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介绍了曲轴生产企业现状以及曲轴的生产及存在的主要质量问题,提出了发展曲轴行业的措施和建议. 依据国家技术监督局及农业部的安排,农业部农机零配件质检中心牗长春牘于1997年5月~10月对农用曲轴产品实施了全国行业统检。共抽检了黑龙江等9省牗区牘69家生产企业的69种产品,同时还对这些企业进行了生产条件考核。现根据统检结果及企业考核情况,对我国曲轴生产企业现状及产品质量作一分析。 一、曲轴生产企业现状 我国曲轴生产企业有以下4种类型:一是五六十年代成立的专业老厂,如南通万力机械集团有限公司、宜兴机械总厂等,约占曲轴生产企业的40%。这些企业在生产经营上有丰富的经验,有严格的质保体系和素质较高的员工,但机械加工设备性能落后,年久失修,大部分是靠工人技术和经验生产产品,很难达到90年代产品加工精度的要求,现有的企业已在进行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二是近年来新建的曲轴专业厂家,如常州曲轴厂、武进机械配件厂等,约占曲轴生产企业的30%。这些企业起点高,环境、厂房、设备一般比较好,产量增加很快,是曲轴行业的一支新生力量。三是主机厂自制自用。由于专业化生产的发展,现不少企业已把零件扩散到专业厂生产,目前尚生产曲轴的主机厂,生产条件与专业老厂相似。四是私营(个体)企业,这些企业大多设备简陋、人员素质差、管理不善、不具备检验能力,产品质量根本无法保证。 对于新、老专业厂家来说,又可分为配套厂和配件厂。配套厂是专为一家或几家主机厂生产曲轴的企业,与主机厂联系紧密,靠主机厂生存,其特点是质量由主机厂直接控制。上述企业领导对质量问题非常敏感,因为主机厂对产品质量控制、检查很严,一旦出现问题,企业将被停止生产,所以质量抓的很严。配件厂是以生产曲轴为主,兼生产其他农机配件。这些企业的产品一部份为主机厂配套,另一部分进入农机配件市场。 二、曲轴的生产及存在的主要质量问题 曲轴的原材料主要为球铁和锻钢。球铁因其机械强度接近或超过中碳钢而成本低、耐磨性好,被我国曲轴生产企业广泛采用。此次统检除4个产品是锻钢曲轴外,其余全部为球铁曲轴。在铸造方面,我国在吸收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许多企业采用铁型复砂技术,铸件材质好、精度高,节约了原材料、能源,减少了机械加工量,降低了废品率。 在热处理上主要采用等温淬火、中频淬火和软氮化处理等方法。等温淬火设备较简单,生产效率高,目前在单缸曲轴热处理工艺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如工艺正确,操作合理,一般可达到质量稳定,组织均匀,硬度合适。本次统检共有23种产品采用等温淬火,其中2个产品不合格,1个是金相显微组织不合格,1个是表面硬度不合格。中频淬火生产效益高,设备和工艺也不很复杂,目前仍被许多厂家采用。但其对淬火工艺、设备和操作技术要求严格,如正火处理不好,珠光体含量低,就会出现检验中发现的硬度差不合格。本次统检共有14个产品采用中牗高牘频淬火,其中有2个产品不合格,不合格项目为硬化层深度。软氮化处理一般不存在应力集中和不均匀问题,质量较好,但生产工序长,工艺复杂,成本高。一般起点比较高的企业和多缸曲轴生产企业采用这种热处理方法。本次统检共有8个企业采用软氮化处理,检验结果全部合格。有一些企业简化工艺,曲轴正火后,不进行表面强化处理,还有一些小企业本身不具备铸造、热处理能力,直接采购曲轴毛坯进行机械加工。这类曲轴就是正火曲轴,大多数在农机配件市场销售。此次统检共有24种产品是正火曲轴,其中3个产品不合格,不合格项目是正火硬度、金相显微组织、机械性能。另有4个产品为拒检,判为不合格。 在机械加工方面,目前曲轴专业生产厂家逐渐由通用机床向专机生产过渡,如承德曲轴连杆厂从日本引进了NST-40数控车床,保证了加工质量,提高了效率;山东文登天润曲轴有限公司建有10条曲轴生产线,关键设备是从德国和意大利引进的;郓城亨运曲轴制造有限公司也从德国和意大利引进了磨、抛光设备,技术先进,生产率高,质量可靠。 本次统检的尺寸公差、形位公差、表面粗糙度等项目都达到行业推荐标准合格品的要求。 从采标情况看,曲轴生产企业基本都执行行业推荐标准,即GB/T51049.1~3-93《内燃机曲轴产品质量分等》和GB/T6727-93《内燃机曲轴技术条件》。本次统检产品合格率与符合率均为84.1%,曲轴产品的实物质量比1996年有了很大提高. 三、曲轴行业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1.企业质量体系不健全,管理水平低目前,还没有一家曲轴专业厂通过质量体系认证,多数厂家没有把这项工作列到议事日程上来,质量管理工作处于落后状态。有的企业没有质量管理制度,多数企业制度不健全,有的企业即使有制度,操作性也差。 2.质量管理制度运行不好,检验不严格没有质量管理制度,质量控制就没有依据,有了制度不严格执行也没有意义。各工序之间的检验和产品的终检入库,都要严格把关。有的企业检验人员行政上归生产车间管,出于部门之间的利益很难把住质量关。 3.不合格品控制不严不合格品的控制是企业管理中的关键环节。本次统检中发现有一些企业的不合格品控制不严。首先表现在不合格品标识不清,没有采用规定的标记并有效隔离,容易造成混淆和转入下道工序。其次是不合格品的让步牗回用品牘,多数企业没有制定出可以让步或判为废品的超差量。在确定和处理不合格品时,没有统一的、可靠的区分原则,当产品质量和经济利益发生矛盾时,审批人员很难做出正确的处理意见。本次统检我们还发现有的厂家把主机厂检验不合格的产品和自检不合格的产品装箱并放入合格证发往农机公司销售。这也是农机零配件市场抽查合格率大大低于国家抽查和统检合格率的原因之一。受伪劣产品和私营牗个体牘企业的非正当竞争冲击,是多数国有和正规企业面临的困境之一。由于个体企业不按标准组织生产,简化工艺,粗制滥造,其单缸曲轴在价格上比正规企业的产品低20~30元左右,致使在流通领域正品曲轴竞争不过伪劣曲轴。 四、措施与建议 1.加强立法。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尽快制定“农机市场管理法”,以加强对流通领域伪劣农机零配件的监督管理和堵源截流,使伪劣农机零配件无藏身之地。 2.规范市场行为,完善市场监督体系。完善的质量监督体系应包括用户监督、企业之间监督、新闻监督和政府监督几个方面。对少数不法企业制假售假、严重干扰市场的行为,各级政府应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自律作用,组织生产、经销企业,参予市场的监督和管理。 3.企业要加强内部管理,严格检验制度。有关主管部门应督促企业认真执行质量管理和检验制度。要提高人员素质,完善检测手段,加快设备的更新换代,加强质量控制。 4.进一步加大农机零配件的抽牗统牘检力度。从1996年二季度对曲轴产品实施的国家监督抽查到本次曲轴统检,合格率提高了25.8个百分点,说明国家和行业对产品质量实施的抽牗统牘检,对促进企业提高质量意识及产品质量水平是非常正确和必要的。 5.农机零配件的使用、维修和销售归口农业系统管理,约40%的生产企业也属农业部系统,建议对重要的农机零配件的生产维修及经营实行资格认证制度。 农机试验与推广 邸晓竹,翟坤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