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市场营销 >> 营销攻略 >> 营销战略 >> 正文 |
|
|||||
中国移动通讯的深度营销方略 | |||||
作者:贾昌荣 人气:297 全球最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
|||||
2002年,中国电信行业经过重组与分立,形成了“六大门派”: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中国网通和中国铁通,打破了电信行业由中国电信一统天下的垄断市场格局。在上述“六大门派”中,中国联通拥有电信业务的“全牌照”,中国电信、中国网通正以小灵通为“试金石”与“敲门砖”向移动领域靠拢,中国铁通、中国卫通正在利用自身资源优势力图拓展,唯有中国移动通讯公司立足移动通讯专业化领域内纵深发展。目前,在中国移动通讯旗下已“集结”了全球通、神州行、动感地带、本地通等品牌。作为移动通讯市场的领导者,中国移动目前已拥有1.4亿移动客户,占有移动通讯市场70%以上的市场份额,以中国联通为首分割剩余30%市场份额。2002年,中国移动在全球通信行业排名第18位,在美国著名杂志《财富》排名第287位,较2001年的第336位有所提前,并入选《福布斯》“全球年度400优”,并且是实际意义上的全球500强企业。中国移动在通讯市场是如何“打拼”的呢? 立足社会形态的主流行销 正如房地产行业一样,中国移动通过为客户打造一种全新生活方式,去贩卖一种生活方式,开展社会形态行销取得了巨大成功。中国移动通讯公司倡导“不再只是简单地提供一种移动通话服务,而是满足不同层次、形态的客户多元化需求,甚至是去创造消费者的新的生活方式”——更尊贵更广阔的“移动生活”。全球通除全力为成功人士打造一种尊贵移动生活外,也开始向其他生活形态渗透,诸如动感地带,面向15-25岁的年青人量身定做,在业务设计上体现“新颖、丰富、有趣”等特征,迎合年轻人的个性。其实,这是把目标客户按照社会生活形态进一步细分的结果,在这一点中国移动正在学习韩国等发达国家的经验,至少在动感地带这一品牌上已经开始了尝试,或者说已经投石问路。一种新产品上市,要对产品进行概念测试、功能测试和目标客户测试。中国移动为进一步做深市场,就得以低端品牌(如动感地带)试探市场的反应,而不会用高端客户试探市场反应,否则容易带来“市场灾难”,因为全球通是中国移动永远的“军”,不可以“忘本”。 对于社会形态行销,国内外都有较为深入的研究,诸如有把消费者划分为富豪、中产阶层、都市新贵族、工薪阶层等社会层级;也有把消费者划分为幸存者、奋斗者、随遇而安者、仿效者、成功者、我行我素者、体验者、有社会意识者、融合者等等。并且,伴随着社会形态的细分,各种个性化的“族群”也“横空出世”:BOBO族、小资、QQ族等。各种社会形态的消费者形成了鲜明的消费特征,而具有相似生活形态的人群往往具有类似的价值观(这就是VALS创意模式),因此很容易为这类人群量身打造一种产品或服务,这就是社会形态行销的原理所在。有理由相信,中国移动在社会形态行销领域还会纵深发展,并会继续对各种社会形态的发展保持密切关注,并成为进行市场细分的主流依据。 一牌独大的品牌带动策略 电信、金融、保险等服务行业营销制胜的法宝就是品牌,强势品牌的效应发挥得淋漓尽致。因此,在电信行业除了技术战、价格战外,商战的核心表现为品牌战。由于电信行业的重新拆分,任何一家企业都没有完成足额的品牌积累,包括原垄断中国电信市场的中国电信。而品牌形象则是各电信企业“押宝”之所在,中国移动也不例外,中国移动在品牌形象塑造上一直进行着不懈的努力。 中国移动通讯旗下集结着“全球通”、“神州行”、“本地通”及地方品牌(如吉林的长白行)。品牌形象差异化正在凸显,全球通以“专业、成功、成熟”为品牌形象,又推出“动感地带”,面向15-25岁年青人量身定做,体现了“新颖、丰富、有趣”的品牌形象,迎合年轻人的个性。从品牌策略上,目前中国移动采取的还是“主力品牌+辅助品牌”策略,采取主力品牌——全球通带动其他品牌发展策略,实施“一拖N”品牌策略,并且力争实现品牌细分化,当然这是参照国际电信业的成功经验而确定的品牌策略。 