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市场营销 >> 营销攻略 >> 营销战略 >> 正文 |
|
|||||
中国市场传播的“特色” | |||||
作者:钟洪奇 人气:251 全球最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
|||||
2003年7月,韩国总统卢武铉初次来访中国时,曾经接受了中央电视台记者的采访,在采访刚开始时,记者告诉这位总统,他的这次专访会有1亿中国人看到,这一数字让他颇感惊讶——韩国所有的人口数也不过4470万,中国一个节目的收视人数比韩国总人口数的两倍还要多。这一事例引发了我们对中国市场传播的思考,并发现各种企业在市场传播中存在的一些本地化问题。 就企业市场传播的方式选择而言,采用媒体公关的方式并不是惟一的。仅传播渠道而言,企业既可以选择公众媒体(如报刊杂志等平面媒体、网络媒体和影视媒体),也可以以活动的形式或特定的媒体(如定向邮寄)。 由于不同的市场传播方式有其各自特长所在,因此,在不同的市场情况下要采用不同的传播模式,才能更好地实现市场传播效果。 就市场传播方式来看,我们看到在国内的海外企业中,美国企业比较擅长于利用公众媒体,他们在市场推广方面通常愿意做比较大的投入。相反,来自韩国、新加坡、日本、欧洲的一些外资企业及台资企业,对市场传播方面则有很大的不同之处。这些企业尽管其企业营销理念大多也都相当先进,但他们在选择市场传播方式时,对公众媒体的重视程度远不如美资企业。 在我们对来自不同国度的外资企业及台资企业的营销方法考察中发现,这些企业中对公众媒体作为传播渠道的重视程度相当一部分受到了其本土企业营销方式的影响。而在其本土获得市场成功的营销模式则往往是一种适合于地域范围窄、人口相对较少的市场空间内的模式。由于其在中国设立的公司或机构受到总部的决策影响,这些营销模式被很自然地通过资本意志带到了他们在中国投资的企业中。 事实上,这种情况不仅仅体现在中国的市场传播中,同样也体现在企业形象设计、渠道体系建设等方面。 举例来说,企业形象设计最初成功的应用在日本,但是,这种企业形象设计往往并不考虑设计完成后的大规模市场传播,而把所有的重点放在设计本身。这对于像日本这样一个地域面积不及中国一个大省的市场来说,其形象设计即使没有做任何的市场传播,也可以通过业务人员、公司招牌、信函等各种日常的公司活动把其信息传递给很大一部分目标人群。 在中国,由960万平方公里的地域、13亿人口和56个不同文化背景的民族构成的庞大市场体系使企业的传播工作变得非常复杂。这种情况下,没有公众媒体的支持,企业形象设计就像是没有被商品化的产品一样——没有发挥出其市场价值。 2003年,很多人谈起联想和华旗换LOGO的事而津津乐道,这两个更换形象设计的事件甚至成为了IT行业最引人注目的关注点。 对联想而言,IT行业的人不知道联想的或许只是少数,而不知道华旗的则大有人在,有一些人正是通过华旗更换LOGO的事件才了解了华旗。这意味着,华旗更换LOGO成为了其品牌进一步扩张的契机。而之所以人们如此会关注这样一个即使在大企业也常常被忽视的形象设计变更,其原因正在于这两家公司都借助这个机会,通过公众媒体做了大量的传播工作。 企业形象设计的变更只是其中一个最平常不过的案例,企业很多信息的传播同样如此——这种传播工作在一些地域和人群规模较少的市场中,它是一个非常简单的工作,但一旦把同样这件事搬到中国这样一个泱泱大国的市场上,情况就会发生翻天地覆的变化。这正如温家宝总理出访美国时,在哈佛大学所作的演讲中说的那样:多么小的问题乘以13亿,都可以变成很大的问题。这样的情况不仅仅表现在社会问题和经济总量中,也样也表现在企业的市场传播中。 也就是说,对韩国、日本、我国台湾、新加坡、马来西亚及大部分的欧洲国家来说,市场传播在整个的市场营销体系中常常并不是个难点,但它在中国市场就是一件难事。因此,市场传播很容易成为企业市场营销的一个瓶颈问题。 对此,尽管在文化背景上,中国和美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但在地域之大和人口众多方面,美国市场的特点却与中国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从这一点上来说,美国的市场传播策略会更加适合中国市场。 实际的情况也是如此,美国在华投资的很多企业在市场传播方面要比韩国及其他类似国家企业在华投资的企业做得优秀得多。无论是IT行业的IBM,还是日用品行业的宝洁。如韩国企业中,除了三星和LG受到整体IT行业传播浪潮的影响比较重视市场传播外,很多韩国财团在中国投资的企业并不为公众所了解——其在中国的品牌推动不能说是成功的。其它一些包括欧洲国家在内的外资企业也存在着类似的问题。 如果是像新加坡这样的城市型国家里,你想要让大家都知道企业想表达的信息,你只需在主要地段买几块路牌的广告位就可以达到传播目的。但是,如果你想让中国的大多数用户知道你的产品,了解你的产品,这就将是一件无比困难的工作。 由于面对着非常广大的市场空间,我们不得不大幅度地增加市场传播的投入和预算。但是这种投入如何能与产出相协调则是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中国的人口基数虽然非常庞大,但与发达国家比起来,用户总量在人口中的比例却相对较低,也就是说,用户密度低!这种情况下,企业就像采矿业遇到了一个储量非常庞大的矿山,但它的品味(矿物含量)却比较低,怎么办?惟一的方法是采用更加经济有效的手段。 广告和活动应该说都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市场传播手段,但它们的经济性在中国这样的市场上却并不令人乐观。正因此,公众媒体的媒体公关在企业的市场传播中将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媒体公关在基本不牺牲传播效果的前提下大幅度地降低市场传播成本。 因此,对中国市场来说,媒体公关传播对很多企业来说就像原本找到一座大规模的贫矿,开采起来成本太高,突然发现有一种更加低成本的冶炼方法,于是,开采工作便可以更加顺利地展开。这对于那些习惯了传统冶炼方式(这些企业在本国的市场传播理念)的企业来说,这种变化也常常会面临另一种成长的烦恼。 (佳创易人) 欢迎与globrand(全球品牌网)作者交流你的观点或看法,钟洪奇:北京佳创易人顾问有限公司 总经理 联系电话:63993120/22-888 作者邮箱:[email protected],QQ:30915915,MSN:[email protected] |
|||||
财富论今——新的理念 心的飞越 | |||||
| 设为首页 | 劳动创造一切,财富造就神话 | |
财富论今-http://cf.xinyuwen.com 苏ICP备05013302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