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企业管理 >> 资本营运 >> 资产重组 >> 正文
创业警示           ★★★ 【字体:
创业警示

作者:佚名     人气:318    全球最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他以一系列创意起家,曾拥资千万,却因盲目扩大规模,致使资金链断裂,公司顷刻崩溃……
  创业中,我出错了一张关键牌
  一次与几个挚友聚会的酒宴上,一位朋友即席为我口占诗一首,其中说我是“曾经身价千万,如今打工一族”。回顾过去,这两句话倒也高度浓缩概括了我近10年的商海沉浮和人生历程。
    下海试水
  我把一个小打小闹的修理摊变成了颇具规模、效益良好的小型企业,垄断了湘潭市彩电维修市场。
  大学毕业后,我被分配在湘潭市无线电二厂工作。我学的是无线电技术,这家工厂生产电视机,专业很对口。那时,只要是电视机厂工作的大学生,人们便将你当作技术权威看待,同事的、朋友的、亲戚的电视机坏了,都会叫你去修。刚开始,我只有硬着头皮去,修不好,找借口拿回宿舍,看书、查资料、请教水平高的人,直到修好为止。这样,越修越快,越修越多,短短一两年,我就成为无线电二厂和湘潭市彩电修理业内为数不多的几个高手之一。
  这时候,电视机维修市场空前膨胀,各种“彩电维修培训班”应运而生,主办人无一例外地找到了我,因为我既有理论,又能动手,是他们心目中培训教师的首选。许多学员在外面没能修好的电视机也全由我这个老师去收尾。又是一两年过去了,在湘潭市彩电维修业内,我无可争议地成了顶级权威,我的学生和徒弟遍布湘潭市各个阶层。
  在上班族中,我的经济收入算不错的了。上班有钱、讲课有钱、修电视机有钱,朋友多、关系广,日子过得紧张而惬意。但我身上那种永远追求、喜欢创造的天性是不会让我满足现状的。我开始思考另外的问题了。
  当时,湘潭市无线电二厂的售后服务部除了承担本厂彩电的维修任务外,也承接一些厂外用户送来的彩电的维修业务,搞点副业。我担任售后服务部的“主管工程师”,是“第二把手”。我总觉得,这“副业”里大有文章:其一,湘潭市80%家庭拥有彩电,彩电维修市场巨大;其二,无线电二厂是彩电生产厂家,它下面的维修部门绝对有权威性,信誉度高;其三,如果加强维修力量,完善硬件设施及服务措施,开展广告宣传,绝对可以垄断湘潭市电视机维修市场。于是,我向厂长提出承包售后服务部的申请,并承诺在保质保量完成厂内售后服务工作的基础上,每年再上缴承包金10万元。这是一个无法拒绝的条件,加上我本身的条件——技术权威、知识分子、年轻有为……几乎没费什么周折,便承包成功。厂部正式下文,任命我为售后服务部主任,二级法人代表,财务单独核算。我正式下海了。
  上任后,我就做出了现在看来理所当然,但当时非常超前的四大决定:一、将售后服务部改名为“湘潭市彩电维修中心”;二、维修人员报酬采用计件制,按维修的台数支付工资;三、完善服务措施,开展上门服务;四、大力开展广告宣传活动。四大决定一落实,维修业务马上有了改观。我们每天还在市电视台和《湘潭日报》上做一句简单的广告:“电视机坏了,请拨223806”,落款为:“湘潭市彩电维修中心。总经理:王勇追”。以至于那两年,湘潭市许多儿童在看电视时都能跟着背诵这几句广告词,湘潭市彩电维修中心和总经理王勇追的名字更是家喻户晓。
  第一年,除了上缴利润、发放员工工资奖金及偿还广告费(刚起步时,所有广告都是先打广告后付款)外,我们还添置了两部微型车,职工工资平均每月达一千七八百元,这在当时已经很高了。更重要的是,我们基本实现了垄断湘潭市维修市场的目的。许多个体维修人员无事可做,只好想办法转到我们这里来打工。

  虽然,我把一个小打小闹的修理摊变成了颇具规模、效益良好的小型企业,但我并不满足,我想以此为起点,不断扩展我的商业王国。
  创意生财
  我既赚到了出故障的彩电的钱,又赚到了没出故障的彩电的钱,两个战役的胜利,使我找到了事业的支点。
  望着忙碌的职员和进出的接送汽车,望着用户那信任、满足的表情,我想,这么高的知名度和信誉度对一个企业来说是最宝贵的,一定要充分利用。
  修理已无潜力可挖,因为每年出故障的彩电就这么多。出故障彩电的钱赚了,没出故障彩电的钱能不能赚呢?我紧张地思索着。它没坏,但它不会坏吗?今天没坏,它明天就可能坏,现在不代表将来,今天不代表明天,保险公司不就是赚将来的钱吗?对,就是它!
