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市场营销 >> 营销前沿 >> 企业动态 >> 正文 |
|
|||||
耐克:创新厨房里的秘密 | |||||
作者:佚名 人气:384 全球最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
|||||
耐克再也不是体育营销行业中的毛头小子,它推行了更严格的管理制度,经营业绩也在节节攀升
近些年来,耐克公司已经开始将重心转移到公司的日常管理上,例如,创建一流的信息系统、物流体系以及供应链管理等,面对这些工作,耐克公司干劲十足,就好像是在谋划市场营销策略、设计最超前的运动鞋一样。耐克公司正逐步在创新精神和公司的日常管理之间寻找适当的平衡点。而且在推动公司发展时,它也越来越倚重新建立的财务和管理制度。西雅图RBC Dain Rauscher公司的股票分析师罗伯特。图米说:“公司的高层现在非常清楚该如何管理创新流程,并将之转化为公司的盈利。与过去相比,这是耐克公司最明显的改变。” 流于平庸? 过去,耐克人基本依靠直觉来管理公司。他们凭猜测决定运动鞋的产量,并且希望用这些运动鞋填满零售商的货架。这样的情况再也不会重演了。耐克全面改进了自己的计算机系统,从而可以更快地向世界更多的地区发送适量的产品。通过系统地钻研新市场,耐克已经成为海外市场上的行业巨擘,这其中甚至还包括一些曾经为耐克公司所不齿的细分市场,如足球领域和服装行业。耐克公司还增强了自己的管理队伍。在公司收购交易中经历了挫折之后,耐克逐渐学会了应该如何更有效地管理这些品牌,如绅士鞋生产商Cole Haan,怀旧款运动鞋生产商匡威,滑板装备生产商Hurley International,以及直排轮滑鞋和冰球鞋生产商Bauer.实际上,扩充自己的品牌组合正是耐克公司整个发展战略的一个组成部分。 对于克的许多忠实者来说,这些变化无异于离经叛道。勒布朗。詹姆斯很酷,而矩阵式组织结构和公司收购则完全是另一码事。但不管怎样,耐克公司采纳的新策略奏效了。在截至今年5月31日的2004财政年度中,耐克公司向世人展示了自己财务状况的巨变。对公司来说,这是难忘的一年:耐克公司的利润额创记录地达到了近1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了27%,而公司的销售额上涨了15%,达到123亿美元。不仅如此,耐克公司在全世界的产品订单数量大幅攀升,涨幅达到了10.7%.而北美市场在经历了8个季度的持续低迷后,订单数量上涨了10%. 这一系列经营业绩让投资者笑逐颜开,在他们眼中,耐克已经不再是一家经营收入变化无常、经营兴衰受时尚潮流左右的公司。如今的耐克仍然保持着可以创造大量现金的迅猛发展势头。在上一财政年度,耐克公司可自由支配的现金流量达到了12亿美元,公司的资本投资回报率从4年前的14%增长到了现在的22%.去年秋天,耐克公司的股票分红增长了43%,公司回购了价值10亿美元的股票。公司计划在未来4年内再回购15亿美元的股票。前不久,耐克公司的股票交易额达到了每股78美元,比上年增长了37%,而标准普尔500种工业指数的同期增幅仅为9%.事实上,这家曾经以叛逆精神而闻名的公司正在向受人尊崇的蓝筹股公司迈进。可当初谁又会想到这一切呢?
