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秀,在整个促销计划中,是产品与消费者沟通的桥梁。尤其在消费者从幕后走向前台,关系营销日益重要的今天,更被众多商家广泛使用。
纵观今天市场,各品牌在进行的促销时,现场秀热力不断上升,同时,在促销内容设计与形式更新方面,也出现了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形式与内容上,走样者越来越多
2、为“秀”而“秀”者增多
3、重点不突出,本末倒置
4、产品与消费者之间沟通效果不佳
事实上,市场竞争的加剧及面对强大竞争对手的促销压力,正在把商家的各种现场促销行为引入误用区,在导致产品与消费者沟通效果越来越差的同时,把商家推到了进退两难的境地,以至于今天的现场展示与促销,真正以做“秀”者居多,一是做给经销商、二是做给竞争对手、三是做给商家自己、四是做给消费者,至于能否达到预期目的,往往由天而定!
明明白白“现场秀”
现场表演,在产品现场展示与促销的过程当中,起着引起消费者注意,聚集人气的作用。
产品多元化与同质化越来越严重的市场,终端促销的竞争愈演愈烈,形式与内容更是不断推陈出新。尤其在节假日,单就广州市场而言,同一个场地往往就有几家竞争品牌同时促销。
在这种情况下,各商家在进行终端展示的过程当中,往往都采取搭台表演,并运用音响、调音台、歌舞表演、甚至杂技表演等等形式,来吸引消费者到自己的展区了解一下产品,进而达到产品与消费者沟通的目的。
随着竞争的不断加强,现场“秀”也越来越走向专业化。在硬件配置方面,大有把专业化演出搬向街头之意;软件方面现场“秀”的演员要求越来越高,主持人走向专业化。
高要求、高质量的现场“秀”不断升温的背后,意味着促销成本的上升,如何对现场“秀”的整个流程进行科学控制,真正让促销达到最佳效果,非常重要。
对现在市场上进行的各种各样的现场促销活动进行总结,便有很多问题浮出水面:
不再为“秀”而“秀”
为“秀”而“秀”,在现场促销行为中,非常普遍。
这里有一个问题必需搞清楚:现场秀是手段,但绝不是目的,真正的目的是在吸引消费者参加活动的同时,加强消费者对产品的了解。
比如前段时间某一知名空调品牌进行的现场促销活动就很失败。
该品牌进行的促销形式主要是通过现场搭台表演,配合产品陈列与展示,加深消费者对品牌本身的认识与了解,突出产品的独特卖点的同时,让消费者积极参与促销活动,进而促成最终的购买。
在整个现场促销活动中,硬件设备堪称一流,舞台、背景、音箱、调音台绝对专业;软件设备也不错:两名专业主持人,三名专业女歌手,鲜艳亮丽,在商场门口作“秀”可称得上一道亮丽的风景;产品展示区有专业促销人员讲解。
按理说,这样的阵容及投入,没理由做不出效果。整个上午的促销活动过程当中,聚集的人确实非常多,观看表演、送礼,游戏都很吸引,虽然聚集的人很多,但整个活动确很失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本末倒置
整个上午的表演与主持过程当中,主持人提及品牌的次数不超过五次,至于产品的详细卖点宣传,跟本一次都没有,对自己是在搞现场表演还是产品促销,心中没数。
二、程序混乱
按正常的程序,在歌手表演聚集人气之后,下一步应该是马上进行产品与消费者的沟通,而不是主持人或歌手与消费者做游戏,缺少了产品与消费者沟通的空间。
三、产品不突出
把歌手与游戏作为重头戏,吸引消费者的是游戏本身的乐趣与歌手的歌声与亮丽。至于展示区展示的是空调还是卷纸消费者并不关心,也来不及或者没兴趣关心,尤其是在整个主持与游戏过程当中,没有把产品穿插进去,结果往往更惨!
促销活动的组织者往往抱怨消费者没有“看德”,表演一结束就作鸟兽散,速度之快超出你的想象!难怪,把表演当作促销活动的卖点,而没有把产品的利益承诺当作卖点来宣传,“卖点”消失,消费者马上离开,这难道不是很正常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