  几天后,《湘潭日报》上出现了“湘潭彩电维修中心”的整版广告,题目是“告全市彩电用户书”,内容是欢迎彩电用户到湘潭市彩电维修中心对彩电进行投保,一年一保,每年40元。投保后,无论你的彩电出现任何故障,都由彩电维修中心负责修理,免收所有费用。
  广告登出的第二天,彩电维修中心的电话就响个不停。第一个来投保的是河东电机厂的一位退休工人。在仔细询问了有关细节后,他说,买台彩电不容易,别看我交40元,真坏了,材料费加修理费早超过100元了,如果坏了大器件,那更不得了,我相信你们的技术和服务。这位退休工人说出了大部分彩电用户的心理。那时候彩电属高档商品,三四千元一台,人们看得重。彩电原器件也贵,如“行输出变压器”、“高频头”等市面价都是八九十元一个,加上40元修理费,费用就很高了。所以,对用户来说,交40元投保绝对是一种保险的选择。这个创意是成功的,第一年就有1万余用户来投保,投保金额达40多万元。这一万多台投保彩电中,一年内实际出故障的不到500台,修理费用还不到5000元,投保纯利润超过30万(除去因投保活动而额外付出的工资、广告、宣传等费用)。
  作为一个白手起家者,我需要一个支点,这两个战役的胜利,使我找到了这个支点。它既带来了经济效益又带来了社会效益,使我完成了原始积累,也使我在湘潭市名声大振。人们视我为有头脑、会经营、讲信誉、有发展前途的青年企业家,我也信心十足,感觉自己成了事业狂、工作狂。
  想当年我结婚时,连彩电都是借朋友的,后来靠讲课修彩电赚钱才一件件把家电买齐。那时候,我对金钱的感觉是实实在在的,它体现在每一件家庭大件的添置上,体现在存款的增加上。它是我每天晚上讲课的结果,是我不停地修理电视机的结果,是我勤奋努力的结果。现在,我同样努力,只不过是通过别的方式,我同样勤奋,只不过不是讲课、修理,而是商业策划和运作。它能使我的家庭提前步入富裕阶层,使我可以在这个中等城市拥有宽敞的住宅、高档的汽车和高尚的生活方式……可我根本没这么想,甚至连添置几件高档衣服的念头都没有。恰恰相反,从此之后,我的家庭建设几乎停止,以至于后来我的事业达到顶峰时,外人见了我那比一般家庭还差的房子和家具时,都感到惊讶。对我来说,事业既是手段更是目的。所以,我有一种使命感,我应该、也有能力去巩固、发展我的事业。
  承包制毕竟不是一个稳定的体制,我只是一个二级法人代表,随时有被免职的可能。要继续干下去,要不断扩大商业王国,必须从根本上消除体制上的隐患!承包的第二年,也就是1994年,我注册成立了“湘潭市希凯实业总公司”,“希凯”这个名字是我的名字“勇追”的英文“Seek”音译过来的。我在湘潭市市中心租了两层写字楼,二楼是信息音乐茶座,里面有卡拉OK,三楼是总公司办公场地。

  由于“希凯公司”的总经理是我,“彩电维修中心”只是“希凯公司”的一个分公司,借着先前维修中心的牌子,“希凯公司”很快名声大振。
  中流击水
  “希凯音像总汇”的生意非常好,后来,我又沿用“赚明天的钱”的思路,把“希凯影碟片交流中心”做成了小投资换来大回报的范本。
  希凯公司成立不久,我们便抓住机遇,与湘潭市邮电局、城建局签订了在湘潭市建造100个公用电话亭的合同。由我们出资建造,享受永久使用权。首期建成的10个电话亭仅用两天时间就全部出租,3年收回投资。后来,有的租户还一次性买断了该亭的永久使用权。
  我们又在市中心另一处租了铺面,成立了“希凯音像总汇”,利用自己的技术力量,专门经营电视机、影碟机、投影机、音响、家庭影院等音像设备。当时,正是卡拉OK厅起步的时候,对音像设备需求量很大,我们的生意特别好。音像设备是昂贵的商品,仅店里摆的样品就价值近百万,更别说库存了。由于“音像总汇”对资金需求量大,加上生意越来越好,我向银行贷了第一笔款50万元。不久,这笔贷款就按时归还了。随着几次借贷的正常进行,我们和银行建立了良好的信贷关系,保证了音像总汇业务的正常开展。
