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讲述了如何确定产品的质量目标,以及建立产品质量目标对企业的好处. 在生产活动中,我们时常听到一些厂长经理们抱怨说,我的产品各项技术指标都符合国家标准,有的指标还高于当今世界上最高的等级指标,但就是卖不出去。乍一听这话的确有些奇怪,但仔细一研究,问题的答案也就有了。根据目前风行全球的ISO9000标准的定义,产品是活动和过程的结果,产品可以是硬件、软件、服务或是它们的组合。譬如仪器这种产品,其中就含有硬件、软件,也包含了其生产者对用户实施的安装、调试以至培训等服务活动。而质量则是反映实体满足明确和隐含需要的能力的特性总和。由此可见,产品和质量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概念了。也就是说,一个能走向市场的产品必须是以满足客户需要为前提的。反之,某产品即便是各项技术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乃至世界最高技术等级要求,也不一定能卖得出去,因为它不一定满足客户的需要。当然,一个客户需要的产品首先应是符合有关技术标准要求的产品。由此,如何才能生产出客户(市场)需要的产品,也就是怎样给产品质量定位?我们把这种产品质量定位的过程称之为产品质量策划。 质量策划,GB/T6583-94(ISO8402-94)3.3将其定义为:确定质量以及采用质量体系要素的目标和要求的活动。值得注意的是,这一定义至少包涵了以下两方面的活动:1质量目标的确定;2生产活动的组织。 确定产品质量目标必须做大量的市场调研工作,通过对市场信息的综合分析(市场需求、市场容量、市场寿命、市场潜力、市场可接受性以及技术含量、生产能力、资金需求和社会危害程度等),确定一个产品质量主体。如5年前,某市一家国有小型水阀生产企业,由于其产品技术含量低,一时间,个体、乡镇蜂拥而上,形成了强大的市场压力,几乎使这家企业濒临倒闭。为了走出市场低谷,新上任的厂长首先着手进行市场调研。通过调研发现,工业用阀,尤其是高精密无泄漏中高压阀的国内外市场需求量特大,而且,随着工业化程度的进一步提高,需求量将有增无减。于是,该厂提出了“跳出一个水字、丢掉一个小字”的口号,以大口径中低压阀作为生产突破口,并不断加大技改投入,结果不到两年时间,该厂就由小型企业发展成为中型企业,从而走出了困境。这家国有小厂之所以能冲出困境,就是他们确定了一个合适的产品质量目标。 确定产品质量目标还必须注意产品质量设计能力和起点。在产品质量目标确定的前提下所必须考虑的合适的最低产品生产能力和起点,并研究和预测在此基础上发展的可行性。如果起点太低,尽管市场需要,但容易被后来者赶上甚至被挤垮。如果起点太高,又会增加投入,加大生产难度,承担更大风险。因此,确定起点,关键在于正确认识自身的能力。同时,即便是企业有了自己的主导产品,也一刻不能忘记技术改造以更新产品,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质量档次,从而有效摆脱市场的无形压力,立于不败之地。 确定产品质量目标不要忽视自己的老产品。企业有了新产品后,如果老产品不是完全没有市场,就不要放弃。对产品一时卖不出去的情况要加以分析,可能是市场临时的波动,也可能是因为受某些政策因素的影响,还可能是没有建立客户的充分信赖。因为新产品问世后,完全有可能对老产品的市场起到推动和促进作用。既能巩固老客户对新产品的感情,也有利于建立新客户对老产品的感情,新老产品结合有利于优势互补而增强市场信心。日本本田公司六十年代开发的本田摩托车,几十年来其技术没有多少改进,其市场也是几经坎坷,尤其是在八十年代初,几乎是前景暗淡市场萧条。但是,本田公司一直没有放弃对摩托车市场的调研和开发,尽管本田公司其它产品的市场前景已经非常可观。中国改革开放后,本田公司的摩托车终于找到了新的市场,老产品焕发出了新的活力,同时又对新产品的销售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促进作用。 产品质量目标确定后,还须注意质量的不断改进。这也是一个再策划和产品质量更新的过程,必要时还须有针对性地对产品的市场需求进行再调查和再研究。因为市场是不断变化的,同时企业的自身提高和完善也需要对产品质量进行不断的改进。可以说这也是企业摆脱市场压力的有效手段,企业的每一次质量改进也就意味着进行了一次全新的质量策划。 目前,我国企业界正在实现“两个转变”,国家和各级政府对现代企业管理和研究,特别是对产品质量管理和研究越来越重视,“质量兴国”已成为普遍的战略共识。但现实却不容乐观,仅就ISO9000认证而言,到目前为止,全球已约有20多万家企业通过认证,而我国才只有3000多家(其中包括相当数量的三资企业),只占1燉70。至于对ISO9000标准所提示的产品质量策划、质量设计等问题真正关心的就更少了。美国著名的质量专家贝肯鲍尔在六十年代就曾说过:在最经济的水平上充分考虑客户要求的条件下,把市场研究、设计开发、生产和服务构成一体的有效体系就是质量管理。笔者认为,做好企业产品质量策划至少有以下好处: 1是企业产品走向市场并占领市场。市场经济的最大特点是供需的自然平衡,客户的需要是前提。可以肯定地说,没有客户的需要,产品即便再好也是没有前途的。而产品质量目标设计的前提是在确定有客户需要(也就是有市场容量)后而确定的,因此避免和克服了生产追求市场的盲目性,增强了产品市场的预见性。 2可以在适宜的质量起点的基础上获得质量改进的机会。在我国,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在逐步形成过程中,各种经济成份并存,市场法规有待进一步完善,国有企业、乡镇企业和私有企业都在千方百计地寻求市场,市场竞争十分激烈,一旦看准了就会蜂拥而上,十分容易导致一个行业的兴旺或衰败。譬如,八十年代后期,我国乳胶手套生产就没有能走出这种阴影,导致了整个行业的萎缩。一个适宜的产品质量起点,既可以保证以较少的投入获得较大收益,又可以防止小本经营者参与竞争,同时还可以通过不断的质量改进充分发挥优势而形成规模,确保获得更大的商业利润。 3有利于增进企业投资者和员工的信心,使企业步入良性循环。科学的管理既可以避免生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也可以增进企业员工广泛的参与性,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现代人的从业心理和特点就是要使自身获得参与意识,获得工作上的满意,获得良好的收益。而一个负责的企业的活动又必须使得最少以下五个方面受益:即社会受益、客户受益、投资者受益、员工受益、管理者受益。一个社会和客户满意的企业,其市场前景一定是可观的,其投资者、员工和管理者也一定会得到回报。那么管理者和员工也就会更加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成果,从而更加全身心的投入企业的生产活动。如果真正能形成这样的氛围,还担心企业没有前途吗? 中国商检 任家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