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市场营销 >> 营销攻略 >> 营销战略 >> 正文
送你一把鬼谷子的策略妖刀(中)           ★★★ 【字体:
送你一把鬼谷子的策略妖刀(中)

作者:刘强     人气:300    全球最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在鬼谷子智能行销工具中,对于如何与客户打交道提出了一个公式化的操作程序,我们称之为鬼谷子式沟通程序,见下图:

寻找切入点→建立联系→获得好感→出奇制胜

与难打交道的客户沟通时,如果积极的推销效果并不理想。不如索性抛开产品,先做朋友吧!

例如,你可以先从表面上随顺对方,将沟通的话题尽量引向其他内容方面,总能够找到客户感兴趣的话题来。

当然,这样做一次、两次可能效果并不明显,但是你要有足够的耐心,因为,你总有在客户心情好的时候抓住机会的。

K公司的行销代表以善于请客户吃水果著称,每次去拜访客户时总是会带一些水果,到了客户单位,就这个办公桌上放两个苹果,那个办公桌上放两个香蕉,然后与大家一起吃水果,并谈些有趣的话题,渐渐地与客户单位的人都混熟了。

客户负责人也知道他的来意,但是由于彼此都不点破,客户也不好拒绝什么。

相处一段时间后,有些人开始私下告诉这位行销代表一些客户负责人的情况。

终于有一天,这位行销代表将厚厚的一摞资料放在了客户负责人的办公桌上,擦着脸上的汗说:“我知道你最近正在写文章,这是我花了一个月的时间从图书馆找到的一些资料,不知道合不合适?如果不合适,我再去找资料。”

客户负责人望着这些厚厚的资料,内心十分复杂。他又能怎么办呢?人毕竟是感情的动物,这是人性的弱点。

这时候,他除了以某种方式回报外,很难从心理上再像从前那样顽固地坚守阵地了,于是双方开始认真地探讨彼此合作的事宜来。

“顺施逆取”原则的行销应用,就是先暂时放弃所要洽谈的合作项目,转而从其他方面迂回地切入进来,根据客户的反应不断地调整沟通方式,令客户不再强烈排斥,进而取得客户的好感,然后就可以暗中观察他、寻找机会影响他了,一旦发现可乘之机,就可以顺势控制对方。

因此,取得客户的共鸣是表面上的策略,了解情报与实施影响力则是暗地里的策略。其基本操作模式就是前面所讲的鬼谷子式沟通程序。

与客户打交道,先顺从他,再逆取他,这是顺与逆的辩证关系,也是鬼谷子智能行销工具中与客户打交道的秘诀之一。与现代式行销技术中开场白、陈述、锁定客户的操作方式显然属于不同的思维模式。

当然,“顺施逆取”原则并不能够保证100%地解决所有行销难题,有时候客户确实难以接近(比如地位相差悬殊、客户性格孤僻等等),光靠上述办法,效果可能仍然不理想,这时候就要考虑尝试其他办法,例如:

—— 利用某种人际关系;

—— 寻找竞争对手的弱点;

—— 利用客观形势的力量;

等等。

这需要你运用“超限影响力”法则来寻找切入点。

运用“顺施逆取”原则与客户打交道,实践效果如何,还与行销人员与客户周旋的能力有很大关系,你必须要从实践中掌握很多常识性的影响技巧,才能更加得心应手地发挥。

例如,下列这些内容都是行销中应该切记的一些常识性知识,可以说,每一条都十分实用,遗憾的是,许多行销人员都不知道:

—— 没有获得对方充分信任之前,言谈深入具体是不明智的:

◆    说对了也不会被采纳;

◆    说跑题了更为人所拒绝。

—— 取得人物充分信任后,却总象局外人那样说些不着边际的话,会被人渐渐地疏远;

—— 对于人物不喜欢的事情,不要勉强他们去做;

—— 对于人物不知道的道理,不要强求他们用这种方式考虑问题;

—— 与老板级人物打交道,独特的理念更容易接受;

—— 与打工级人物打交道,满足个人需求反而更有效果;

—— 追求实际利益之人,如果用堂而皇之的道理来诉求,会被对方轻视而拒绝;

—— 追求高尚名声之人,如果用利益去打动他,就会被对方看俗而疏远;

—— 本质上追求利益,但表面上看重名声之人,如果用堂而皇之的道理来说服他,他就会表面上采纳而实际上拒绝;