目前,在通讯领域品牌划分主要方法有如下几种,构成了中国移动的“品牌蓝图”: 1、技术品牌,诸如移动的GPRS,正如CDMA对于中国联通一样,技术品牌是通讯市场竞争的有力武器,这是核心竞争力因素之一; 2、客户品牌,把目标客户群体进行细分,主要以年龄或社会消费形态为市场区分与界定标准,诸如全球通、动感地带等品牌; 3、区域品牌,具有强大消费潜力的区域性人群推出,为特定具有潜力区打造,如移动在长春开发的“车城卡”、为学校开发的“校园行”等; 4、业务品牌,以开展业务类别为品牌划分标准,如全球通、神州行、长白行等品牌; 5、服务品牌,为客户提供超值或增值服务,如全球通俱乐部、彩信、百宝箱、移动秘书等服务品牌。 精确制导的重磅广告行销 中国移动通信是“广告大户”,下面是一组数据:2001年中国广告投入额53510千美元位居(商品)花费前10位的第7位,较2000年增长57.15%。2002年,电信及通讯产品的广告投放额仍在前10位,而中国移动亦在其中充当重要角色,可以说举足轻重。中国移动通讯的广告投入额持续攀升,预计今年或未来几年内有希望成为走向广告投放“老大”,超过其他行业“广告大户”。 中国广告行销有两张牌:形象牌与功能牌,不管哪一张牌都应按“提升全球通形象或以提升全球通品牌价值”为牌理出牌,这就是全球通广告的“精确制导”。形象建设包括企业形象、产品形象、社会形象、品牌形象、市场形象、服务形象等诸多方面,形象行销之着重点亦在于此。从中国移动通讯的广告推广来看,中国移动70%以上的广告费都投在了形象建设上,近有30%的广告费投在阶段性或功能性促销上。 在广告传播方面,中国移动理清了主线与支线,细化了核心诉求与分支诉求点,广告传播的思路清晰。广告着力点体现于几个方面:中国移动通讯公司的企业形象及全球通、动感地带等客户品牌形象。中国移动的企业形象就是“专”,以“专”凸显“精”、“深”,详言之就是树立一个“移动通讯专家”形象。全球通品牌的欲望是扮演“专家”角色,这从“专家品质,信赖全球通”、“关键时刻,信赖全球通”、“尽享成功,信赖全球通”就不难得出结论。这是相对于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中国网通等综合电讯运营商和正准备向多元领域拓展而打出一记“重拳”,并且以“专业取胜”的重要砝码。 形象与品牌对于服务营销而言,其意义是深远而至关重要的,至少为客户树立了信心,也是市场“稳定剂”。 链接“贵族”的俱乐部行销 由于中国移动“先入为主“优势、电信运营机制等因素,95%的手机高端用户都集中在全球通,这是所有移动客户中“含金量”最高部分,移动视其为“贵宾”,这令中国联通和“小灵通”羡慕不已。为拢住这些关键核心顾客,全球通贵宾俱乐部成立,构成了服务营销的最核心。可以说这个俱乐部是VIP客户的专属社区,其核心是为客户“创建卓越的移动生活”。 全球通俱乐部是中国移动塑造的一个符合VIP会员身份的和心理需要的服务品牌,是为VIP高端客户服务专区,为客户提供尊贵的“一对一”服务,这是中国移动大客户管理的秘密武器。主要做法如下: 1、建立沟通与服务平台。以“沟通从心开始”为理念,“创建卓越移动生活”为宗旨,《世纪虹》和商务手册提供服务与沟通平台,向客户提供社交活动、商务服务及移动优惠业务等服务。 2、推出特别服务措施。诸如VIP一卡通业务(享受打折和贵宾服务)、全球商务管理交流、最有品味的生活时尚、最优越的商旅生活、最前沿的科技资讯、最新的移动通讯资讯等不同类型的社交活动,满足不同性格、不同需求的VIP客户需求,体现真正的“个性化服务”。 3、其他方面优惠措施。各种阶段性促销政策、优惠措施,如话费赠与、实物赠与等等。 为大客户提供差异化、个性化、贴心化、主动化服务,通过把增值服务嫁接到产品上增加客户服务深度与广度,把增值服务嫁接到产品上。从现场服务到跟踪服务,从例行服务到增值服务,通力打造一个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链,而且是链住客户的“金手铐”。 中国移动的服务是领先与深入的,至少在移动通讯领域里是这样。