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市场营销 >> 营销攻略 >> 营销伦理 >> 正文 |
|
|||||
学习的主张(一)——旅游经理人应该怎样去学习 | |||||
作者:王祖淦 人气:296 全球最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
|||||
我们今天来的都是做市场的旅游经理人,可能参加过不少的班,听过很多的课。现在是知识经济的时代,不学习就肯定是没有出路的年代,我们都意识到要努力打造一个学习型的组织,行业中学习风气的形成的确是一个可喜的好现象。我们旅游行业现在到处都在办各种高峰论坛及各个角度的各种经理人培训班,那么应该讲质量是非常好、办的非常规范的培训确实有不少。但有些办的就不用提了,有些甚至就是旅游经理人不去动脑子赚游客的钱,而去赚旅游经理人的钱了,自己干自己。更有甚者是从来没有干过旅行社的实践经验、又没有上过什么学的人就开个公司给旅游界经理人培训讲课。 从培训办班作为一种市场行为来分析,行业内的确是有很大的需求,没有需求怎么会营造和形成市场呢!在从培训主办方的会议策划基点上来看,是利用了一些中、小旅行社老总,在国家有关方面提出WTO后市场垂直分工的说法后的不认头心理,还有的就是利用了市场经营难度的日益加大,一些旅行社老总由于不适应变化而不知所措、处在十字路口不知去向所产生的迷惑和如饥似渴地寻求解决方案的心理。但从各种会议和培训的整体教学内容上来看,针对性能强吗?这应该是我们会议主办方和参加培训的经理人首先需要考虑的一个关键的点吧。各位旅行社老总能挤出一点儿时间跑来跑去,还要花这么多钱,可否考虑过你现实的经营工作中到底最最应该学的是什么?静由心造,浮燥就会导致盲从。所以今天我在讲旅行社经理人实战的创新思维课中,要讲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要跟各位旅行社老总谈一谈我们旅游界的经理人到底应该学习什么,到底应该怎样去学习。 现在外面的各种书籍和理论就如同外面的各种培训一样满天飞,但是我们经理人在从工作中挤出有限的一点儿时间里,我们到底需要的是什么知识?面对国外大量的各种理论和概念被翻译进中国,面对各种学科体系的进一步分化和细化,哪些是真的?哪些是用于干什么的?哪些是我们国情用得上的?哪些是针对今天我们旅游行业最急需的?我们还是从实战的角度一起来讨论一下。 一、大家都知道一句名言:“知识是明天的生产力”,所以今天大家把学习看得非常重要。但这句话我认为有问题,我告诉大家什么样的知识才真正是明天的生产力,是不被共享的知识。不是每一个知识,特别是被同化了共享的知识,它有可能转化不成明天的生产力。不被共享指的是什么?就是没有形成差异、同化了的东西,根本形不成你独特的经营点。这个非常好理解。为什么全国旅行社现在都孤注一掷地砸价格砸得这么狠?直接原因就是从我们的产品同化而导出的。我们旅行社在经营上还只停留在低层次的价格竞争和近距离的重复建设上,提供的产品名称大多是“某某地点至某某地点几日游”的模式,主题形象晦涩,品牌个性不清晰,旅游者无法从中了解到旅行社的经营特色和其提供的旅游产品的内容,更无从知道他们能从旅游产品中得到的利益。其结果往往是:规范经营的旅行社提供的品质卓越的旅游产品难以脱颖而出,而且由于其经营成本较高,在价格战中反而处于劣势。怎么呢?你卖南京黄山七日游,我也卖南京黄山七日游,线路设计和供应标准没有什么区别,一拷贝都一样,剩下的就必然是开始拼价格战了。谁的价格低,谁就能够招徕上来人。低价格的市场策略有效果吗?有效果!我绝对不否认,但我绝对不提倡。因为,旅行社作为服务性企业与工业企业最大的不同就是生产的是无形产品,无法实体展示并且使生产与消费同步,消费者购买前无法与同类企业的产品进行实物比较。所以说,我们旅游产品是属于先买后尝的,直观价格多少是非常起作用的。就说我们今天所在的大连市的地接市场,今年刚刚开始就已经砸到了底。除了对个别市场以外,比如大连的地接对山西省市场应该讲它还是有些利润的。对有些市场,特别是天津市场,应该讲大连旅行社是不会有什么利润空间的。为什么?因为大连所有旅行社推出的都是同样的一个线路产品,同化了的卖点就是没有了卖点,它怎么能够产生利润的空间呢?剩下的就必然是拼比谁的价格低了。我认为,价格往往是介于神鬼之间,我们既不能顶礼膜拜,而又不能熟视无睹。我们大讲什么品牌、大讲什么品质旅游,往往都叫一个最简单的现象——低价格竞争给否定了。 所以说,今天产品的价格在某种意义上是有效,因为旅游产品是先买后尝的。就像我们的游客,在看到我们的线路后的第一句话是什么?是不由自主习惯了地问:多少钱?最关心的是钱。第二句话是什么?还是习惯了地说:能给优惠吗?还是钱!引导者成为了游客,我们旅行社只能顺从地回答:我能!我什么都能啊!晚上再自己去偷着自吟那首《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的歌。