—— 本质上追求利益,但表面上看重名声之人,如果赤裸裸地用利益来打动他,他就会实际上接受却表面上疏远;

等等。

需要强调的是,运用“顺施逆取”原则与客户打交道,有时候客户的观点、态度会存在明显的错误,请先不要轻易地驳斥他,有时候你需要避而不谈这些观点,或者表面上先肯定他。因为,先顺从了对方,常会令对方减轻敌意。

之后,经过策略性地引导,客户可能会发现自身的错误而加以改正;或者行销人员从侧面来逐渐影响并改变客户的观点、态度。

客户就是上帝,常常自以为是,对于客户明显不对的认知,有时候最明智的办法并不是马上指出、纠正,而是策略性地引导。

鬼谷子隐性策略工具在行销上运用很广,方式很多,这里只是简单地介绍了一小部分内容,如有机会,可做专题介绍。

策略工具二:缝隙原理

缝隙原理是鬼谷子智能行销工具中一个重要的策略工具,主要阐述如何把握商业机会、打击竞争对手,以及提升自身防御能力等方面的策略。

与西方强调缜密型的逻辑思维不同,中国人喜欢用形象思维来阐述十分抽象的道理,因此,中国谋略文化中许多高深的道理,通常是通过一些故事、寓言的形式表达出来的。

这是中国谋略文化的一大特色。

鬼谷子的“缝隙原理”,来源于对历代王朝兴衰的总结。

鬼谷子认为:

—— 凡是伟大的王朝,其施政策略,无不是以制度的完善与措施的改进为最大方针,对于危害国家的各种因素,总是在苗头时期就将其制止;

—— 凡是衰亡的王朝,国家腐败已不可救药,这时候恰恰为有识之士提供了一展政治宏图的机会,历史上一个王朝取代另一个王朝,莫不如此。

那么,“缝隙原理”是什么样的策略工具呢?

墙上的缝隙

一个农夫砌了一堵墙,非常漂亮、坚固。

过了一年又一年,风吹雨打,墙上开始出现一些裂缝了,但是农夫毫不在意。

又过了一年,这些裂缝开始越来越大了,终于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墙体坍塌了。

有人说,如果早一点维修墙体,可能墙体的寿命会更长久些。

这位农夫的不智在于:没有在事物可以挽救之前而采取补救行动。

鬼谷子认为,事物的发展,就像那墙上的缝隙一样:

—— 先是从细小处开始;

—— 之后缝隙越变越大;

—— 逐渐发展成为无法弥补的裂缝;

—— 最终墙体倒塌。

这种现象对于我们的启示是:

—— 如果令墙体坚固长久,就要在缝隙细小时将其补牢;

—— 如果令墙体倒塌,不妨促使缝隙更加变大,直至墙体的倒塌。

这就是鬼谷子的“缝隙原理”,非常形象也非常简单,但是其背后所蕴含的哲理却是非常的深刻,对于我们从事行销工作启发意义甚大,可以帮助我们:

—— 获得商业合作;

—— 提高自身防御能力;

—— 有效地打击竞争对手,

等等。

现分别介绍如下:

一、利用缝隙原理获得商业合作

行销中,运用“缝隙原理”可以迅速地发现商业机会,采取有效方式影响客户,建立合作关系。

谋略思维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避实击虚”,发现对方的弱点、漏洞,集中优势力量就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与客户洽谈合作时,如果客户总是纠缠:

…… 价格、

………… 质量、

……………… 服务

等方面的问题,可能有些问题对你并不有利。

这时候,你可以尝试从其它途径来寻找影响客户的办法。

例如,发现客户的:

…… 需求、

………… 兴趣、

……………… 弱点、

…………………… 习惯

等等。

这些都是可以改变客户观念的“缝隙”,只要将这些“缝隙”进一步扩大,变成一种革命性的力量,就可以将客户的态度扭转过来。

麦凯的办法

美国著名商业人物麦凯先生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我曾经多次拜访一名女采购人,但一直没有获得合作的机会。

后来我发现她是个摔跤迷!于是我立刻决定投其所好。

第二天,我跑到她办公室,告诉她我有办法弄到摔跤大王乔治比赛的票,而且还是一个非常好的场边位子。

我邀她同行,或者我让出来,由她另邀别人。

看得出来,她内心非常矛盾:

—— 接受呢,聪明如她,当然明白我送票的动机;

