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市场营销 >> 营销攻略 >> 经典案例 >> 正文
巨人也有“软肋”,掌握“拳术”,找准突破点,并非不可战胜。——家乐福,兵败香港的反思           ★★★ 【字体:
巨人也有“软肋”,掌握“拳术”,找准突破点,并非不可战胜。——家乐福,兵败香港的反思

作者:佚名     人气:246    全球最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今年 9月18日,世界第二大超市集团“家乐福”位于香港杏花村、荃湾、屯门及元朗的4所大型超市全部停业,撤离香港。
  法资家乐福集团,在全球共有5200多间分店,遍布26个国家及地区,全球的年销售额达3600亿元人民币,盈利达63亿元,员工逾24万人。家乐福在我国的台湾、深圳、北京、上海的大型连锁超市,生意均蒸蒸日上,为何独独兵败香港?个中因素,耐人寻味。检省其失败,对大陆零售业发展和“入世”后制订与世界零售业巨头的竞争策略等,将会启迪一二。
    “一站式购物”服务引入香港
  1996年,家乐福进入香港,在杏花村开设第一家超级市场巨无霸,接着在将军澳、马鞍山及屯门开设分店,将“一站式购物”(让顾客一次购足所需物品)方式引入香港,并引起当地商家的竞相效仿。
  家乐福的经营理念有5点:
  一次购足 消费者过来一次即能购足所需物品。
  超低售价 家乐福食品的售价通常低于集贸市场、小店小贩,而且可挑可选,货品质量有保证。它以大量销售、货物高速周转来降低配送成本。
  货品新鲜 家乐福自制生鲜产品、烘烤食品等,快速销售,食品过保质期则不再销售。
  自助选购 家乐福对顾客实行“零干扰服务”,多样化的食品,方便顾客自助选购。
  免费停车 吸引远来的消费者一次大量购物。
    结业之因众说纷纭
  家乐福声明其结业原因,是由于香港市场竞争激烈,又难以在港觅得适合地方开拓大型超级市场,短期内难以在市场争取到足够占有率。
  家乐福的结业声明引起各界猜疑。有业内人士认为:家乐福说香港没有10万英尺面积的理想铺面可供发展的原因,难以成立,因为最早开设的杏花村店地方虽大,但也未到10万英尺,可见问题不在铺位。
  国内学者雷鼎鸣认为,家乐福以欧美大型连锁超级市场的形式打入香港,经营3年多后最终结业,与该公司市场策略有关。
  多数业界人士及学者更认同这个说法:垄断竞争令家乐福放弃经营。香港超级市场,原是英资财团与华资财团两强对峙的局面,家乐福挟新的经营方式闯入,鼎足而三,竞争逐渐激烈。家乐福的经营理念,很快为这两大本地财团各自所属的连锁超市——百佳及惠康所采用,近年它们纷纷在大型私人屋苑和商场开设“超级广场”,将传统街市和超级市场的概念融为一体,招徕市民光顾,甚得顾客欢迎。据了解,家乐福进军香港4年来市场占有率仍不足一成,过去3年多一直在亏蚀中撑下去。家乐福这条“过江龙”是输给百佳及惠康这两条“地头蛇”的,因为后两者在港合共占有逾八成超市市场。4年来,凡有家乐福的地方,邻近必有一家华资或英资的大超级市场,本土超市集团以割喉式手法,超低价抢客,极力扩大市场占有率,家乐福在无利可图之情况下,必然走上结业之路。
  笔者认为家乐福倒闭的责任,应该从两个方面来看:
  (一)从它自身来看:第一,家乐福的“一站式”购物方法不适合香港地窄人稠的购物环境。家乐福的购物理念建基于地方宽敞,与香港寸金寸土的社会环境背道而驰,显然资源运用不当。这一点反映出家乐福在适应香港社会环境方面的不足和欠缺,因此5年下来,家乐福只在屯门、元朗、荃湾及杏花村开了4家分店,而在人口最密集的九龙区,却无立锥之地。
  第二,家乐福还患有跨国投资的先天不足。它在香港没有物业,而本身需要数万至10万英尺的面积经营,背负庞大租金的包袱,同时受租约限制,做成声势时租约已满,竞争对手觊觎它的铺位,会以更高租金夺取;家乐福原先的最大优势,是货品包罗万象,但对手迅速模仿,这项优势也逐渐失去。