  这时候,厂里换了新领导,彩电维修中心被提前收回。我暗自感叹自己有先见之明——如果不是早作准备成立“希凯公司”,这种结局对我来说就太突然了,要另起炉灶也很困难。我也不打算再去成立新的“维修中心”了。因为彩电维修中心这几年生意太火爆,社会上仿效者众多,他们的经营方式、服务项目等都与我们毫无二致,我不想去凑这个热闹了。
  彩电维修中心被收回之后,希凯公司只剩下音像业务了。下一步如何发展?我的思路还是:赚明天的钱。
  当时,卡拉OK厅方兴未艾,所需LD影碟片数量巨大(当时还没有VCD),一张LD影碟片价格在400元左右。家庭用户需求故事片量大,但又不可能总是出钱买,一张故事片看完后就只剩下收藏的意义了。许多家庭为此很苦恼,朋友熟人之间倒是经常交换碟片,但资源也很有限。于是,我成立了“希凯影碟片交流中心”,公司只投资5万元,准备了100多张时下最新碟片作为基本片源,每张碟片的租金按市场价是每天20元。但是,我的“交流中心”有与一般租借店不同的经营内容:凡拥有与交流中心片源内容不冲突的用户,可免费与交流中心交换所需碟片。以10张碟片存入交流中心作抵押者,可半价租借交流中心碟片。广告一出,响应者众。这个措施对用户来说有百利而无一害,而对我们来说,5万元的投入达到了50万的效果。一时间,“希凯影碟片交流中心”几乎囊括了湘潭市所有的故事片碟源,每天来租碟的人络绎不绝。我们的出租收入虽然每年只有十几万,但它带来了一系列的良性效果:其一,扩大了企业知名度;其二,为音像电器的经营增加了销售空间。“交流中心”成立后,我们不失时机地打出了宣传口号:凡在“希凯音像”购买影碟机或同等价值电器的顾客,均可成为“交流中心”会员,免费租借碟片。这比其他优惠措施更能吸引客户。半年内,“音像总汇”的销售量几近翻番。
  为了把家电经营这篇文章做足,我又注册成立了“希凯旧家电市场”,采取“以旧换新”的办法,鼓励人们用旧家电在“音像总汇”购买新电器时抵扣部分现金。这样,既增加了“音像总汇”的销售额,又丰富了“旧家电市场”的资源,两个部门相辅相成。当然,“旧家电市场”也直接收购旧家电,赚取差价。
  “希凯音像总汇”及其他几个经营实体生意都很好,其中“音像总汇”第一年的利润收入就接近100万。因此,我决定在临近湘潭的湘乡市再开一家音像总汇,扩大规模,增加利润。

  1995年8月,投资200万的“希凯音像总汇湘乡分店”正式挂牌营业。第一个月的营业额就超过了湘潭总店。从经营的角度来看,这个决策是正确的,它开辟了一个新的市场,“音像总汇湘乡分店”成了“希凯公司”的主要创收实体之一。
  家电和音像这篇文章已做得差不多了,如何拓展新的空间?我把目光投向了别的领域。
    迎风而立
    盲目扩张
  为了使“新奇特”有一个像样点的经销场所,我开始了大规模的筹款运动,并用挤营业款的方式来凑齐首期的200万元。
  当时,一种名叫奈李的水果在市面上很流行,价格比一般水果贵,而且奈李树生长周期短,抗病力强。在湘乡市政府的鼓励下,我们与60多户果农签订了300余亩果园的承包合同,承包期15年,每株每年返还农民2元。就这样,希凯公司又多了一个完全不同的经济实体——果园,或者说希凯公司挺进了另外一个未知领域——种植业。
  水果毕竟有生长期,短时期看不出效果来。公司的几个实体运转正常,收入颇丰,但企业没有新的利润增长点,规模没有扩大,我心里闷得慌。我不满足于静止不变的经营内容、经营方式和经营规模,我觉得我的天职和能力就是不断开拓、进取,不断创造新的奇迹,取得新的胜利。
  我开始思考是否创办实业,搞产品,搞开发。看到我每天说着同一个话题,妻子说,中央二台的某个专题节目介绍的都是各个企业生产的最新产品,它们有自己的特色,有市场需求,生产厂家急于在全国各地寻找窗口,我们何不做他们的代理商呢?首先,代理这样的产品能使我们掌握市场的最新脉搏;其次,生产这些产品的企业一般都会发送样品或采取垫货的方式,这样就能大大减少我们的资金投入,并将风险降至最低;再次,在整个代理过程中,只要其中一个或几个产品有市场,代理商的利润就很可观了。如果我们还能在其中某个产品上受到启发,从而走上生产之路,那就更好了。妻子特意给这个市场、这个窗口取了个名字,叫“新奇特”。
