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市场营销 >> 营销攻略 >> 营销战略 >> 正文
加强产品质量监督促进市场稳定发展           ★★★ 【字体:
加强产品质量监督促进市场稳定发展

作者:佚名     人气:306    全球最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本文介绍了我国农机市场状况和农机质量监督状况,笔杆子要求各生产企业采取措施,切实加强产品质量监督.
  1 农机市场状况
  随着农牧业机械的迅速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个体农机产品及其零配件销售、农机维修、农副产品加工发展很快,据不完全统计,仅内蒙古临河地区拥有各类农牧机生产厂家50余家,经营网点1300家,维修网点300余家,农副产品加工网点400余家,从事农机经营人员1800余人,维修技术人员400余人,农副产品加工人员600余人,为本地区农机化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随之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个体经营者质量意识差、法制观念淡薄、缺乏必要的职业道德,大量购进和销售假冒伪劣、“三无”农机产品,损害了广大消费者的利益,如何加强农机具产品质量的监督,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已经成为农机事业的一个重大课题。几年来,从市场打假查劣的结果看,伪劣产品进入市场的问题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控制,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11 一些经销者不具备农机专业知识,依法经营观念淡薄。就临河地区1300家经营网点,具备农机专业知识的经营者占60%。
  12 中小型国有企业大多处于停产、破产的边缘,使得销售者转向与个体、乡企农机生产者建立供应关系,从而导致大量伪劣农机产品及其零配件进入农机销售市场。
  13 某些正规生产厂家不注重农机零配件的包装,产品没有任何说明就直接上市,给产品造假提供了上市机会。
  14 由于农牧民消费者识别伪劣产品的能力差,对造成的损害认识不足,为了贪图便宜,购买了伪劣产品,这在一定程度上为伪劣产品提供了市场。
  15 农牧民消费者在受到伪劣农机产品的伤害后,依法自我保护意识差,不自觉地为伪劣产品的销售提供了一道保护屏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单靠对销售市场进行打假查劣,远远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必须加大对生产企业,特别是个体企业和乡镇企业的管理,提高广大农牧民的法律意识,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 农机质量监督状况
  过去农机产品的质量监督主要由省部级农机鉴定站和各地技术监督部门负责。由于农机鉴定站负责各省市自治区农机鉴定、监督工作,工作量大,区域广,其重点主要集中在生产企业的产品鉴定和生产鉴定。而技术监督部门负责整个市场的质量监督,负责的产品品种繁多,技术力量有限,从而造成了农机市场质量监督力度不大的局面。随着我国法律、法规的不断健全,以及地方性法规的出台,相应成立了农机产品质量投诉站,负责农机产品的质量监督和投诉工作。截止到1997年底,内蒙古自治区已认定了21个农机产品质量投诉站,为全区开展农机产品质量监督工作提供了组织基础。但由于农机产品质量投诉站建站不久,缺乏专业技术人员和必要的技术设施,给农机产品质量监督工作带来不少问题,有待于进一步解决和完善。
  3 采取措施,切实加强产品质量监督
  31 加强法制建设,实现依法治机
  在开展农机产品质量监督工作中,要坚持农机市场法制教育和行政处罚相结合,市场监督和质量投诉相结合,扶优与治劣相结合,服务与监督相结合,整顿与规范相结合,逐步完善投诉站工作和管理制度,以此保证农机产品质量监督行政执法的严肃性和科学性,做到依法治机。
  32 通过新闻媒介,加大宣传力度
  农机产品质量监督工作所涉及的具体问题是多方面的,这就要求各级农机主管部门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媒体,广泛地宣传、报导。使我们的工作能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得到广大经销者和使用者的配合和信赖。

 33 加强队伍建设,提高自身素质
  农机产品质量投诉监督工作是政策性、技术性较强的工作,面对的是广大消费者,直接关系到广大农牧民的切实利益。投诉站工作人员必须认真学习法律知识和有关技术标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秉公执法。各级农机主管部门要将懂法律、有专业知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工作人员充实到质量监督队伍中,实行持证上岗,不断提高农机产品质量监督和投诉队伍的自身素质。
   34 加强同相关部门的联系
  各级农机主管部门要积极协调好与当地技术监督、工商、消协等有关部门的工作关系,相互协调,相互配合,形成合力,加强农机技术监督和投诉工作。
  35 净化销售市场,加强市场管理
  从事农机产品及零配件经营的单位和个人,要同时接受工商行政管理、技术监督和农机部门的管理和监督,组织销售的产品必须具备产品合格证、生产许可证和推广许可证,要坚持谁销售、谁负责的“三包”服务制度,各级农机主管部门要建立和实行完备的检验制度,杜绝伪劣产品在市场上流通。
  36 依法办理产品投诉维护
  广大消费者的利益,及时处理群众对农机产品质量的投诉,调解因产品质量问题产生的纠纷。农机消费呈现三大转移
  近年来,由于农民收入的不断增长,农民购买农机用于提高生产效率、减轻劳动强度的积极性很高,使这几年的农机市场在高位运行。随着农机的日益普及,农机拥有量的不断增加,加上农机市场呈现供大于求的局面,给农村消费者带来了选择的余地,随着消费心理的不断成熟,农机消费呈现三大转移。第一,由数量扩张的温饱型消费向以高质量的小康型转移。现在农民购机的心理已不仅仅满足于拥有一台农机,已经开始考虑购机后的生活、生产质量。第二,由盲目型向理智型转移。即由“你有我有大家有”的盲目购机心理转向既能减轻劳动强度,又能为自己带来收入的农机,重复购机、闲置农机产品等情况已大为减少。第三,由劳作型向舒适型转移。农民对一些劳动强度大、效率不高的农田作业已不再是自己驾机劳作,而是花钱雇请农机专业服务队进行生产,这样就造就了一批跨区作业农机专业户的产生。
财富论今——新的理念  心的飞越   
  • 上一篇财富:

  • 下一篇财富:
  • 打造全球最全最实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的理念   的飞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