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市场营销 >> 营销攻略 >> 营销战略 >> 正文
塑“双鹿”啤酒品牌 展“金狮”企业雄姿           ★★★ 【字体:
塑“双鹿”啤酒品牌 展“金狮”企业雄姿

作者:佚名     人气:356    全球最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回顾温州金狮啤酒有限公司近年来的发展历程,可以概括为三点,这就是:坚持一个改革,实行五项引进,塑造“双鹿”啤酒中国名牌形象。本文具体介绍温州金狮啤酒有限公司在这三点上所作出的努力.
  啤酒,素有“液体面包”之称。
  啤酒是一种世界性饮料。啤酒不仅含蛋白质和维生素丰富,而且含有17种氨基酸。其中,人体不能合成的氨基酸有8种。1972年,在墨西哥召开的世界食品会议上把啤酒称为营养食品。
  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啤酒工业异军突起,年产量雄居世界第二,国内啤酒市场竞争异常激烈。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我们温州金狮啤酒有限公司大刀阔斧搞改革,锐意进取创名牌,英姿勃发闯市场,经过短短几年的快速发展,公司从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企业,在中华大地迅速崛起,成为东海之滨一颗璀璨的明星。我公司生产的“双鹿”啤酒享誉浙江、福建等地并已逐步进入法国、马来西亚、德国等国外啤酒消费市场。
  我们温州金狮啤酒有限公司的前身是温州啤酒厂,1994年只有年产4万吨的生产规模。1995年初,我们与马来西亚金狮集团合资,变国有企业为中外合资股份制企业。体制改革为企业注入了新的活力,经过几年的发展,现在一跃成为拥有3.4亿元资产,年产15万吨啤酒的合资公司。1997年啤酒产量达8万吨,年销售额达1.6亿元,创利税5734万元,比1996年分别增长40%以上。1998年啤酒产量达14万吨,比上年增长73.3%;创利税1.168亿元,比上年增长103.77%,其中,利润5305万元,与1997年相比增长160%。1998年仅易拉罐啤酒生产就达到1万余吨,居浙江省第一位,全国第六位。
  “金狮”的兴旺发达,“双鹿”的突飞猛进,正是改革开放给温州金狮啤酒有限公司带来的硕果,也是对金狮人勇于开拓、不断进取的回报。如今“金狮”的经济效益已跃居全国酿造行业40强,产量居全国啤酒行业30强。1998年在全国啤酒行业中,销售收入排行第26位,利税总额排行第18位,吨酒利税排行第9位,啤酒利润排行第11位。为此,获得“中国酒行业明星企业”光荣称号。
  回顾企业近年来的发展历程,我们的工作可以概括为三点,这就是:坚持一个改革,实行五项引进,塑造“双鹿”啤酒中国名牌形象。
  坚持一个改革
  改革的本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换句话说,改革是危机导向,是逼出来的,是为了解决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问题。
  温州金狮啤酒有限公司经历了两次改革的历程。合资前的原温州啤酒厂是温州市的重点工业企业。依据温州市得天独厚的温和气候条件和消费者图新求异的消费心理,1973年推出了“白鹿城”啤酒,博得了消费者的青睐。于是,市场逐步扩大,销量年年递增。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外地一些品牌啤酒逐步蚕食占领了温州啤酒市场,“白鹿城”啤酒销量急剧下降。加之企业内部的诸多原因,1988年,温州啤酒厂亏损50多万元;1989年又亏损268万元,还欠国家税收56万元。企业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面对危机和困难,厂领导痛定思痛,横下一条心,决心脚踏实地走一条创企业名牌的改革之路。决战开始了,为满足温州人吉祥如意的夙愿,厂领导决定将“白鹿城”品牌改为“双鹿”进行商标注册。紧接着对产品的选材、制作、质量、功能和服务都增加了科技含量的投入,并加大了宣传力度。但是,尽管“双鹿”啤酒的市场在逐步扩大,但终因体制、技术、设备等因素的制约,到1994年为止,啤酒的年生产规模仅为4万吨。

