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10多年来,我国很多地方以进口国外的设备、技术增强自己的生产能力,开拓新产品,这虽然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国内食品市场,但笔者认为其中存在着若干问题。我们应该抓住重点,努力提高包装和食品机械的质量,并且发展包装和食品机械关键是人才。 在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今天,人们对衣、食、住、行等生活的诸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食品。农村人口从过去的以粗粮为主改为以细粮为主,城市居民不但追求营养,还更注重食品的卫生、方便、耐贮藏等等,都说明了人们对加工食品的需求量和质量要求更高,这些都对食品加工机械和包装机械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而我国的包装和食品机械工业起步较晚,到80年代才得到迅猛发展,平均增长速度超过了30%,进入90年代,仍以20%以上的速度增长,目前已成为机械工业十大行业之一。 1 合理引进,促进吸收 近10多年来,我国很多地方以进口国外的设备、技术增强自己的生产能力,开拓新产品,这虽然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国内食品市场,但笔者认为其中存在着若干问题。 ①技术引进的策略。我们都知道,对国外的先进经验和技术应当加以借鉴和学习,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应当加以引进,但在技术设备的引进上到底采取什么样的策略却是至关重要的。从10多年来的发展看,在引进先进技术上没有全国统筹计划,重复引进过多,地区分配也不合理,而且先进技术设备的引进大多是用来生产加工,而不是着重于对自己设备的技术改造,以武装我国的食品行业,这是个很大弊端。所以,在先进技术的引进上,国家要有统筹计划,要有专门的部门进行研究,使之国产化,这才是对引进技术最好地利用。 ②技术引进要合理。我国食品机械现代化水平的提高,究竟是主要依靠自己,还是依靠引进,这一点应该说是明确的。由于过去对技术引进有偏见,认为引进的生产线设备质量好,利用人员少,生产效率高,往往使引进无计划,甚至有盲目性。例如番茄酱生产线,这十多年从意大利引进很多条,还有菠萝豆生产线,啤酒生产线,豆腐生产线,面包生产线等等,都投入了巨额资金,有的生产线竟然引进数十条甚至更多,况且有的质量并不好。例如豆腐生产线,劳动生产率低,产品质量差,费用高,经济效益不好,只能停产。所以在技术的引进上要合理,不能无计划的盲目引进,必须依靠我国科技人员自身的力量,学习和借鉴国外的先进技术,发展我国的食品工业,提高我国食品机械现代化的水平。 ③技术引进和人才培训相结合。这要从两个方面来进行,一方面是在引进技术项目中要有周全的人员培训计划,对其进行充分的专业知识和外语训练,使他们在项目洽谈中真正能引进对我国食品工业发展有促进作用的先进项目;另一方面是加工厂家对引进的先进设备必须要有专业人员充分理解。目前存在这样一种现象,有些厂家进口的生产设备一但出现故障就束手无策,还得请洋专家来解决,这在某种程度上也说明目前我国科研力量还比较薄弱,这是有待于提高的一个关键因素。所以,努力提高我国科技人才的专业水平是发展我国包装和食品机械的最终途径,只有有了高水平的科技人才,也才能够更好地吸收国外的先进技术,发展我国的科技事业。 2 抓住重点,努力提高包装和食品机械的质量 包装和食品机械工业直接为包装工业、食品工业提供技术装备,所以食品机械的先进性反应映了一个国家食品工业的先进性。我国虽然经过了10多年的迅猛发展,技术水平同发达国家相比仍然落后20年之多,要改变这种现象,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①快速提高包装和食品机械的技术水平。按说包装和食品机械制造业应超前于使用装备的工业发展,而我国的包装和食品机械只能达到食品工业需求量的60%,就现有机械,其产品结构也不合理,中低水平的产品重复生产,而高新技术发展太慢,现在某些食品加工厂家还在使用五六十年代的生产设备。由于我国包装和食品机械所存在的问题,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挤占我国市场的现象非常严重,现在随时可见‘某某厂从国外引进的某先进设备生产的某产品’等等广告。要让我们自己的食品机械占领市场,甚至打入国际市场,关键在于我们的众多科研单位和企业,能否在市场经济中积极挖掘技术潜力,狠抓急需产品,主攻关键技术,努力提高科技水平,食品工业在2010年远景规划中提出“2000年主要骨干企业技术装备水平提高到国际80年代水平或当代水平……”。