  公司成立了“新奇特”市场筹备小组,安排专人每天收看中央二台的节目,记录下那些寻找代理商的新产品厂家的联系电话,然后一一与之联系,将我们的想法告诉对方,并申请成为其在本地区的总代理。绝大多数厂家欣然同意将其在湘潭地区或湖南全省甚至中南大区的经销权给我们。
  从发展趋势来看,“新奇特”得有一个大气点的场所。既然如此,就应该把公司的几个实体全部集中到这一块儿来,增加规模效应,互通有无,便于管理。这得选一个现成的商场,而且要位于市中心,视野开阔,醒目大气。
  没费多少周折,我们便找到了位于市中心一个十字路口的北斗商场。它是商业局下属的一个经营百货的集体单位贷款购买的商场。但自购买之日起,那家单位就没还过贷款,也没有付清全部款项给房地产公司,所以,商场的实际主人是商业银行和房地产公司。但房地产公司不愿意出租,他们正在寻找购买对象。这幢楼售价近400万,我们不可能把公司所有商品、财产全部处理掉,用来购一栋空楼。正在无奈之际,商业银行抛出了橄榄枝,他们说只要我们购楼,便把原给北斗商场的贷款转给我们,房地产公司也赞成这个方案,并同意分期付款。我心动了。我们将拥有属于自己的经营和办公场地,那是多么美妙的事!根据方案,我们首期先付200万元现金,余款在三个月内付清,其中银行转贷120万元。我赶紧和同事、朋友商量此事,大家对这个计划都也没有异议。
  关键是,款从何来?

  公司几个经营音像和电器的实体的库存和门面商品倒是价值700多万元(这700多万元商品近一半是银行和厂家的),一个月内凑齐100万元营业额没有问题。但营业款平时是不能动的,它的一部分是利润,用来支付各种开支和进行再投入;一部分是本金,用来流动。如果在两个月时间内勉强凑齐200万元营业额,则会导致大部分的畅销商品被销空,甚至连样品都没有,这是很危险的。第二期余款80万,在首期200万元付清后三个月能否凑齐更是一个问题。
  我开始了大规模的筹款运动,终于有家银行答应凭购楼合同加贷50万元。我兴奋起来。首期200万元挤营业款也要凑齐它,做好亏损半年的打算便可以了。因为挤掉营业款后,没有正常的流动资金,就无法正常经营,亏损是不可避免的。
  公司开始截留营业款,只收不出。畅销的音像设备和电器商品销一件少一件,这样熬了3个多月,终于凑齐了200万元。平时,每月100万元营业额稀松平常,这次200万元凑了3个多月——这是个恶性循环,流动资金越少,商品越少,生意就越差;生意越差收入就越少。但这时候,我已顾不了那么多,“新奇特”筹备组已收到全国各地企业发来的新产品样品或铺垫货400多个品种,这是一件大事,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我通知房地产公司签订购楼合同,首期200万现金按时打出。
  厄运降临
  一位债权人采取了诉讼保全行动,所有和我们有债权债务关系的单位或个人都闻风而动。像雪崩一样,“音像总汇”封条一贴,希凯公司大大小小的实体、办公室全被债权人通过法院查封了。
  公司自从挤掉那宝贵的200万元营业额兼流动资金后,生意便一落千丈,每天的营业额都不足以支付当日开支,靠三个月营业款凑齐80万元的侥幸念头随之破灭。更重要的是,我们的债务问题由此全面凸现出来:平时因有营业额作后盾,流动资金充沛,我们和银行的信贷关系良好,对我们来说,贷款仅仅像去银行办个手续一样简单。而现在,因无流动资金,所有的债权人,包括那家答应加贷50万元给我们的银行,都对我们发出了警告,并声称要采取法律手段。