  1995年,“双鹿”啤酒的发展机遇终于来到了。经轻工部牵头,温州啤酒厂与马来西亚金狮集团合资成立了温州金狮啤酒有限公司。新成立的温州金狮啤酒有限公司,面临着边生产、边技改的严峻形势。虽然厂名换了,但是人的思想、观念以及国有企业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陈规陋习还没有改变。怎么办?办法只有一条,就是坚持改革。
  改革作为第二次革命,对象就是旧体制。为了从根本上将企业搞活,我们主要采取了三方面的重大改革:一是改革组织机构,变车间、科室制为部门直线职能制,建立总经理领导指挥下的全方位垂直领导,使机构设置适应生产、营销、技改、管理等项工作的需要;二是改革用人制度,启用高素质人才,把具有中专以上文凭,有工作实践经验,敢管理和有事业心的人员提拔到关键岗位挑大梁;三是改革分配制度,打破铁饭碗、平均主义分配制度,建立岗位工资制,实行工效结合的工资制度,实行移岗移薪,建立激励机制,促进生产发展。
  “发展才是硬道理”。改革顺势而进,企业快步发展。“双鹿”人在边改革、边生产的情况下,使企业的生产、销售、服务、质量都上了一个新台阶,产值、利税、产量逐年上升。以易拉罐啤酒为例,1997年8月份一上市就受到广大消费者的欢迎。1998年生产易拉罐啤酒达11000吨。企业兴、员工荣,工人们舒心地说,我们现在真正是扬眉吐气了!
  实行五项引进
  名牌,是消费者对商品的认可,是市场给予商品的最高荣誉。就一个企业而言,名牌是企业综合经济优势的代名词,是以产品为龙头的整个企业形象。为了把“双鹿”啤酒塑造成真正的名牌产品,为了提高“金狮”员工的整体素质,形成温州金狮啤酒有限公司的综合经济优势,我们把引进资金、引进设备、引进技术、引进人才、引进管理作为企业腾飞、不断进取的五大法宝。
  引进资金。原温州啤酒厂以固定资产及无形资产(“双鹿”品牌)评估折合人民币8740万元参股,外方马来西亚金狮集团以1267.7万美元控股(折合人民币1.1亿元),组建成为今天的温州金狮啤酒有限公司,对原啤酒厂进行大规模的技术改造。这种起点高、技术新、机制活和利用外资发展中国名牌的情况,在温州工业发展史上还是前所未有的第一家。
  引进设备。为了使新诞生的温州金狮啤酒有限公司赶上世界啤酒生产的新潮流,金狮决策者不惜代价购置了德国克朗斯36000瓶燉小时灌装生产线、配套18000瓶燉小时易拉罐生产线的德国KHS灌装机和美国安吉拉丝公司封盖机及德国西门子公司的电子自控系统、荷兰和瑞典的理化指标检测仪器、锅炉微机管理系统等一批90年代世界啤酒生产的顶尖设备。德国DAB酿造有限公司总经理哈根先生访问我公司时说:太出人意料了,你们的设备是世界上最好的,就是在德国也不多见。
  引进技术。我们不仅舍得花大本钱买世界一流的设备,更舍得投巨资与德国DAB公司进行技术合作,引进德国菌种和酿造技术,并成功地运用到啤酒生产中。为了使啤酒酿造技术与世界接轨,公司每年都要派出8名人员赴德国学习啤酒酿造技术,并邀请德国啤酒制造专家来公司传授技术,培训员工。两年来,公司有近600多人次赴全国各地啤酒厂参观、学习、取经,送6人到武汉中德啤酒学校学习深造。
  引进人才。企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具有各种专业技术水平的栋梁之才。所以,引进人才就成为企业兴旺发达之本。近年来,公司先后从人才市场、大中专院校招收30多位具有各类专业技术知识的人才,逐步充实到生产第一线。如毕业于杭州大学的灌装三车间主任、毕业于浙江工学院的易拉罐车间主任、毕业于浙江大学的糖化车间主任、毕业于安庆工学院的发酵车间主任和毕业于浙大、成都工学院的企管部科员等等,都已成为“金狮”公司的生产骨干和中坚力量,成为企业的希望。

