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市场营销 >> 销售管理 >> 销售策划 >> 正文
从细节看市场           ★★★ 【字体:
从细节看市场

作者:刘雄孝     人气:219    全球最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市场营销犹如古代的战场,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越来越多的英雄才俊参与进来;而每个身处其境的“战士”,无不梦想着早日当上叱咤风云、“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的将帅,这就需要他们具备敏锐的眼光,以见占隐,从细节中看到未来发展的趋势。

  以下是笔者从实践中得出的一些心得和体会,现写出来,以供同行参考。

从淡季出炉新品看来年市场热点

  几乎每个行业都有淡季和旺季的区分。俗话说的好:“淡季做市场,旺季做销售”,而在淡季做市场中,就包括从淡季各个企业推出的新品来预测来年市场热点和畅销产品。一旦企业预测到来年市场热点和畅销产品,就可提前做好准备,预先生产出大批适合来年畅销产品,并制定出相宜的下年度营销策略和广告宣传策略,从而达到抢占市场先机、夺取来年销售胜利的目标。

  从淡季出炉新品,预测来年市场热点,可从三个方面下手:

  首先是看行业中各个企业淡季推出的新品大多是推崇哪个概念,如果绝大部分新品都是推崇同一个概念,那么这个概念必定是来年市场热点,而未来一年市场上的畅销产品也必定是在这个概念范畴之内产生。从家电业情况来看,2001年是“服务”,2002年是“高端”,2003年是“健康”,这种趋势非常明显。

  其次,看行业中的龙头企业在本年度推出的第二种新品。龙头企业一般会在当年推出多种新品,但其重点只有两种,一种新品是作为本年度的主销产品,来年虽然也会卖,但是已经不是他们销售的重点了;而第二种新品则是作为下年度主销产品推出来的,一般会在本年度年中或淡季期间推出。第二种新品指向的潮流,一般也是来年的市场发展趋势。典型的案例很多,如2001年长虹推出精显电视和精显背投,其中后者在9月份才大规模问世,结果2002年电视领域的最亮点就是以“精显王”背投为代表的背投市场;海尔在2002年下半年重点推荐的氧吧空调成为2003年“健康空调”的代言人,其他领域道理亦然。

  最后,是看行业中排第二的企业推出的新品。行业中排第二的企业在许多方面比龙头企业优势更大,这点已经被众多专家学者、企业经营者用理论、实践证明了的。龙头企业虽然占据着最大的市场份额,拥有较大的影响力,甚至可以左右市场发展趋势,但“老二”往往可以开创另外一个市场,成为与“老大”抗衡的强劲对手,有时“老二”引领的潮流甚至会成为来年市场的发展趋势。TCL在2001年下半年猛推等离子电视,如果不是因为价格太昂贵,2002年的电视市场也许就是TCL的等离子天下了,但就是如此,2002年的TCL等离子还是出尽了风头,其他一些品牌跟进,也吃了不少的甜头。

  当然,有些行业中,众多品牌同台竞技,真正出众的企业很难找出来,那么,企业可以将这个行业进行细分,分成各个小的领域,在一个小的领域内,是可以找出最优秀的和次优秀的企业,此时再按照上面所说的方法去看市场,同样可以看到来年市场热点了。

从促销活动看来年市场售价

  营销工作者都知道著名的4P理论(产品,价格,渠道和促销),我们知道了来年市场上的热销产品,但是还不知道价格。那么,我们怎么预测来年市场上的产品售价呢?从促销活动中可以预知来年市场上的价格水平。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现代企业越来越频繁的使用“促销”这个营销手段,而且时间越来越移前。早期的促销活动只是在节假日和旺季时才进行,而现在则是从春节一过就持续不断。频繁的促销活动也给了我们预测来年市场价格的便利。

  促销活动与来年市场价格的相关性越来越呈现在人们面前:本年度的市场促销价就是来年的市场平均价!

