现代技术,强化物资流通的全过程管理 物资从离开生产领域到最终被用户使用这一流转全过程的低费用、高效率和高效益,正是集约型营销追求的效果。为此,需要充分发挥国有物流企业在信誉、人才、资产、信息、设施、网络等方面的优势。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加强物流的全过程管理,首先要按照现代营销观念的要求,借助计算机等先进手段,建立灵通的市场信息系统,实现信息管理现代化,营造企业科学的决策机制,抓好进货管理,主要是保证做到货要进的“真”,价要定的“准”;其次是加强仓储管理,在计量、搬运、入库、存储及出库等方面,应建立严格的规章制度,避免因仓储管理不善而引起物资数量和质量的损失。同时还要做到,应用现代通讯和储运手段,尽量降低库存,提高工作效率,加快物资流转;第三是调整组织结构,形成专业市场优势,抓好销售管理。主要是打破那些小规模、窄范围、力量分散、重复进货、交叉经营的分散式销售格局。通过重组企业机构,集中力量发展规模经营,实行统进分销、连销经营、配送直销、薄利多销、慎重赊销等策略,形成专业化优势、批量优势,建立起稳定的销售网络。同时要加强售后服务,确保用户满意。 四、盘活资产存量,加强财务管理 目前,一些企业由于对市场行情缺乏调研,盲目进货造成严重的库存积压。为了隐藏亏损,这些企业宁愿将物资长期积压在库,也不愿赔钱销售。殊不知,这种把明亏转为暗亏的做法,不仅严重影响了资金周转,而且也给企业造成了更大的损失。所以,当前物流企业应尽快从注重资产增量向盘活资产存量转变,把盘活库存积压物资当作盘活资金的一个突破口来抓。至于如何盘活存量资产,可针对企业实际,通过改造、重组、租赁、引资改组等措施,变潜在效益为现实效益。 国有物流企业加强财务管理,除了在节约开支方面下功夫之外,还要在严格资金管理,杜绝“体外循环”方面采取有效措施。一些企业对资金快速周转的意识不强,对每笔资金的流转分析不够、控制不严,导致外欠款数额逐年上升,业务资金“体外循环”现象屡见不鲜。如购货资金已经支出,到期企业却收不到物资;或者是物资已出库很久,货款却一直没有进账,而且又没有及时追要,结果就成了收不回的“死账”或“呆账”。这些问题,有的是计划体制下遗留下来的,也有的是业务人员利用企业资金管理上的漏洞,损公肥私造成的。因此,应尽快建立健全责、权、利明确的财务管理和经营管理制度及其监督体系,并严格贯彻落实,这也是搞好国有物流企业的一个重要条件。 企业活力 郑广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