  引进管理。管理是一篇大文章,是企业一切工作的落脚点。要想使管理工作渗透到企业的方方面面,就必须从质量、设备、技术到营销、财务、行政,把精益求精的管理工作做深做细。为此,公司虚心地学习引进国外管理方面的先进经验和管理方式,以提高管理层的水平。金狮集团派出菲律宾大学商业管理硕士黄源发先生、集团总部电脑总监饶拱初先生给公司全体行政管理人员授课,并派管理人员赴马来西亚、德国学习培训。目前,公司主要的生产环节,如发酵、糖化、灌装、锅炉、营销、财务、质保、设备都实行计算机管理,使企业的管理水平逐步与世界先进水平接轨。
  由于加强了物料等方面的现场管理,近年来啤酒的吨耗原料、燃料不断下降。据统计,吨酒粮耗从合资前的184.74公斤下降为176.56公斤;吨酒耗煤从合资前的100.22公斤下降到73.74公斤;吨酒水耗从合资前的24.44吨下降为12.98吨;吨酒电耗从合资前的103.94度下降为79.6度;啤酒总损失从合资前的11.03%下降为6.38%%……由此可见,抓不抓管理真是大不一样啊!
  塑造中国名牌
  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以名牌产品拓展市场已成为许多企业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那么,名牌究竟有哪些基本特征呢?一是有较大的市场份额;二是有较高的盈利水平;三是产品的质量保证;四是连续不断的技术创新。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质量是名牌啤酒的核心。“双鹿”啤酒近年来始终保持旺盛的销售势头,是我们一如既往地贯彻“质量为本”的结果。为了保证和提高质量,我们把严格而科学的管理工作落实到生产的每一个环节。譬如,灌装三车间强化设备维护管理,充分发挥设备最佳效率的事迹就是一个突出的例子:那条从德国克朗斯公司引进、价值5000多万元的灌装生产线,担负着全公司50%啤酒产量的灌装任务。高速运转的顶级灌装生产线是由全自动装卸机、全自动堆码机、高效消毒洗瓶机、灌装机和贴标机组成。设备先进,使用要求异常苟刻,一点儿小毛病就会造成全线停机,而排除一个小的故障也有极高的技术难度。为了保养维修好这条生产线,灌装三车间学习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建立了“自主维修体制”,既打破了操作人员与维修人员的分工界限,又实施了设备维修的“现场驻屯”管理,使设备运转满足了“准时化”生产的要求(所谓“现场驻屯”,就是使维修人员由原来的坐诊变为主动巡诊,及时掌握设备运行状况,随机提供现场服务。通过频繁的现场检查,及早发现设备隐患,积极采取主动预防措施)。与此同时,这个车间还建立了一支机电一体化维修队伍,建立设备故障维修记录手册,实施双班生产保养制度,每天维修时间都在下半夜。维修人员以其艰辛的工作,使车间设备正常运转率达到90%以上,为全公司的增产、增效提供了保障。
  企业的文明生产和环保状况也是衡量管理水平的标志。这些年来,我们单项投资600万元的水处理环保设备已投入运转,成为温州市污水处理的样板工程。此外,还新建了2000多平米的绿化区,新修了人货分行的厂内大道,建起了一流的集科研、检验于一体的科研大楼和计量检测中心。企业文化、企业精神开始在员工心中扎根。1998年,公司出资举办了“温州市首届啤酒节”,独家主办了“’98双鹿之夜刘德华个人演唱会”。
  走名牌兴企之路,就离不开新产品的开发,离不开市场的开拓。得天独厚的温和气候,消费者较高的生活水准和密集的人口等有利条件,使啤酒在温州有着广阔的市场。温州每年有近30万吨啤酒的消费需求量,使得国内外70多个品牌的啤酒云集温州,燃起了一场场硝烟弥漫的啤酒大战。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我们采取了“立足本地,向外延伸”的营销策略,一方面改变营销方式,变坐商为行商,建立了百人建制的市场营销部,集信息、广告策划、营销为一体,始终把目光盯在本地市场上;另一方面,我们还与200多位经销商建立了紧密的销售关系,把销售网络输入计算机管理,使网点遍及浙南大地,为“立足本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与此同时,我们还积极向外拓展市场,把“双鹿”啤酒这个温州市的名牌产品打向浙东、福建等地并出口法国。南非、意大利等地的经销商也已纷纷表示了经销意向。

  要想使产品具有长期的市场占有率、品牌吸引力、形象覆盖率,企业就必须根据市场的变化,不断地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开发新产品。在开发市场、获取信息的同时,我们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利用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技术和设备,先后试制成功了“双鹿精制”、“双鹿易拉罐”、“双鹿王”以及保鲜生啤酒、扎啤和低度啤酒。新品种上市后,满足了不同层次消费者的需求,增加了企业的经济效益。目前,“让双鹿啤酒,喝了都说好”的广告语已成为温州人的口头禅。
  温州金狮啤酒有限公司在改革与发展中产生了巨大的变化,赢得了世人的瞩目和一系列荣誉:1996年温州市委授予企业党委先进党组织称号;荣获1997年度浙江省最佳经济效益工业企业、浙江省行业最佳经济效益工业企业、浙江省行业最大工业企业、浙江省三资最大工业企业、浙江省三资最佳经济效益企业等称号。
  同时,“双鹿”啤酒也荣获1997年世界华人公认中国名牌产品、1997浙江食品交易会最畅销产品、浙江省优秀科技产品、浙江省消费者协会推荐产品、浙江省1997、1998购物首选品牌等荣誉称号。今年3月,“双鹿”啤酒通过了国家ISO9002产品质量认证和质量体系认证。1999年双鹿啤酒又获得“99浙江市场最畅销、竞争力最强名优产品”、“99浙江省十大著名啤酒品牌”及“99比利时布鲁塞尔国际博览会优质产品金奖”等荣誉称号,并被浙江省人民政府授予“浙江名牌”的光荣称号。
  创“双鹿”名牌,展“金狮”雄姿。面对鲜花和荣誉,我们清醒地意识到,在全国同行中,无论是规模还是知名度,温州金狮啤酒有限公司还是一个小老弟。但是,我们有信心、有决心为中国啤酒行业做一点儿贡献,我们将以市场为尺度,加大技改投入,到2000年产量将达到30万吨,到2010年力争达到50万吨规模,争取在中国啤酒大型企业中占有一席之地,让“双鹿”啤酒跨出国门,走向世界,为振兴民族工业贡献“金狮”人的力量!
经济师   李泽文
财富论今——新的理念  心的飞越   
  • 上一篇财富:

  • 下一篇财富:
  • 打造全球最全最实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的理念   的飞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