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企业管理 >> 资本营运 >> 资产重组 >> 正文 |
|
|||||
资本经营:中国资本浪潮中的一条亮丽风景线 | |||||
作者:佚名 人气:347 全球最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
|||||
资本经验意味着中国企业管理迈向了新的台阶 应该看到,资本经营对我国经济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从微观上看,资本经营促进现代企业制度的建设和完善,推动着以资本为纽带进行的企业战略重组。具体地说,在调整企业产品结构、人力资本结构,提高资产质量,盘活存量资产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从宏观上看,完善我国资本市场,促进经济良性循环。具体地说,一方面促使企业资产包括整个企业进一步证券化,促进证券市场的发展;另一方面通过资本市场的运作,促使企业形成资本经营的机制。据报道,武汉市历时5年的探索,逐步从搞活单个企业转向搞活整体国有经济,从适应性调整转向战略性调整,从产品经营迈向资本经营,效果显著。广泛吸纳社会资本、加速积聚优势资本、着力启动存量资本、加快激活呆滞资本、大力引进增量资本、合理布局空间资本,充分显示了资本的魅力。 与此同时,我们不能不注意到资产重组这一焦点映射出不可忽视的一些问题。 不能立足于效益。在资本经营中一些企业显出较大的盲目性。如,1997年在沪市重组的200多家上市公司中,1998年中期的总体利润水平比1997年同期有所下降。即使有93家公司业绩有所上升,但有相当多的公司都是靠一次性收益的。 不能运作于市场。这主要表现在“拉郎配”与“幕后操纵”上,背离市场游戏规则。一些地方政府过多干预资本经营市场运作,信息披露不规范,黑箱操作,使人真假难辫。 不能着眼于未来。资产重组作为企业投资行为来说,花钱买的是时间,买的是未来的效益。但一些企业选择重组对象,分析重组机遇时,短期行为多,缺乏战略考虑,这就很难抵御市场风险了。 难点:国有产权 实践说明,我国资产重组出现问题是与难以处理好国有产权有关的。一方面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过程中需要进一步明确产权关系,为包括国有产权在内的企业产权自主转让创造宽松的环境;另一方面,在已完成改制的公司中,亟待解决国有股同其他股一样同股、同权、同利、同流通问题,加快市场化。有了这样的前提才能规范企业家的操作。使企业家能够正确处理产品-市场-投资分配关系,加以整合,克服短期行为。优化资产配置包括盈利高的资产和盈利低的资产的匹配;正常生产经营资产和非正常生产经营资产的匹配; 土地使用权、商标、技术专利等无形资产和其他有形资产的匹配等等。在市场上运作资产重组,不管其所有者是什么成份,应是一律平等的。也就是说,市场是“认资不认人”的。这才能有公平、公正、公开可言。国有产权是否保值增值,要看把企业看作商品时其价值是否保值增值了。原因在于现代企业中股东投资包括政府国有资产投资是作为整体,以企业自有资本形式运转起来的,并与企业负债一起,量上相当于企业资产合计。而且,股东包括政府投资于一个企业之后,不管其投资形式是实物(厂房、机器设备等)还是现金或其他无形资产,都实行价值化,以股份形式表现出来,同原来投资形态不形成一一对应关系。也就是说,不能因某一设备、某一厂房无形损耗或其他原因贬值而说这是某一股东投资的,某一股东资产已流失了。既然国有产权价值(国有独资企业例外)蕴含于企业价值,国有产权的流通势在必然,更带有紧迫性了。 重点:政策导向 解决我国资本经营中存在的问题,突破难点,重点是确定正确的政策导向。概括起来有,国有产权的市场化、结构调整的集约化、总体思路的战略化。 国有产权的市场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仅仅把国有企业推向市场而不把国有产权推向市场是难以引进靠市场配置资源的机制的。国有产权市场化指的是国有产权在资本市场上充分地流动,通过资产重组和购并,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运营,实现保值增值和资源配置的有效化、效率化。因此,需要在政策导向上消除国有股的特殊身份,将产权主体和产权经营主体加以区别,解决国有股权的多头管理。对一个企业而言,产权主体可以说是多元化的,但产权经营主体即资本经营主体只能是一个。要在政策导向上进一步明确,公司归股东所有,资产由法人经营的原则。首先,保证资本经营在当事者企业法人之间进行,资本经营的所得分配则由当事者企业原有资产主体之间进行 结构调整的集约化。要在政策导向上强调支持能够有效进行结构调整的并购和资产重组。为此,政策要向高新技术企业兼并传统产业中的企业倾斜;向强强联合倾斜。 总体思路战略化。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崛起的趋势下,大企业间的竞争、大企业的整合和改制往往体现着国家某种战略构想与战略计划。我们应在政策导向上重视战略性产业的迅速发展,有个总体思路。使资产重组与并购体现宏观经济发展的战略意图,协调好企业投资行为和银行、税收、法律等各部门的战略行动。 亮点:智力扩张 自从颁布实行“证券法”以来,我国资本经营出现了新的趋势。由于证券法鼓励并购重组,外部环境趋于更加宽松。从总体上看,我国资本经营将进一步活跃,充满生机。大型企业间的兼并将加快,其中横向兼并,也就是在同属一个产业与行业部门,生产同类产品企业之间的兼并将占大多数;在工业企业间兼并和重组的影响下,流通、服务业中的企业兼并将得到发展;与外商企业相关的兼并将日益增多。在这种趋势下,政府干预企业兼并的规模标准,即反垄断标准;关联市场的界定;制度性的融资安排等迫切需要明确下来。 在未来资本浪潮中,最引人瞩目的还是企业选择智力扩张重于资本扩张。这是最令人欣喜的一大亮点。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企业面临着智力结构的优化问题。在知识经济时代,主体是具有高智能和创新能力的人才,载体是知识的价值和使用价值。因此,包括人的知识、经验在内的无形资产将通过不断地重组,创造出越来越大的价值。从这点上看,融智比融资显得更加重要。这就要求企业选择智力扩张重于资本扩张。智力扩张主要说的是通过员工培训、开发知识资源,以增强企业重复使用性和广泛辐射性;通过强化顾客、用户培训,以增强自身知名度、信誉的浸透性;通过从国内外招募一流人才,创一流的事实标准,以增强市场的导向性和收益性等等。着眼于智力扩张可以更好地推动资本扩张。可以说,以智力扩张为先导的资本扩张必将加快我国迈向知识经济的步伐。 |
|||||
财富论今——新的理念 心的飞越 | |||||
| 设为首页 | 劳动创造一切,财富造就神话 | |
财富论今-http://cf.xinyuwen.com 苏ICP备05013302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