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先讲述了严把外协产品质量关的基本做法,然后谈了自己的认识与体会。 航天地面设备具有品种多、外协扩散产品多、批量小、一次研制多次长期使用等特点。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地面设备外协产品质量控制的难度越来越大,其有效性对确保地面设备整体研制质量占有越来越突出的地位。 为确保地面设备外协产品的质量,北京特种工程机械研究所采取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措施,特别是1997年以来,为确保“二星二箭”为代表的大型试验任务圆满完成,特种机械所结合质量体系建设,对外协产品的质量管理不断地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改进不足,严把外协产品质量关,从而使地面设备比较圆满地完成了各项大型试验任务。 一、基本做法 多年来,特别是1997年以来,外协产品的质量得到了领导的高度重视,其质量控制已作为地面设备研制中一项关键质量控制点。特种机械所按照已建立的质量体系及有关航天产品质量管理要求,在不断总结外协产品质量管理中的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较为有效的地面设备外协产品质量管理方法。主要做法如下: 1做好合格分承制方的评定工作 为认真做好合格分承制方评定工作,特种机械所制定了程序文件,对分承制方的产品质量能否满足技术条件及有关标准规定的要求,货源稳定性、供货及时性、价格合理性、技术服务能力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价。 2严把合同质量条款审查关 承制合同是外协产品质量控制的依据,合同质量及质量保证条款的详尽、明确与否,是合同能否顺利执行,产品能否受控的关键。为把好合同质量关,特种机械所明确了合同管理程序,加强合同质量保证条款的审查,对外协产品的承制合同,均进行合同质量会签,保证合同中有明确的质量监控和产品评审验收等质量保证条款,从而确保质量监控工作的正常进行。 3分类管理、突出重点 由于地面设备研制型号多、进度急、外协扩散产品多、生产点分布全国各地,加之人力紧张,这给外协产品的质量监控带来较大的困难,必须统筹兼顾,实施分类管理、区别对待,保证在有限的人力资源条件下,集中精力抓主要矛盾。按复杂性、继承性、重要性以及与发射相关等因素,将型号地面设备分为三类,在全面实施外协控制、履行合同要求的同时,对重点的一、二类外协产品严加控制。 4坚持设计人员下厂进行质量监控 设计人员下厂配合生产是地面设备研制生产中质量和进度保证的有效措施。实践证明,设计人员下厂配合生产对保证产品生产质量起到了重要作用。1997年以来,为规范下厂配合生产人员的工作内容与要求,明确责任,特种机械所制定了作业文件《设计伤员配合生产工作实施细则》,明确规定了对设计人员下厂配合生产的五项要求和十二项工作内容,并要求下厂人员要按九项具体要求写出配合生产工作总结。 5认真开展产品质量评审与验收工作产品出厂质量评审和验收是把好产品质量的最后关口,必须认真开展评审与验收工作。根据地面设备型号特点,特种机械所有针对性地制定评审与验收办法,明确了评审验收各项工作的内容、要求、程序和方法。 为进一步加强产品评审与验收工作,特种机械所结合质量体系建设,分别制定了《地面设备质量评审办法》和《地面设备产品验收办法》,经认真实施,使外协产品的质量得到较为有效的控制。 二、认识与体会 1出现问题的原因 从型号试验暴露出的问题看,外协产品的质量问题仍占地面设备问题总数的15%。说明在外协产品质量管理工作中仍然存在薄弱环节和漏洞。其中客观原因是由于市场经济大环境的影响,一些企业只重效益、轻视质量,特别是有的分承制方面临转产、被兼并甚至是倒闭的状况,出现管理混乱,导致产品质量严重滑坡。另外由于地面设备品种多,批量小,质量要求高,经费少,对有些专业产品,厂家认为只有微利,不愿再生产,更不愿承担军工产品的责任,为了完成计划任务,换点又来不及或无合适生产点。加之型号研制任务重,设计人员一人多岗,对外协厂下厂跟生产不能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不足等等。 此外也存在着主观原因,即没有树立起严上加严、细上加细的思想和工作作风,设计人员对外协厂点生产过程质量监控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对下厂跟生产的工作不到位,管理部门对外协厂质量控制工作不够严格、细致,在分承制方评定、合同把关、质量会签、出厂评审、验收等质量控制诸环节上,还存在流于形式之处。 上述问题说明外协产品验收管理问题是地面设备外协质量管理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验收管理办法不够完善,对验收的工作内容与完成形式要求不够明确,使验收工作带有随意性,事先缺乏认真的准备,不利于发现存在的问题。 (2)验收工作中各类人员职责不够明确,造成工作中有互相推委、扯皮现象。 (3)对一些缺乏条件而需要到靶场进行最终验收的产品,未规定进行出厂阶段验收,致使将问题带到靶场。 2应采取的对策与措施 为改进和加强对外协产品的质量管理,消除外协产品质量控制工作中的薄弱环节,提高并保证外协产品的质量,特种机械所采取如下对策和措施:一是提高认识、转变观念。领导重视是前提,通过领导层的带动,不断的提高全体研制人员的思想认识,严格执行总公司“28条”和其它有关质量管理要求,在新的形势下积极探索并不断改进地面设备外协产品质量控制方法,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二是加强对外协产品生产全过程的质量控制。①严格执行地面设备合格分承制方评定制度,未经评定合格的单位不得承担型号研制任务,对现有的分承制方实施动同管理,对质量有明显滑坡的单位应及时调整。②严格合同审签制度,严把质量会签关。③坚持实行设计人员下厂配合生产和质量管理人员下厂监督指导外协厂生产过程质量管理工作,按所定作业文件规范工作。④认真开展产品质量评审与验收工作。 三是开展初步验收。对因条件不具备而需要在靶场安装调试试验后方能最终验收的外协产品,增加一个初步验收环节,在产品出厂前进行初步验收。制定作业文件,明确规定初步验收工作程序,以尽可能提前发现问题,不把问题带到靶场。 四是落实责任制。按照所质量体系文件要求,落实各部门各类人员在外协产品质量控制工作中的职责,严格质量奖惩。 五是加强过程审核。制定计划,积极开展对外协产品质量管理工作的过程审核,加强自我完善机制,不断进行质量改进。 六是不断完善管理制度。针对验收管理制度不够完善问题,修订了“地面设备外协产品验收管理办法”。①明确产品验收所内各有关单位的分工、职责,落实责任制。②进一步细化产品验收工作程序,使验收工作规范化。③明确要求验收前设计需编制验收检查项目表并需经质量处会签,规定了验收内容,防止了验收工作中的随意性。④明确规定了产品可提交验收的条件,对不符合要求的坚决拒收,杜绝验收工作走过场。⑤明确产品验收通过后,必须填写验收结论报告,并随合同一起归档,提高产品质量可追溯性。 航天工业管理 马志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