耐克公司认为,实行新的管理制度后,公司的年均利润增长率可以达到15%,而收入增长率则会保持在比较高的一位数水平上。华尔街也对这种看法持乐观态度。宾夕法尼亚州的Susquehanna金融集团是一家机构经纪人公司,该公司的分析师约翰。尚利说:“耐克公司目前的财务状况可能是近10年来最好的。”事实上,有些分析人士还认为,到2010年年底,耐克有望成为一家年营业额达200亿美元的公司。 如果是在几年前,这个观点一定会遭到人们的嘲笑,因为耐克公司的销售额在1998年达到96亿美元之后,便开始走下坡路。甚至在耐克公司的超级签约明星、篮球巨匠迈克尔。乔丹于2003年退出篮坛之前,耐克公司的创新能力似乎就已经陷于枯竭。当喜欢求新求变的消费者开始把目光转向“Skechers”、“K-Swiss”和“纽巴伦”等品牌时,零售商柜台上每双售价达200美元的乔丹篮球鞋逐渐受到冷落。另一方面,耐克公司还要与剥削亚洲制鞋工人的指控周旋。缺乏新意的新款运动鞋以及麻烦不断的公司收购丝毫未能改变公司当时的窘境。渴望重振雄风的耐克公司开始大幅度提高产量,但是这样做的结果只是向市场上输送了更多顾客毫无兴趣的运动鞋。至于公司的财务制度,我们可以参考以下事实:从1997年到1999年,耐克公司甚至没有财务总监。后来,奈特从百事公司请来了唐纳德。布莱尔担任公司的财务总监,布莱尔说:“我们的任务十万火急。” 为了周游世界和追求其他爱好,菲利浦。奈特曾一度离开耐克公司。而当耐克陷入危难之际,奈特又重返公司。当时是1999年,共同创始人鲍尔曼已经去世,耐克公司仍在困境中奋力挣扎。时年66岁的奈特必须迎难而上,解决所有问题。在一次公司大会上,奈特站在数千名公司员工面前坦承,过去管理公司的经理失败了。接下来,他又做了一番自我检讨。耐克公司前任全球体育营销主管史蒂夫。米勒当时也在场,他回忆说:“他说他没有尽到自己应尽的责任,他还说有些事情他本可以做得更好。他竟然能够如此坦率地承认自己的失职,从我个人来讲,着实吃惊不小。”今年夏初,奈特的儿子潜水时意外身亡,因此他拒绝了《商业周刊》的采访。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奈特为耐克公司的产品设计、技术和市场营销能力所做的突破性设想完全属于理想主义。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奈特以耐克的巨额代言合同以及铺天盖地的广告,永远地改变了体育营销行业的发展规律。现在,将流行音乐运用于营销领域已经司空见惯。但是在1987年,当耐克公司把甲壳虫乐队的歌曲《革命》(Revolution)用在了推销多功能运动鞋的广告中时,顿时引起了轰动。 技术和市场营销方面的奇思妙想曾经在耐克公司的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当耐克公司的叛逆形象慢慢消逝的时候,奈特逐渐把关注的目光从这些领域中移开。5年前,奈特重返耐克公司之后下达的第一条指令就是组建一支新的管理团队。奈特请来了一批耐克公司的元老,继承了耐克公司早期传统和企业文化的高层经理。与此同时,奈特还从与体育行业毫不相干的其他公司挖来一部分重要成员。1999年,百事公司的布莱尔被吸引到耐克公司担任财务总监,第二年,耐克公司又从Polo Ralph Lauren公司挖走了明迪。格罗斯曼,请她为耐克公司价值35亿美元的全球服装业务赋予新的内涵。负责日常管理工作的首席运营官托玛斯。克拉克现在正管理着公司的新业务部门。 2001年,奈特任命耐克公司的两位元老——痴迷于品牌创新和设计工作的马克。帕克和公司管理方面的行家里手查尔斯。丹森——为公司联合总裁,这是奈特在公司管理方面所采取的最大胆的举动。格罗斯曼和布莱尔以局外人的视角为公司发展献言建策,而帕克和丹森则专心致志地沉浸于企业文化的建设中,奈特希望凭借这两方面的力量既在新老公司之间取得平衡,又在创新和财务发展之间取得平衡。独特的联合总裁组织结构打破了商业惯例,因此,许多观察家都认为,这支新的管理团队坚持不了太久。当时几乎所有人都认为,这两位联合总裁将成为公司中常见的权力斗争和意见纷争的牺牲品。 权力之争? 无论奈特当初是抱着什么样的初衷,人们还是认为奈特的目的是要让最有可能的候选接班人展开竞争。奈特拥有耐克公司80%的表决权股以及36%的普通股,但是他从未透露自己准备何时退休,甚至对退休问题只字不提,他也从未说过自己死后如何处置手中所持的表决权股。近10年来,有关奈特最终离职的猜测一直是各种小道消息的主要内容。虽然新管理层已从很多方面向投资者证明了耐克有一个长长的候选梯队,但接班人问题目前仍是公司面临的最大难题。 