  手忙脚乱之下,我们又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以300万库存商品为抵押向高利贷借了50万元,企图打个时间差,逐一还掉几家银行贷款。结果,人算不如天算,其中一家银行因为我们逾期还贷而暂停贷款给我们。这下子,300万库存商品几天之内就化为高利贷的盘中大餐。结果可想而知,这边大部分债务没有解除,商品却只剩下门面上那些样品了;那边第二期购楼款久付不出,已经违约。买又买不下,退又退不出,整个公司就在应付债务中度日。
  终于,一位债权人采取了诉讼保全行动,要查封“希凯音像总汇”。所有和我们有债权债务关系的单位或个人都闻风而动——此前,大家虽然各怀心思,毕竟曾经是合作伙伴,没有贸然下手,况且公司到这个境地确实事出有因,大家还抱着希望,现在见有人先动手,便也都争先恐后了。
  1996年12月底的某天中午,律师打电话告诉我:“希凯音像总汇”被封。律师还在接着说什么,我已经都听不到了。我只知道,公司彻底崩溃了。像雪崩一样,“音像总汇”封条一贴,希凯公司大大小小的实体、办公室全被债权人通过法院查封了。他们在瓜分希凯公司。
  本来,公司的债务只占公司总资产的50%以下,但是,商品在正常营销过程中才能体现它的价值,在起抵债或抵押作用时,它便大大贬值了。事实上,自从公司遭遇债务危机以来,作为权宜之计,这些可怜的商品不是被抵押就是去换了高利贷,如今又在完成它们最后的使命——抵债。500来万元的商品仅抵了150来万元的债务。我知道,剩下的就是如何瓜分那已经到了房地产公司的200万元了。我家里没留什么钱,连妻子的几万元私房钱也被我用来发了工资。

  我开始“政治避难”,从湘潭市消失,一切债权债务关系都委托我的律师处理。在当时那样混乱的局面下,这样的冷处理是必要的。事实上,不久之后,我便与所有的债权人逐一见面,让他们了解发生的一切,了解我现在的真实状况,并真诚地与之讨论解决的办法。 这是需要勇气的,因为债权人有时会干出许多失去理智的事来——绑架、拷打、剁脚、剁手甚至杀人这样一些因债务纠纷而产生的刑事案件屡见不鲜。
  许多朋友在分析我失败的原因时,都认为购买“北斗商场”是公司倒闭的根源。但我认为,我的性格和哲学态度可能使我不太适合做一个商人,或者说不太适合做一个职业经理人、职业企业家。商人永远以获取最大利润为目的,但是我却重视社会效益胜过经济效益,或者说重“名”胜于重“利”,在原始积累不足的情况下急剧扩大规模,致使公司债务远远超过警戒线,埋下了失败的种子;我善开流,疏节源,财务管理松懈,不菲的收入几乎全被庞大的开支和漏洞吃掉。在这种情况下,任何一次失误的决策都会给公司带来毁灭性的打击。因此,购买“北斗商场”的行动是公司倒闭的导火线,是直接原因,不是根本原因。
  我的公司破产了,根据破产法,应该债权债务一笔勾销。但当时国家对私营企业没有破产一说,我的公司是实际破产,债务仍在。按道理,我的债权债务关系至少可以互为抵消,但因多种原因,几个债权人的债权没有着落。我没有回避,也没有想办法赖掉,我承认、我道歉,并配合法院一起调解三角债务,千方百计地还债。
  1998年,湘潭市电子局的几位主要领导与我进行了多次接触,有意任命我为湘潭市电子研究所所长。同年11月1日,我走马上任。但是没过多久,出于对僵化体制的不满,我便主动辞职了。
  先前有钱都用在了事业上,家庭积蓄有限,现在没有了经济来源,家里经济状况急剧恶化,连电脑也变卖了。因此,我面临的不仅是如何继续我的事业,而且更急迫的是如何负起家庭的责任,解决生存问题。我不得不迅速调整思路,首先解决生存问题,再伺机寻求发展。凭我的文凭、技术、经验和能力,要解决温饱问题,让家庭过上小康生活,绝对不难,这一点我很清楚,我把目光投向了更具发展前途的广东。
  这时候,我的家庭也出现了危机,虽然我多次想法挽救,但最终也没能奏效。我和妻子协议离婚了,女儿归我抚养。已经失去了妻子,不能再失去女儿,可以不做丈夫,但不能不是父亲。为了我,为了女儿,我必须南下。
  汽笛一声肠已断,回头再看故乡远。再见了,亲人,再见了,爱我和恨我的人们。我还能回来吗?我还用回来吗?
