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市场营销 >> 营销攻略 >> 营销战略 >> 正文 |
|
|||||
奔驰与宝马中国赛跑 谁将是最终赢家? | |||||
作者:王红茹 人气:291 全球最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
|||||
宝马,一直被中国人看作是金钱、地位的象征,代表着奢侈与浪漫的生活。而更为稳重的奔驰,则代表着权力。当地2004年12月6日奔驰落户北京,奔驰、宝马之间酝酿许久的新一轮竞争已“剑拔弩张”。 谁也不会料到奔驰落户北京的梦想变为现实竟会这样快—2004年12月6日,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举行的北京奔驰-戴姆勒·克莱斯勒汽车有限公司(下称北京奔驰-戴克)新工厂奠基仪式,使得奔驰轿车终于在进口汽车取消配额的最后一刻在中国安了家。而早在2003年的3月27日,宝马集团和华晨中国汽车控股公司签约,共同组建生产和销售宝马品牌汽车的合资公司华晨宝马,并且在合资后,推出了国产宝马系列轿车。宝马来了,老对手奔驰是一定要来的。宝马和奔驰相继在中国“本土化”,意味者这两个在国际上一直激烈竞争的对手,将在中国继续上演高档车型市场的“赛跑”,那么,谁将是最终的赢家? 当2003年10月,国产宝马在众人面前亮相时,很多人没有料到,随着这个“引无数人竟折腰”的豪华车落户中国,宝马在中国的战略也更加清晰:做豪华车市场的王者。但在前有奥迪、后有奔驰的夹击下,一贯高傲的宝马能如愿以偿吗? 奔驰稳扎稳打的集团作战 时间难掩明珠的光华。随着2004年12月6日,北京奔驰-戴克落户北京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奔驰与宝马在同一平台上的竞争再度升华。
豪华车市三国将演义 “坐奔驰,开宝马”一直被中国人津津乐道。可以说,在豪华车市场上,称得上棋逢对手、旗鼓相当的恐怕只有奔驰和宝马了。随着两大豪华巨头的接踵而至,不仅让中国的豪华车市场不再寂寞,而且两大豪华车巨头之间的竞争将愈演愈烈。两大巨头的中国“本土化”竞争,意味着盘踞中国高档车市场数年的奥迪时代行将结束。但奔驰与宝马“两虎”对抗,谁将占据上风? 在中国人的心目中,两者的品牌谁更占据优势呢?此前进行的一项公众调查显示,奔驰品牌的知名度位列所有汽车品牌的首位,新的成功人士愿意把购买奔驰作为自己汽车消费的愿望。也就是说,虽然从时间上奔驰是豪华车品牌中最晚到来者,但是奔驰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品牌优势是其他豪华车品牌无法比拟的。面对奔驰颇具挑战的品牌影响力,宝马甘心低下一贯高傲的头颅吗?庞克博士有一句口头禅:“宝马就是宝马。”宝马的高傲可见一斑。 纵观近年来豪华车市场的种种表现,奔驰、宝马之间酝酿很久的新一轮竞争已箭在弦上,但透析过去和现在两者的种种举措,不难看出,虽然两者都是德国豪华车品牌的代表,又都在加大对中国市场的投入,两者的竞争策略却不尽相同:从抢先推出新款车型到提前一年实现国产化,宝马出手快捷,仿佛在进行一场快速圈地运动,走的是先入为主的路线;奔驰则始终保持“大哥”风范,采取稳扎稳打的方式,先布局基础销售服务网络,再全线推进新款产品,展示出一幅集团作战的气派。做一个形象的比喻:宝马进入中国的思路好比是分别派了一些小批部队占领了一些阵地,而奔驰则是整个强大军团的同步推进,经过一处、占领一处。业内人士称,奔驰、宝马的战术各有千秋,孰胜孰负目前尚难定论,中国市场相当特殊,只有善于在竞争中及时调整市场策略,才能最终更胜一筹。 2005年的奔驰与宝马之争,必将引领豪华车市场走上另一个台阶,这一点毋庸置疑。2003年,由于国产宝马的上市,国内高档车市场由奥迪一统天下的局面被打破;现在奔驰来了,是否能打破宝马在中国人心目中的高贵地位,让奔驰成为中国人心目中的豪华车之王,让“坐奔驰,开奔驰”成为中国人的口头禅呢?人们拭目以待。 |
|||||
财富论今——新的理念 心的飞越 | |||||
| 设为首页 | 劳动创造一切,财富造就神话 | |
财富论今-http://cf.xinyuwen.com 苏ICP备05013302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