为完成这个重任,包装和食品机械行业必须坚持狠抓技术进步,提高产品质量,改变包装食品机械的市场形象,到2010年,装备的整机可靠性接近或达到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 ②把住包装和食品机械制造质量关。目前我国包装和食品机械技术水平低,品种少,成套性不强,关键零部件和易损件寿命短,产品质量不稳定,外观设计和外观质量差,这些都说明我国目前包装和食品机械行业的现状。所以,要赶超世界先进水平,我国的机械设计研究单位和机械生产制造单位就必须联合起来,严格把住产品质量关,因为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笔者认为,这应该从三个方面来说明,一是要实现产品标准化。即要严格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进行设计和制造,并且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它是保证产品质量的前题条件;二是产品系列化。即指对同一类产品按照一定规律、一定技术及经济要求,合理安排产品的规格、尺寸等,形成系列的组合,它为包装和食品机械自动化提供了条件;三是产品通用化。它是以标准化和系列化为基础,在符合适用、耐用、经济、美观的原则下制定的,对促进产品质量和流通起着很大作用。如果我国的科研单位和制造单位能够很好地联合起来,从这“三化”入手,不断的吸取国外的先进经验和技术,不断加强技术改造,逐步实现行业集团化,加快科技经济一体化和科研成果商品化、产业化的步伐,就能使我国包装和食品机械的质量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 ③开发高新产品是我国包装与食品机械发展的必由之路。由于产品结构不合理,技术分布不均,我国食品机械还存在技术水平低,产品可靠性差等问题,长期以来,使得我食品加工业处在能耗较高、热能利用较低的状态,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发达国家食品工业和包装工业的高度发达是因为他们具有了高度发达的包装和食品机械工业,其特点是,高度机械化自动化;高新技术应用广泛;高效节能产品多;高保鲜贮藏技术日趋成熟;高度重视食品资源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食品种类发展趋于更加营养、卫生、方便等。 目前在全世界研究人员的共同努力下,食品高新技术这一新概念已逐渐明确,高新技术研究和应用的比重在不断增大,它将促使工业发生革命性变化。当前国际性的食品高新技术包括:挤压技术、膜分离技术、微胶囊化技术、超临界萃取技术、辐照技术、超微粉碎技术、微波技术、超高压杀菌技术、冷冻干燥技术和食品生物技术等。这些新技术的采用可以是单一的,但更多是组合的,但要将这些高新技术转化为生产力,必须要有与之相适应的高新机械设备来完成。所以,我国的食品工业必须要走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的道路,生产出自己先进的包装食品机械,以适应高新技术的发展,因此,早日实现仪器设备的现代化,是我国食品工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3 发展包装和食品机械关键是人才 包装和食品机械产品中的大部分生产线都是技术密集型产品,是集机、光、电、磁、声、化、生、美为一体的高技术、高智能、高竞争的产品,发展速度快、更新速度快是它的一大特点。进入90年代,又有像超临界萃取等一大批高新技术产生,而我国现在大部分专业化程度不高,很多科研单位和企业缺乏实力,难以进行技术改造,高新技术的科研开发不多,虽有不少投入,但力不从心。这些都说明了目前我国科研力量还比较薄弱,如果不能培养造就一批专门的技术人才,发展高新技术只能是空谈。所以,要把包装食品机械搞上去,一面要加大培养科技人才的力度,另一面要尊重知识,善用人才,惟才是用,加强人才培养基地的建设,为人才培训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 包装食品机械行业的发展,需要一大批专门的技术人才和熟练的技术工人,有了这些专门人才,才能更好地吸取国外的先进技术,使之成为自身的科技力量,有了这些科技力量,再通过国家的大力支持,就能使我国的包装食品机械得到快速稳步的发展。 农机与食品机械 李应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