—— 不接受呢,又舍不得放弃如此好的座位。

最后摔跤的魅力战胜了理智。

她终于接受我的票,但坚持票钱由她出。

在她接受我们,给我们订单前,我孤军奋斗却毫无斩获,现在我们的订单愈接愈多。(《攻心为上》)

在上述故事中,我们认为麦凯的成功绝非是送对一张票那么简单,实际上,这些年由于麦凯坚持不懈地努力,已经将客户拒绝的心理围墙上的缝隙搞得很大了,而那张票不过是最后轻轻的一击罢了。

利用“缝隙原理”获得客户,有时候可能不会像上述故事那么见效迅速,很多情况下,你只能默不作声地将缝隙做大,只至客户对于你的心理围墙倒塌为止。

这听起来似乎有点像是“煮青蛙的故事”,在盆中注满水,放进去一只青蛙,青蛙会很自在地游动,这时候将水温慢慢地加热,由于水温上升缓慢,开始时青蛙依然会感到比较适应,因此,继续在水中游动。最后,当水温上升到某个高度,青蛙开始承受不住时,它已经失去跳出去的力量了。

二、利用缝隙原理打击竞争对手

运用“缝隙原理”打击竞争对手是一种非常有效的竞争方式。

行销中,抓住竞争对手策略中的小漏洞而大做文章,最后达到“以彼之道还制其人之身”的效果,是“缝隙原理”的又一个发挥。

1985年那场百事可乐与可口可乐的配方之战,就是百事可乐利用可口可乐改变新口味配方的机会,大做宣传而导致可口可乐声誉受损的一场经典之战。

行销中,每家企业或者个人总会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如果运用“缝隙原理”来处理问题,总可以发现许多机会。

如今的商业界,销售人员的素质良莠不齐,犯些商业上的错误是十分常见的,于是行销高手们更加视这一策略为获得成功的秘诀,而不愿意与他人分享。

A公司的销售代表拜访一个大客户很久了,但是一直没有取得实质性的合作,原因是该客户与B公司一直合作很好。

后来,B公司的销售代表外调其它地区,并且做了一些不得人心的事情,结果令该客户十分恼火。

A公司的销售代表获悉后,立即加强宣传攻势,终于从B公司的原有份额中争得一块“大蛋糕”。

作者从事行销工作多年,回过头来总结成功经验时发现:很多客户都是由于竞争对手的失误而“意外”获得的,而且这类客户的获得有时候非常容易,比你直接向客户推销的效果要强几倍甚至几十倍!

三、利用缝隙原理提高自身防卫能力

运用“缝隙原理”提高企业自身的防卫能力,是一个非常有效的策略:

—— 一方面,可以防止竞争对手跳出来争夺你的客户资源;

—— 另一个方面,可以消除你与客户合作中所产生的各种危险因素。

事物发展中出现的缝隙,不但对于获得客户、打败竞争对手是十分重要的。同时,对于加强自身实力,提高行销“防火墙”也是很有必要的。

由于缺乏智慧的修炼,许多行销人员对于策略的谋划水平很低,他们可能是行动上的勇士,但却常常表现得有勇无谋,像一个莽汉。

例如,许多人在制定行销策略时,总是想当然地制定各种策略,而很少考虑其所制定的策略可能会造成的不良后果,这实在是缺乏智慧的表现。

也有些人虽然已经意识到了应该从利与弊两方面来综合考虑,制定策略,但是实际操作时并不理想,究其原因:

—— 一方面是实践经验有限;

—— 另一个方面则是缺乏系统的谋略思维训练。

因此,我们一直主张行销人员应该多阅读有关谋略文化方面的案例,虽然许多案例与我们从事的行业与工作情况并不相符,但是其阐述的智慧、道理对于我们的借鉴意义还是很大的。

鬼谷子说:

—— 没有智慧天赋,就不会有效地管理社会;

—— 不经过刻苦钻研,就无法掌握自然界的奥秘;

—— 不认真探索事实的真相,就不会成就名声;

—— 军事素质存在严重缺陷,就无法指挥作战;

—— 不懂得辨别真伪,就无法了解别人;

所以行动的取舍之道,必先有自知之明,然后了解彼此之长短,就可以采取:

—— 进取;

—— 回避;

—— 联合;

—— 分解、

等手段了。

谋略思维的修炼靠小聪明是不能够提高的,一定要经过系统地学习才行,现在市面上有关谋略思维的书籍很多,这在中国古代是不可想象的,那时候的帝王们最怕的就是老百姓掌握谋略之道了,今天的我们是多么的幸运,怎么能够不好好地珍惜呢?!