鉴于耐克公司所处的困境,帕克、丹森以及其他人也许无暇考虑明争暗斗和相互倾轧,大家纷纷抛开这些杂念,集中精力改善耐克公司中存在的问题和缺陷。“耐克公司的企业文化有许多方面都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帕克在谈及设计和市场营销问题时说,“但除此之外,我们还需要认真研究商业管理的基本元素:经营原则、财务管理、供应链革新和库存管理。” 过去,耐克公司的企业文化一直鼓励本地经理大手大脚地花钱,而且完全以扩大市场份额而不是提高利润为经营目标。以巴黎为例,在1998年的世界杯足球赛期间,耐克公司为了推销自己,斥巨资修建了一座足球公园。分析人士保守地估算,这次投资比预算超出了1000多万美元。耐克公司从未透露过这次投资的成本,但是这个问题却引起了华尔街方面的质疑:耐克公司中究竟有没有人主持大局。 于是,帕克和丹森设计出了矩阵式的管理结构,此举废除了地区管理职责和产品管理职责。由于耐克公司每年会以4个不同的周期向市场推出12万件产品,因此本地经理通常都有许多种选择——但这同样预示着他们很有可能遭遇失败。在矩阵式的管理结构中,耐克公司总部决定公司应该推出何种产品,以及如何推销该产品,但是地区经理有权对总部的指令做出适当的修改。矩阵式的管理结构并不能保证类似于巴黎足球公园这样的重大失误不会重演,但是它却极大地降低了产生这种失误的几率。 按需生产 耐克公司还整顿了自己的供应链系统,过去该系统经常让零售商陷于窘境。零售商要么是望眼欲穿地等待热销运动鞋的送货车,要么是想方设法清除滞销产品。旧的供应链管理系统只是把分布在全世界的27个不同的计算机系统草草地连接在一起,其中的大部分系统甚至无法相互联系。在丹森的领导下,耐克公司投资5亿美元构建起一个新的供应链系统。新系统即将彻底完工,如今它不仅大幅度缩短了产品设计和生产的时间,而且还极大地提高了公司的毛利率——去年公司的毛利率为42.9%,而5年前则是39.9%.耐克公司表示,过去公司生产的运动鞋中,有30%的运动鞋是在没有零售商提供公司订单的情况下生产的,现在这个比例已经下降到了3%,而新款运动鞋从订货到交货的时间也由原先的9个月缩短到了6个月。 与此同时,耐克公司开始认真对待自己收购的众多品牌,过去,耐克总是以事后反思的态度对待这些品牌。耐克在收购了Cole Haan近15年后,才开始想方设法为这家绅士鞋企业增添实际价值。但现在,耐克公司的管理层想通了,与其把耐克公司略带莽撞的企业文化强加于这些品牌,不如赋予它们一些独立自主的权力,这样它们还能取得更好的成绩。“我们已经考虑清楚,耐克应该让这些品牌在母公司中补给资源、从母公司中汲取专业经验,而不是把母公司的决定强加于它们,”布莱尔说。耐克公司并没有公布每一家子品牌的经营业绩,但是整个集团去年的销售额增长了51%,达到14亿美元。匡威的销售额增长了近25%,一跃成为耐克麾下众多品牌中的明星。
耐克公司的品牌组合还没有取得突出成绩,但是它却帮助耐克公司缓解了对畅销运动鞋的严重依赖,而且减少了耐克公司经营业绩的波动性。正因为如此,耐克公司在时机成熟之际迫切希望收购可以形成互补效应的品牌。今年8月中旬,耐克以4300万美元的价格收购了Official Starter Properties公司,该公司是运动鞋和体育服装的授权商,旗下的品牌包括“Shaq”。“向以消费者为中心的非周期型模式过渡是我们努力争取的目标,”布莱尔说,“成功的关键在于寻找出制度、变革、创新和结构之间的平衡点。” 耐克公司在海外有900多个独立生产的代工工厂,专门负责为耐克生产运动鞋和服装。这些工厂的工作条件恶劣,工人工资微薄,因此,剥削劳工的批评成为耐克公司必须认真处理的一个棘手难题。上世纪90年代,当耐克公司碰到剥削劳工的指责时,它通常的反应只有两个:愤怒与惶恐。公司的高级经理对一切指责均予以否认,并猛烈抨击来自各方的批评意见,随后又派工作人员去不愉快的供应商那里,努力解决双方的摩擦。但是自2002年起,耐克公司经过认真研究,设计了一项专门处理这个问题的计划。耐克公司允许公平劳工协会(Fair Labor Assn.)对自己的工厂进行不定期的抽查,这家监督机构是耐克公司与人权组织以及其他一些在海外拥有代工工厂的大型公司(如锐步公司和Liz Claiborne公司)共同组建的。耐克公司还成立了一个由97名公司员工组成的内部机构,在过去的两年时间里,该机构已经视察了600家工厂,并对它们的劳工标准做出评估。“最近,在相关的指责中你很少再听到我们的名字,这是因为我们已经横下心来认真解决这个问题。