  除了已开的4间分店外,家乐福还在将军澳新都城和马鞍山新港城中心租用了逾30万平方英尺楼面,却一直未能开业。这也给他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
  第三,家乐福在台湾有20家分店,能够形成配送规模,但在香港只有5家分店,直接导致配送的成本相对高昂。在进军香港期间,还与供货商发生了一些争执,几乎诉诸法律。
  (二)在外部责任方面有二。第一是在1996年它进军香港的时候,正好遇上香港历史上租金最贵时期,经营成本高昂,这对于以低价取胜的家乐福来说,是个沉重的压力。并且在这期间又不幸遭遇亚洲金融风暴爆发,香港经济也大受打击,直到近期才稍稍回升。家乐福受这几年通缩影响,“旺丁不旺财”,至今已无盈利。
  第二是由香港本地超市集团百佳、惠康、华润、苹果速销等掀起的减价战,给家乐福的经营以重创。作为国际知名的超市集团,家乐福没有主动参加这场长达两年的减价大战,但几家本地超市集团的竞相削价,终于令家乐福难以承受,在进军香港的中途铩羽而归。
    灾祸会否落到消费者头上?
  在超级市场战役最激烈地点之一的杏花村,为区内只有家乐福和百佳两间大型超市,所以得悉其中一间要结业时,居民都担心日后因缺乏竞争,物价会上升。 
  家乐福未开业前,区内只有百佳一家超市时,居民就曾经因为发现杏花村百佳分店内的标价比其他百佳分店贵,而纷纷投诉。后来有了家乐福,百佳的价钱才因竞争而真正回落。但如今区内又还原到只有一家超市,难保少了竞争,百佳会“坐地起价”。已有人坦言预计必然会有垄断,令货品更贵。 
  当然,家乐福结业留下的约一成市场,必然引起两大超市集团展开新一轮角逐。不过由于香港超级市场已愈来愈集中在两大集团手上,市民购买日用品、食物、甚至肉菜,都不出这两大集团,惟有寄希望于在良性竞争下让顾客和市民有更大方便和得益。
  但是如果超级市场过分集中,消费者缺乏选择,无论货物的种类及价钱都由大型连锁超级市场主导,这是不是一种不健康的现象?
    大陆零售商宜早做准备
  赫赫有名的家乐福兵败香港,给我们大陆的商家提供了一个思考的机会。中国“入世”在即,零售业对外开放的力度势必进一步加大。如何发挥“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在未来竞争中抢占先机,立于不败之地?应该是值得我们的商家深入思考、从长计议的。
  1. 本地有本地的优势
  家乐福兵败香港,对国内零售业最大的启示,就是经营模式既要有一定的先进性,又要切合本地的实际情况。
  家乐福的停业,是继1997年底八佰伴及1998年中大丸百货公司相继结业后,香港的第3家大型外资百货零售集团宣告结业。日资大百货公司一度雄踞香港闹市,近年结业的结业,未结业的陷入艰苦经营,其中原因,也是遇到了香港本地财团的激烈竞争。近年来,香港大财团垄断范围不断延伸,在多个行业中构成独大。这说明本地有本地的优势:你做得好的,我就拿过来用,甚至发扬光大;而我占便宜的地方,比如自有物业、对风土人情的熟悉等等,都是你不具备的。所以我在跟你的竞争中未必处于劣势地位—最终未必赢不了你。香港传媒曾报道说:家乐福开在香港和深圳的超市,惟有深圳的一家赚钱,只因它在深圳没有竞争对手。

  目前,在北京,家乐福是超市的领头羊,在它的带动下,“京客隆”、“超市发”等众多国内超市连锁店群起效仿,并且都经营得红红火火。家乐福本身也于今年6月份在动物园旁边开了第二家分店。
  国内零售商,原来惧怕国际性零售集团进入中国后,会将自己逼得走投无路。现在看来,这个担心大大不必。国内零售市场巨大无比,无论哪家国际性零售集团进来,都不可能做到垄断经营。目前国务院正式批准的合资零售企业20家,加上各地自行批准的277家,总数不到300家,不足内资零售企业的千分之一;合资企业的消费品零售额只占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2%左右。当然,中国入世以后,外资进入中国零售业的步伐会加快,但也不可能垄断市场。
  国际性零售集团进入中国的好处,是它们带来了先进的经营理念,给国内的商家树立了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学习样板。国内商家在学习、运用这些先进理念的过程中,会不断地挖掘市场潜力,与外资企业一起,把零售市场越做越大。同时,国内商家应该向百佳和惠康学习,充分运用自己的本土优势,在与外资企业竞争中未尝不可能占据上风。
  2.零售商与供货商的关系
  家乐福到世界各地开店,往往能带动当地供货商的成长。因为它全部货品的85%在当地采购,只有15%从国外进口。
  但是家乐福是以薄利多销为经营策略的,供货商很可能因为不能忍受家乐福的压价,而导致合作不愉快。据香港消委会称:1997年曾接获家乐福的投诉,称有22家货品供货商,不满家乐福将零售价格降低,威胁要停止供应货品。但是,由于香港没有公平竞争委员会及公平竞争法,消委会也无能为力。 
  这次家乐福停业,估计也与来自供货商的压力有关。《星岛日报》有关家乐福停业的报道,就干脆以《家乐福被供货商压死?》为题。看来,如何处理零售商与供货商的关系,也值得我们深长思之。
  3.在竟争中争取足够发展的占有率
  作为大型零售商,足够的占有率是保证生存的立命之本。家乐福结业香港是例证之一。家乐福在香港只占有不足一成市场,它由此获取的利润是根本不足以与占八成市场的百佳和惠康抗衡的,它是经不起价格战的风浪的,更不要说如今白热化的市场比拼,撇开其它因素,它的失败也不偶然。
  4.健全的法律环境,是零售业发展的基本保证
  香港至今没有一部“公平竞争法”及“反垄断法”,市场竞争中哪些手法是正当的,哪些是不正当的?让竞争者无所适从,受害者投诉无门。国内在这方面倒是走在了前头。估计今后国内的零售业竞争也会日趋激烈,国内商家善于运用有关法律,将会有效地保护自己。在竞争中,既要善于掌握灵活的竞争手段,又要善于合理规避法律的制约,还要充分利用法律的制裁,惩罚对手的不正当手段。在健全的法律环境下,在有序而激烈的竞争中共同发展。(编辑:海容)
《销售与市场》2000年第十二期, 作者: 壮丁
财富论今——新的理念  心的飞越   
  • 上一篇财富:

  • 下一篇财富:
  • 打造全球最全最实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的理念   的飞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