可我们做企业人最终的目的是利润最大化,不赚钱你拿什么给员工发工资、拿什么去维持你企业的各种费用?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如果你企业想赢利和发展,你没有差异化的产品卖点,你学习和获取的知识是你同区域都共同应用的,你经营是用同化了的方式方法,那你就必然进入到最残酷的价格竞争和拼杀之中,你就有可能就会被淘汰出局。只有不被共享,才能形成差异化的独特。因为独特,才能没有比较。因为没有比较,才能产生利润,才能产生亮点。所以我的观点是不被共享的知识才能是明天的生产力,而不能简单地人云亦云地说知识就是明天的生产力。 二、现在还流行的一句话是:“没有问题就是最大的问题”。我们现在读的很多书里,都提到这个“没有问题就是最大的问题”这句话。首先说说我们经营者,就是我们今天作为一名旅游行业的职业经理人,准确地应该叫做旅游经理人。我顺便解释一下,大家都经常提到的职业经理人这个词怎么用。职业经理人现在在欧美已经是成熟的一个阶层。从20世纪的最后几年直至我们跨入的21世纪初,都知道此时的中国企业正在酝酿一场变革,最明显的标志就是职业化的经理人市场在中国已经初露端倪。职业经理人在国内一度是个热炒的话题,就是互联网泡沫盛行的时候,随着网络泡沫的破灭,职业经理人在中国的结局也基本上是昙花一现地沉下去了。我认为关键的问题不是看这些表象,而一定要弄明白什么人才能称为职业经理人。职业经理人必需要同时具备两个条件:第一是要有丰富的各学科知识,第二是还要有丰富的实战经验。在我们国家有丰富学科知识的人,却没有实战经验;有实战经验的人,又没有丰富的学科知识。所以,不能把经理人随便叫成职业经理人。我们在座的各位老总们在对外交往和工作中一定要注意用词的准确性,否则会闹出笑话。洋企业一般是投资人是企业的投资方,企业聘任的经理人通常叫CEO,即首席执行官。我看到过一张旅行社老总的名片,旅行社是他投资开的,可他的名字底下印的职务是CEO,他的投资人身份被变成雇佣的身份了,乱用“洋词”就出了“洋相”。又如:企业家这个概念也不能乱用的,一般企业经营者中,懂管理的就不太善经营,善经营的人就不太懂管理,就像我们绝大多数旅行社的老总都擅长在市场上赚钱,可普遍都不会真正有效的管理旅行社一样。只有擅长经营又精通于管理的两者兼备的人,才能尊称为企业家。前些年的那种一夜变为万元户的人很多,我们的报纸上把他们称为农民企业家,真的是让人哭笑不得,这些人和企业现在还能找到几个?就连《人民日报》不也是错把党和国家领导人变成职称来用吗!现在还在错用着,你们看看报就知道了。不再举在用词上的例子耽误讲课的时间了,但也说明我们经常用到的一些概念你只有通过学习才能真正弄明白,明白后才能去用,千万不要乱用和出洋相。 我们在座的各位经理人跟学生们专心上学读书不一样,不是全方位地接受基础教育。最大的区别在于:我们现在并不是为了学习各种知识而学习,而是为了适应变化、为了生存竞争而学习。我们身边很多人看书,有些人目的就是为了消磨时间,而经理人没有时间可供去消遣,怎么会有多少时间看书呢?经理人每天要应对和处理大量的事情和工作,要集中精力在市场上去竞争、去拼,所以说经理人的时间是最宝贵的。你挤出点儿时间看书和学习,你必须要有很清楚、很准确的目的和选择学习什么东西?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经理人学习的目的是要非常明确的,核心的目的是为了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否则你就无法生存下去。所以说:“没有问题就是最大的问题”。如果你感觉你安于现状活得挺好,那你这个人可能就快完蛋了。因为你发现不了你企业和你身上存在的问题,更谈不上解决问题,是不是啊!我们在上课中听到过很多的原理,其中有个叫木桶原理。木桶最短的那块板就是标志着你的整体水平的高低,你装的就是这些水,你的水平就定位在哪块板,其它的优势根本显现不出来。但是你怎么能发现你哪一块木板最短呢?这就是你作为一个经理人必须要随时检验的,你的弱点、劣势到底是什么?就像一个企业在市场上竞争一样,要随时了解你自己的处境。比如说,今天在座的有很多是大连旅行社的,你们之间都是同区域市场的竞争者,当你们在同一市场竞争的时候,你们相互研究的是什么呢?营销的思维方式告诉我们:你们千万不要研究哪家旅行社有什么产品?哪家旅行社它的优势是什么?你不要研究和追赶那些同化了共享的东西,要去研究不被共享的差异化的点。你一定要倒过来,你要研究竞争对手没有的是什么?这就是你能战胜它的突破点,这就是同区域市场竞争的生意经。所以,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让我们准确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找到最短的那块板,然后把他调整好。