如今,我们依靠的是专门的体系,而不是危机意识来解决劳工问题,”耐克公司主管企业责任的副总裁玛丽亚。艾特尔说。 事实上,海外市场的销售额在耐克公司的销售总额中占据了很高的比例。去年,耐克公司的国际市场销售额首次超越了美国市场,不过后者目前仍然是耐克公司规模最大的市场。在格罗斯曼的领导下,耐克公司把体育时装塑造成为公司的核心业务,直到最近人们仍然认为,在耐克公司的男权主义企业文化下能够实现这个目标简直是不可思议。近3年来,在时尚运动服装的推动下——想想美国网球公开赛上的明星小威廉姆斯吧——耐克公司在全世界的服装销售额上涨了30%,在2004财年,耐克公司的服装销售额达到了35亿美元。 当然,耐克公司仍然面临着诸多挑战。在欧洲市场,耐克公司高端运动鞋的销量在经历了若干年的大幅飙升后,开始逐步下滑。在美国市场,K-Swiss、Diesel和彪马等生产商推出的具有复古风格的运动鞋正在满足愈来愈大的市场需求。而阿迪达斯-所罗门公司(adidas-Salomon )也加大了开拓北美篮球市场的力度,耐克公司在该市场占有60%的份额。阿迪达斯模仿耐克公司的做法,刚刚与3位NBA全明星队的队员签订了广告合同:特雷西。麦格雷迪、蒂姆。邓肯和凯文。加内特都将穿上阿迪达斯的运动鞋。在技术方面,阿迪达斯公司已经向外界公布了自己的“Adidas 1”跑鞋,当使用者穿着这双运动鞋跑步时,鞋内的计算机芯片可以自动调整鞋底避震度,为跑步者提供恰到好处的缓冲性能。这款售价达250美元的跑鞋将于今年12月上市。
耐克公司计划用“Nike Free”运动鞋参加这场技术角逐,尽管这款运动鞋仍处于测试阶段,但是跑步者穿上该鞋后感觉就像在赤足奔跑一样。这款运动鞋的设计灵感来源于肯尼亚的赤足运动员,他们的经验证明,赤足训练可以增强体力、提高比赛成绩。与此同时,耐克公司还在继续完善自己的减震技术——这是一种首先为跑步者开发的特殊缓冲系统,如今,配有这项技术的跑步鞋、篮球鞋和多功能运动鞋均已成为同类运动鞋中最畅销的品种。这一系列售价在135美元以上的运动鞋帮助耐克公司回应了高端运动鞋在美国市场销售不畅的说法。 快速反击 耐克公司还向世人展示了通过开拓新市场来实现公司增长的能力。1994年,美国举办世界杯足球赛时,耐克公司在全世界的足球产品销售额仅为4500万美元。一群高层经理向奈特展开了游说工作,指出足球才是公司发展的未来。如今,耐克公司的足球产品销售额已经接近10亿美元,占全球市场的25%.今年,耐克公司在欧洲足球运动鞋市场的份额已经达到了35%,而阿迪达斯公司为31%,耐克在这一领域首次超越了阿迪达斯。耐克公司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快的发展,原因之一是它故伎重演。耐克曾经利用大规模的市场营销策略在美国市场迅速崛起,这一次它如法炮制。耐克公司在14年里向大名鼎鼎的曼联队俱乐部支付了4.5亿美元,以取得该俱乐部的商品和队服的经营管理权,这次投资的数目之大是史无前例的。 就在今年夏天的欧洲杯足球赛开赛之前,耐克公司的“Total 90 III”足球鞋问世了,在设计这款充满动感的时尚足球鞋时,耐克公司从利曼(Le Mans)24小时公路汽车赛中汲取了灵感。耐克了解到,全世界有数以百万的儿童会时常组织临时的足球队在街头巷尾进行比赛,于是公司专门为这些儿童研制出了“Total 90”足球鞋。但是这种观点并未打动足球专家。阿迪达斯公司首席执行官赫伯特。海纳怒气冲冲地指出:“耐克公司售出了许多‘Total 90’街头运动鞋,并且还把它归入了(足球)这个类别。它们试图把这种商业模式转变为一种生活方式。”海纳的观点当然没有错。耐克公司已经把篮球鞋变为了人们在赛场外展现时尚潮流的方式,现在它又将“Total 90”足球鞋变成了足球迷的时尚装备。 我们从中能汲取哪些经验和教训呢?尽管让其他公司为区分体育和时尚之间的传统界限而劳神吧。通过把高端体育装备中的技术和设计融入高档时装,并且构筑广泛的潜在顾客群,耐克已经成功建立起了自己的企业王国。如果竞争对手为耐克的产品闹心,耐克人当然不会反对了——对他们来说,这就是“耐克”(Nike,希腊女神名,代表胜利——编注)。(《商业周刊》 作者:Stanley Holmes, Aaron Bernstei) |
|||||
财富论今——新的理念 心的飞越 | |||||
| 设为首页 | 劳动创造一切,财富造就神话 | |
财富论今-http://cf.xinyuwen.com 苏ICP备05013302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