现代企业经常会与客户搞些商业应酬式的活动,以加强彼此间的合作关系。但是在操作这些活动时,由于不够谨慎,常常会导致商业合作上的损失。

A公司为了加强与客户的感情,年终搞了一次盛大的晚宴加抽奖活动,邀请许多客户参加。活动搞过之后不久,其中一个客户的生意额明显下降。

真是令人不可思议!

A公司的销售人员去拜访调查,是什么导致了这样的情况。

经过与关系熟悉的人员沟通后,才知道:那次抽奖活动唯独这个客户参加的几个人都没有中奖,而那些大的客户却拿走了很多奖品,令该客户怀疑A公司有意讨好这些大客户,而没有将该客户放在眼里。

虽然是一件小事情,但是由于策略上一个小小的疏忽,却造成了大的损失。

行销策略的制定,需要辩证地分析出策略的长短利弊,以及潜在的危机。这些危机也许开始的时候并不显眼,但是,当它们逐渐积累起来以后,常常可以毁掉一个优秀的行销策略。

“回扣”的缺点

商业上的“回扣”现象,作为一种不公开的行销手段,曾被一些企业积极地运用过,且不谈其违反法律的程度,由于这些企业过于热衷执行这种“回扣”式的行销策略,往往导致一开始效果不错,但是很快就会陷入一种恶性循环之中。

一旦客户养成拿“回扣”的恶习,就会变本加厉,不论你的后续产品有多么优秀,客户都会首先考虑你的“回扣”情况,并且价码会一升再升,直到你承受不了。

对于企业来说,为了降低由于“回扣”而增加的成本,只能是或者偷工减料,或者放弃合作,无论哪一种行为企业都吃不消,而且也养成了行销人员过于依赖“回扣”的情况,行销能力明显地退步,实在是得不偿失!

“好的”效果是一时的,但不良的影响却是长久的,这就是“回扣”式行销策略的利与弊,而且从长远来说,利远小于弊。

在事物发展之初就发现微小缝隙,并且能够预测缝隙发展的前景,这需要行销人员拥有显微镜式与望远镜式的观察能力。

对于事物初始变化的敏感性洞察,以及远景发展的前瞻性预测,需要详细地考察分析,鬼谷子智能行销工具的主要分析方法是“反应思维”,而考察的方法则主要是捭阖技术。

象牙筷子惹的祸

从前,商纣王(商王朝最后一任国君)忽然要用象牙筷子吃饭,箕子对此深感忧虑,他认为:

—— 用象牙筷子后,就不会使用普通菜碗吃饭了,一定要配用宝玉做的杯子;

—— 用象牙筷子和玉杯吃饭喝汤,一定不会去吃普通的菜汤,一定要吃豹子胚胎等珍贵食物了;

—— 吃了豹子胚胎等珍贵食物,一定不会再穿着粗布衣服,住在草屋之中了,就要穿织锦缎做的衣服,住在宽敞的房子里,坐在高高的土台上了。

果然,过了五年,商纣王:

—— 搞起了挂满肉的场所;

—— 设置了烤肉用的铜格;

—— 登上了酒糟堆积成的小山;

—— 面对着盛酒的池子畅饮。

结果百姓负担加剧,天下大乱,商朝因此灭亡。

箕子从商纣王使用象牙筷子这一现象入手,运用联系、发展的眼光推论出商纣王将开始腐化堕落并走向灭亡的发展趋势,确实是见常人所不能见的高手。

敏锐地发现缝隙现象,运用“反应思维”可以预测出缝隙的发展趋势,但是这种方法的效果比较有限。

实践中,鬼谷子主张对于可疑的、不明确的现象,应该做进一步的调查,其调查的方式就是运用捭阖技术,通过不断地扯动、刺激,来获得更为详细的信息。

对于一颗蛀牙,牙科医生会先用镊子、小刀之类的工具敲敲碰碰,根据病人的应激反应,来确定牙齿的病变程度,再决定是将牙拔掉还是堵上。

掌握了鬼谷子策略工具中的缝

原理,可以明显地提高行销人员的行销力与思辨力,这是行销人员经常会用到的行销工具,也是许多行销灵感的直接来源。

财富论今——新的理念  心的飞越   
  • 上一篇财富:

  • 下一篇财富:
  • 打造全球最全最实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的理念   的飞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