中国移动开发面向VIP高端客户服务的候机厅、候车厅,而中国联通近日在火车站开辟了绿色通道——大客户候车厅,都是抓住了大客户繁忙奔走的从事商务活动这一特点。但从感觉上,“坐火车的就是没有坐飞机的高贵”,因此这是一个联通角逐中高端客户而“跟风”之笔,似乎有点慢半拍。看来,中国移动确实有了“一招鲜,吃遍天”的优势。 专业化的多元整合行销模式 中国移动采取多种营销模式,其实整合营销绝对不仅仅是整合企业内外部资源,更包括整合多种行销技术(如事件行销、知识行销、绿色行销等),使之服务于有效拓展客户市场。在这方面,中国移动在电信行业率下迈出“尊重市场,主动营销”的步伐。中国移动主要采取了如下营销手段: 1、事件行销 中国移动借助几个典型事件来推广全球通:如2001年10月5日全球通成功“营救”八名“千里之行户外运动俱乐部”的大学生;2002年全球通国际漫游成功营救了乘坐128人中国游客的越南游船;139使4名驾车摄影爱好者于长白山脱险;2003年2月18日定位服务紧急解救遇险船只。其实,这都是“信赖全球通”行销传播的一系列生动案例,以事件来证明“全球通”的优势,以事件来“征服”潜在消费着,因为事例最有说服力。 2、社会营销 通过社会公益活动,使企业资本形象“红色化”,这是塑造企业形象最佳手段,更是营造品牌的核心基因。把社会行销融入事件行销,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和品牌形象。在地震、“非典”等社会危机中,中国移动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为抗击“非典”助力;帮助地震灾去重建家园;移动客户发“8858”短信献爱心等等。 3、概念行销 概念包括技术概念、服务概念和生活概念。中国移动并没有仅做技术概念或产品概念的简单文章,而把生活概念引入服务行销。这就实现了营销传播由理性到感性的飞跃,实现了由叫卖式到渗透式的飞跃,从而更容易为客户所接受。诸如3G先锋——GPRS就是中国移动所力主的概念,CDMA则是联通的主倡概念。其实,在市场竞争方面概念战始终贯穿商战的始终,无论是中国移动的GSM、GPRS,还是联通的GSM、CDMA,乃至最近提出的3.5G技术,都成为牵引市场竞争升级的主线之一。可以说,通讯市场的征战史就是一部的技术大战史,而其主要表现形式却是概念战。 “移动世界专注如一”是中国移动动的“专业化发展战略”,这也是移动通讯的核心竞争优势之所在。正如其电视CF画外音所言:“它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专!”。根据权威机构预测,未来三年内中国移动通讯用户超过固定电话用户,到2005年移动用户数量将达到3.8亿户,固定电话用户总数预计为2.79亿户。在2003年1-4月份,很多省份都出现了移动用户数增长数量超过固定电话用户数量增长,这无疑昭示着权威机构的预测正在“变现”。因此,不难看出,中国移动之所以安心地扎根在移动领域发展,是因为其看到了移动市场“蛋糕”之大,并且已是利器在手。 (作者贾昌荣:新锐派营销咨询策划专家,长春贾昌荣企业咨询策划研究室总策划、资深营销策划人,在食品、饮料、建材、房地产、医药、汽车、零售等行业领域有着丰富的营销实操经验。现为长春团市委特聘青年创业导师、《销售与市场》杂志专栏专家、《广告大观》、《中国商人》等多家财经媒体特约撰稿人。在致力于营销咨询策划实操的同时,还对营销、咨询、策划理论进行了较为深入系统的研究,在《中国经营报》、《商界》、《销售与市场》、《中外管理》、《成功营销》、《新营销》、《销售与管理》等五十余家权威媒体发表管理、营销、策划、广告、商务类文章近300篇,100余万字。电子信箱:[email protected]) |
|||||
财富论今——新的理念 心的飞越 | |||||
| 设为首页 | 劳动创造一切,财富造就神话 | |
财富论今-http://cf.xinyuwen.com 苏ICP备05013302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