    离乡打工
    我离开湘潭来到深圳。这是不同于以往任何一次的远行,它带着我的无奈、带着我的凄凉、带着我的失败,也带着我的尊严、带着我的信念、带着我的希望!
  2000年最后的几天里,我离开湘潭来到了深圳。对我来说,这是一次不同于以往任何一次的远行,是我生命中的又一个转折点,它带着我的无奈、带着我的凄凉、带着我的失败,也带着我的尊严、带着我的信念、带着我的希望!
  朋友当天就带我来到了我现在工作的这家公司。见到老总,我赶紧将毕业证、学位证、身份证递过去,并自我介绍:“我学的是无线电专业,对彩电的设计、生产、维修十分熟悉,仪器仪表以前我没接搞过,但我会很快熟悉并掌握它。”老总显然对我这样年富力强的技术人才比较满意,便叫手下人安排我熟悉工作了。

  朋友后来对我说,他很担心你能否忍耐得下去。因为以前无论在私企还是在国企,我都是当领导,我已习惯于指挥,习惯于站在全局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习惯于众人按我的思路办事。朋友并不是担心我能否吃苦,能否接受低待遇、低报酬,而是担心我能否适应角色的转换。他的担心是多余的,我是来打工的,我是来求生存的,我是来求发展的,为了这个目的,角色的转换与环境的改变我都能克服。
  这家公司是个私营企业,正在扩张用人之际,朋友就是受老板的委托才介绍我去的。来的头一天我就被分配在用户服务部工作。这个部有十几个人,都是大学、大专生。我工作起来习惯站在全局的角度考虑问题,但这不妨碍我干好局部和具体工作,相反,它使我工作起来考虑得更全面,更有创造性。在迅速熟悉情况后,我针对用户服务部管理上、技术上、服务上的一些漏洞和不足,提出了一些具有针对性和创造性的建议,被老总和公司接受。这样,不到20天,我就担任了用户服务部的主任,并很快打开工作局面,赢得了同事们的尊重和友爱。
  我感到自豪,我没有被失败所压倒。作为一个普通人,我有能力养活自己、养活女儿,能靠自己的双手重新建造一个小康之家。在湘潭、深圳,都有一些做老总的朋友热情邀请我去其公司任职,但我都谢绝了。既是打工,就要凭自己的真正实力,不靠关系、不凭印象。宁可工资待遇低些,但能拥有更实在更自由的发展空间。更主要的是,我对未来一直抱着坚定的信念、神圣的希望。
  迄今为止,我没向公司提出过任何加薪、加奖的要求,钱对我来说,概念已非常淡。上海有家我们公司的竞争对手自称欣赏我的敬业精神和业务能力,要以高薪挖我过去,也被我谢绝。我愿意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但我不愿随便跳槽,尤其是不会跳到公司的竞争对手那里去。
  打工中,我也时时注意观察和学习别人的思维方式和经营管理经验,了解自己与他们的差距。这种比较使我受益非浅,也使我信心更足。从南到北,从湘潭到深圳,十几年来,我与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人有过不同程度的接触和交道,正是这种经历使我对自己有较为清醒的认识和定位。在创业路上,我出错了一张关键牌,并为此付出巨大的代价,但我不会被事业上的失败及它带来的困难所击垮,我对自己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
财富论今——新的理念  心的飞越   
  • 上一篇财富:

  • 下一篇财富:
  • 打造全球最全最实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的理念   的飞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