  这个结果可能令许多企业(尤其是坚持高端定价,不参与价格战的企业)感到不开心,也可能会受到一些经济学专家学者的质疑(没有精确的计算,仅仅是一个评估,能算理论吗?),但却是事实,能经过时间的考验和实践的验证。

  这个结果其实颇有道理可言。

  首先,随着科技进步,社会前进,市场容量扩大,企业生产规模扩大,企业产品的单位成本明显降低,降价趋势不可逆转(一些古董型行业例外)。

  其次,企业的促销价,虽然从单个产品来讲,企业可以是亏本促销,但从整个企业角度来讲,从整个行业角度来讲,企业不会长期做亏本生意的,所以企业的促销价从整体上来讲,应该是在企业生产成本之上的,企业只是减少了赢利,而不是亏本,这种促销价变成市场价企业完全可以承受。

  再次,消费者的心理观念迫使企业来年必须采取这种市场价。消费者一旦享受到这种促销价之后,自己的心理预期会随之下调到这个水平,如果来年企业产品价格超过这个范畴,消费者会持怀疑态度乃至拒绝接受,即便企业产品采用更新的技术、使用更好的材料。

  最后,不管企业承认与否,企业在制定下年度价格时,必定会有意或无意的以本年度市场促销价为基准点,迫使供应厂商降低成本,以便为自己创造出一个合适的利润空间。企业事实上早就从内心接受了这个市场价。否则,企业的营销人员也会对产品价格表示严重抗议乃至拒售的。

  看一看促销活动时的产品价格,我们也就知道了来年的市场平均价,从而为企业产品定价和市场销售提供充足的依据。

从销售情况看渠道大势

  几乎每个销售人员都掌握着大量的进销存数据,但却很鲜有人能用心的从这些销售数据中发现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更不用说,从这些销售情况中预测整个渠道的发展大势。

  事实则是:销售情况能很好的反映出营销渠道的变化趋势,为企业制定来年的渠道政策提供充足的证据。

  分析销售情况,判断未来渠道发展趋势,可从以下两方面来看:

  首先,分析当地淡季市场各个卖场总体的销售情况,包括各个商场每月、每季的销量、销售额、市场份额等,从中可以判断哪种渠道是当地主要营销渠道;同时,分析各个商场近一两年来销售情况变化趋势,只要我们将卖场销售情况纵向和横向一比较,立刻可以判断出哪些渠道正在快速上升,而哪些渠道已经趋于没落。由于现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我们甚至只需要看一年的销售情况就可预测来年渠道发展大势。

  其次,关注那些异常的销售情况,并找出答案,从而对渠道大势作出更准确的预测。有这样一个例子,当时在江苏某地级市,一全国性专业家电连锁企业A的销量突然持续下降,分析其原因,发现原来是国内另一知名家电企业B也进入该市场,导致A销量急剧下滑。A最初进入时选择的是在该市郊区设立卖场,起初业绩非常喜人;但后来B进入,选择的是市中心,更接近消费群体,将消费者都吸引过去了。许多人看到这个现象,都认为B选对了地方,却没料到对渠道的影响:半年之后,A的新店在B对面隆重开业了!从其他城市传来的消息亦证明这个异常销售情况对渠道的影响:许多知名专业家电连锁企业在选择进入二三级市场时,抛弃了传统的在郊区开店的习俗,而是选择在市中心开业。这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

  从细节看市场,还可以更多的借助于媒体。事实上,中国市场营销的发展壮大一直离不开媒体的作用,无论是负面的推波助澜,“落井下石”,还是正面的宣传造势,锦上添花,媒体与市场已经紧紧融合在一起;而媒体的眼睛是雪亮的,最善于从细节中发现问题,加上可以使“流言变成现实”的宣传功能,试问市场即使有八十一变,也逃不出“媒体”这个如来佛的手掌心,所以我们只要把握住媒体,也就把握住未来的市场趋势了。只是媒体的消息纷繁复杂,所以我们更多的还是擦亮自己的眼睛,真正学会从细节中预测未来的市场发展趋势。

  欢迎与作者探讨您的观点和看法,电子邮件:">[email protected]

财富论今——新的理念  心的飞越   
  • 上一篇财富:

  • 下一篇财富:
  • 打造全球最全最实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的理念   的飞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