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企业管理 >> 资本营运 >> 财务重组 >> 正文
2005:大公司收购猎手在行动           ★★★ 【字体:
2005:大公司收购猎手在行动

作者:佚名     人气:367    全球最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如果说,在过去3年来各大跨国公司的并购活动进入冬眠的话,那么,它们在鸡年之春已经醒来,而且准备大干一场。去年年底今年年初,联想“反弹琵琶”,收购了蓝色巨人IBM的个人电脑业务部门,令全世界吃了一惊;紧接着,通信领域爆出多项收购传闻,包括西南贝尔与AT&T的“儿子买老子”案;而在2月初,宝洁公司宣布以524亿美元天价收购吉列,成为2005年至今为止最大一单收购案。
    通信行业好戏连场
    正如上世纪90年代末的情形,在这一波收购浪潮中,IT和电信行业再次成为主角。奎斯特和MCI的并购案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2月3日,一些“消息灵通人士”透露说,美国的奎斯特公司计划以63亿美元收购MCI。消息传出,业内人士极度关注。“MCI”也许不算知名,但如果说到它的前身“世界通讯”,恐怕无人不知。2002年,世通因暴出财务丑闻而破产,当时该公司负债300亿美元,成为当时全世界最大规模的一件破产案。几个月后,世通更名“MCI”,大量裁员并重组公司,终于走出了困境。
    奎斯特与以前的世通一样,都是科技业泡沫时期的宠儿。后来又同时因造假帐而成为“弃婴”。如今连这样两家“问题公司”也携手重出江湖,电信业的并购之风当然举世瞩目。然而,两家公司即使合并,规模仍不算大:在1月31日,美国的西南贝尔公司宣布吞下以前的母公司AT&T,从而成为全美最大的电话公司。因此,一些分析员指出,MCI更希望被规模比奎斯特更大的Verizon公司收购。最早报道奎斯特与MCI谈判情况的《华尔街日报》也刊登文章指出,Verizon也正在与MCI进行“试探性”谈判。显然,并购已经成为今年电信行业的主旋律。
    钱多无处使?
    为什么在沉寂了几年后,而且在泡沫经济已经破裂的今年,全球各大公司出现并购的浪潮?据金融界人士的估计,最主要的原因是各大公司的口袋里有了大量的现金。
    过去3年来,大企业一直在努力降低经营成本,尽量节约人员和新技术开支。这些措施帮助企业积累了可观的现金。5年前,标准普尔工业指数的383家非金融上市公司只有2600亿美元现金,而2004年的现金数额已高达6000亿美元。
    另一方面,各大公司也希望实现业务增长,而只靠自己的产品难以实现足够的增长,宝洁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吉列的产品增长很快,相比而言,宝洁的产品已经比较成熟,改善空间有限。一句话,大公司腰缠万贯,急于寻找业务增长点,而靠裁员和节衣缩食榨取利润的空间已经不多,这个时候不进行并购,还等什么?
    谁想成为最大的亏损者?
    不过,与过去相比,如今大公司进行并购显然谨慎得多。从2002年以来,上市公司董事会对大型并购交易大多闻之色变,会计方面可能隐藏的麻烦、不安全因素对美国经济的影响都让他们心有余悸。另外,他们也担心在自己手上造成一桩像美国在线收购时代华纳那样让人悔之晚矣的并购案。
    此外,并购的目的是否能实现也值得怀疑。
    以西南贝尔和AT&T的并购案为

。业内人士估计,今年AT&T的收入将暴跌15%,明年当并购完成后,其收入更将大幅缩水9%。而西南贝尔的收入在明年仅增长1%。一位资深的分析师幽默地说:“谁希望成为全美国最大的亏损公司呢?”
财富论今——新的理念  心的飞越   
  • 上一篇财富:

  • 下一篇财富:
  • 打造全球最全最实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的理念   的飞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