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市场营销 >> 销售策划 >> 市场促销 >> 正文
习惯与促销           ★★★ 【字体:
习惯与促销

作者:佚名     人气:224    全球最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外出逛街购物时,我们经常会遭遇“宣传单的攻击”,大部分人会视而不见或随手扔掉,只有极少数人会看上两眼或放进手提袋里。我们估且不去讨论这种促销形式的优劣,单就这种现象来讲,如果是在5年或10年以前,或是在当前的乡村,恐怕人们对于这种促销形式完全会采取相反的态度—大部分人会把宣传单拿回家,有空时看一看。对于同一种促销行为,为什么在不同的时间甚至是同一时间的不同的地点,会有如此大的反差呢?答案只有一个—习惯!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总是有这样或那样的习惯,比如早上起来习惯地喝杯牛奶,晚上下班回来习惯地打开电视等等,正是由于这些简简单单的习惯,构成了我们日常的生活与消费。聪明的商家会有意地培养消费者这样或那样的习惯,从而在品牌传播与促进购买时占据更多的优势。以宝洁公司生产的洗发水(潘婷、飘柔、海飞丝)为例,在品牌识别、品牌传播、促进指名购买等方面,进军农村市场时所采取的方法与方式,很值得大家探讨。

  鉴于当时农村市场的特殊情况(当时很多消费者还不习惯用洗发水洗头),在对农村初期市场培育、品牌宣传与产品市场导入的过程中,宝洁采取了广告与促销相结合的方式,将广告与促销的内容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初期市场培育阶段

  1. 传播内容:洗发时一定要用洗发水,而不要用香皂等其他有伤头发的物品洗头。

  2. 表现形式:A:平面:一株健康成长的幼苗,一株枯黄干涩的幼苗。B:文案:头发的生长就如同以上两株小苗,用洗发水洗头,就如第一株,生长健康旺盛;用香皂等有伤头发的物品洗头,就会如第二株小苗,枯黄干涩。

  3. 目的与作用:培养人们用洗发水的习惯,对消费者进行初期教育,培育洗发水市场(初期习惯培养)。

  第二阶段:市场开发阶段

  1. 传播内容:洗头发时要用质量好的洗发水,以免损伤头发。

  2. 目的与作用:培养消费者用质量好的洗发水的习惯(对消费者中期习惯培养)。

  第三阶段:产品导入阶段

  1. 传播内容:用优质洗发水洗头,一定要用适合自己发质的洗发水(潘婷 —护发、海飞丝—去头屑、飘柔—令头发更加柔顺等等)。

  2. 目的与作用:市场细分,培养消费者用潘婷、海飞丝的习惯(后期习惯培养,培养消费者用宝洁公司冼发水的习惯)。

  真是精明致极!三步紧紧相连,环环相扣。一步一步地对消费者进行培养与引导,最终达到使用自己品牌洗发水的习惯。试想,当一个消费者还没有使用洗发水习惯的时候(对洗发水不认知),还谈什么品牌与销售呢?问题在于,消费者一旦对某一品牌的使用形成习惯,再想让其接受另外一个品牌,其投入要高出数倍甚至数十倍。同样是培养一种习惯,为什么今天的很多促销“高招”不灵了呢?或者说,不如以前那么“火”了呢?

  原因并不复杂,那就是众多的商家用了近十年的时间,在促销方面,给消费者培养了一个几乎共同的习惯—熟视无睹。

  看看当前的一些广告:画面精美的、幽默风趣的、真情流露的、异想天开的、莫名奇妙的……比比皆是,令人眼花缭乱。可看过之后,有多少产品被人们记住了?又有多少广告促成人们购买了呢?所以有人说:“促销不得不做,总会有点效果;广告不得不播,就怕被人淹没”。话虽有点苛刻,却也真实地反映了当前广告人和广告主对促销与广告的隐痛和担心。

  在促销与广告成本日益上升、效果日益降低的今天,是不是促销真的只能“不得不做,有点效果”呢?当然不是,关键是在一个时期,看你什么时候做、对谁做和怎么做。长期市场终端促销与宣传的经验告诉我们,现实的促销在考虑成本、形式的同时,还要就“习惯”进行考虑,并遵守以下原则:

  “品牌宣传—培养习惯;促销形式—反习惯” 。

  宝洁公司在进军农村市场时,从1996年开始实施“ROAD SHOW”大篷车活动。所谓“ROAD SHOW”,就是通过广告宣传车与宣传小组的形式,每天在各处乡镇进行的产品宣传与演示活动,让农村消费者切身感受到宝洁公司的产品,同时以折价的形式销售产品,提高产品试用率。当时以这种形式在乡镇进行促销尚属首次—促销形式反习惯。活动的执行要求相当严格,其中有一条这样的规定:“同一个乡镇,产品展示在一个月内不能超过三次。”

  为什么把这一条单独提出来呢?在“ROAD SHOW”过程当中,我们单就这方面进行了几次测试:在同一乡镇连续展示3天、5天、10天。结果表明:效果第一天最好,最差的就是连续展示10天,几乎没有多少人过问了(培养了消费者对促销形式的习惯)。每半个月或者一个月展示一次,效果反而达到了最佳状态(反习惯形式促销)。所以促销次数是否越多效果越好,不能一概而论,需要因地因时地分析、测试与总结。

  在反习惯促销形式上,2000年11月份,广州“浪奇木瓜白肤香皂”做的一次促销活动,可以说在形式上比较成功。此次活动是通过与“南方都市报”合作,将50万份浪奇木瓜白肤香皂通过随报发行的方式,赠送给消费者试用。目前人们买报纸时,附赠产品的形式还比较少,消费者对此还不“习惯”,因此对产品和活动本身会产生相当深刻的印象。90年代初宝洁公司曾同时在几大城市派发洗发水试用装,可能很多朋友还对那次活动有印象;今天,产品派发到处可见,(形式上的习惯),效果却与当初相差甚远。如果“浪奇木瓜白肤香皂”只是由几个促销小姐在大街上派发试用装,投入效果可能也会大打折扣吧!

  当今天的商家在不惜重金地进行各式各样的广告宣传与促销时,有没有进行过真正的效果评估与总结呢?是单从销量上评估一次促销的效果,还是真正静下心来,就整个促销系统进行整合?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与消费者的日益成熟,一个品牌的树立,仅凭一次或几次宣传与促销就能达成目的,恐怕已不太现实。它需要根据不同时间、地点、环境进行测试,制定不同的促销组合方案。尤为重要的是,在促销形式上,必须跨越习惯的障碍。

财富论今——新的理念  心的飞越   
  • 上一篇财富:

  • 下一篇财富:
  • 打造全球最全最实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的理念   的飞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