前两天我见到南开大学的一个学哲学的学生,我就问他,我说你学习了哲学,你能不能用最精辟的一句话,告诉我哲学的核心是什么?他想想就讲了一句话,他说他学哲学得出了八个字,叫做:“没事找事,有事了事”。后来我想了想,我说这个小伙子真的是悟到了一定层面,“没事找事”是什么?就是发现问题,“有事了事”是什么,就是解决问题。我们今天为什么要来学习?是因为我们干到今天为止,有很多迷惑了的问题,甚至不知该往哪个方面走了。所以,我们目的都是一样的,是想找一些什么良药啊、神医啊、妙方啊来解决现在的困境和能突破出去的点。所以说:没有问题就是最大的问题。经理人的学习就是为了怎么能更好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三、都听说过“君子好财,取之有道”这句话,但这“道” 指的是什么呢?“道”所指的就是方法。经理人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这句话还不能总结到位,再延伸往下去想,学习关键是为了寻找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就是用什么方法才能发现问题,用什么方法才能解决和处理问题。干不成事的人总是找借口,能干成事的人总是在找方法。所以说,学习就是为了寻找到有效的工作方法,否则学习就是作秀了、就是走过场了,或者是叫“玩造型”。 我们旅游行业的经理人,工作流程是非常琐碎的,在平衡社会和同业方方面面的人际关系上是很投入的,在走马换将的培育和用人等等方面是很费心力的,能有专门时间跑来学习真是难得的。我觉得特别感动我的是在座的各位经理人,特别是石家庄旅游局的黄局长,前年我在北京讲课也见过黄局长,在这么紧张的工作当中能抽出时间来学习。但是,我们在出来学习当中还有一个最大的误区,缺少判断能力和明确的目的性,也就是盲从。特别是旅游经理人你更需要学习的是什么?你最需要急于解决的问题是什么?这就是普遍存在的你需要跟谁来学的问题,我把这个概念也给大家讲清楚一点。 无论是现在的各种研修授课或论坛办班,通常是两类人在讲课:一类是学院派,我们通常叫做学者,也叫理论派。一类是实战派,我们通常叫做专家,也叫实践派。学院派主要的研究方向是什么?是把一个简单的问题如何给整理变成复杂了,一件事,他能找出各种说法论述成一本书来,不把它给整理复杂了,就显得没有学问或者是证明拿不出研究的成果,就是这个道理。但是,我们是搞实战研究的,在座的各位也是搞市场实战的经理人,最需要的是什么?不是晦涩的理论,是实战的观念和技法。需要的不是学者的东西,需要的是实战专家的东西。学者和专家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学者是做什么的,是把简单的问题给复杂化。专家是做什么?是把复杂的问题给简单化。就是一本书,能不能总结提炼变成一句话,一个概念、一个商理,并能用在你的实际经营当中去,用在你本区域的市场竞争当中去,并且马上就能见到效果。我们经理人需要的是这些东西,就是有效的方法。我们没有时间去探讨宏观的数字和理论上争论的问题,不需要抽出有限的时间去研究和发明一些什么概念。所以学者通常是把一个问题想方设法的论述给你解释清楚,但是我们专家是如何把这个问题想方设法地给你解决掉。一个是解释一个问题,一个是解决一个问题,这是学者跟专家的根本区别。通常人们还经常这样描述:思想家总是千方百计地想把这个世界如何给解释清楚,实战派的专家却总是千方百计地想把这个世界怎么给它改变了。专家的工作是没有的东西我怎么能给它创造出来,有了的东西我怎么能给它差异化地提升,给它变换一个角度再升华。在今天市场竞争的状态下,总是要不断变化的嘛,所以我觉得大家在买书、看书、听课的时候,要想少走一些弯路,就要有你自己的判断能力和明确的目地性,就是解决你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究竟是需要跟谁来学的问题。因为你们的职业是做市场经营的,不要过多地去探讨一些理论问题,而是要以有实效的市场案例,符合旅游行业特性的商理及市场营销策划的技法、手法来作为你学习的首选。 所以,要在众多的培训或各种论坛会议中,你选择什么样的培训或会议去参加?你选择什么类型的老师去听他的课,这也可以说是“君子好学,取之有道”吧,这就是经理人的学习之“道”——方法,千万不要盲从,这也是能节省你的时间,在学习上少走一些弯路,达到学习到的知识能有用和使学习后有效果的根本方法。 | |||||
财富论今——新的理念 心的飞越 | |||||
| 设为首页 | 劳动创造一切,财富造就神话 | |
财富论今-http://cf.xinyuwen.com 苏ICP备05013302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