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企业管理 >> 资本营运 >> 企业改制 >> 正文
县属公有制企业改革亟须加速           ★★★ 【字体:
县属公有制企业改革亟须加速

作者:佚名     人气:289    全球最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摘要]我们的公有制企业尤其是县属中小型企业虽然有一部分通过转制转化为股份制企业或非公有制企业,但绝大多数仍然是保留所有权人人有份,缺乏排他性的公有制财产关系,这种制度同市场经济需要财产所有权排他性的制度是不相容的。劳动者传统的“主人意识”,不仅制约着国有集体企业实现战略性调整和改组,也影响着劳动力价值的实现。只有加快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盘活资产存量,早日实现重组,并逐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才能使县属中小型国有、集体企业摆脱困境。如果不实行产权变革,这些企业不仅在产品、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无法在国际市场上与国外企业竞争,而且也会因为体制上的劣势被淘汰出局。实行产权的变革,县属国有集体企业面临的一系列发展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在经济全球化进程日益加快的今天,各国各地区都加紧进行着经济结构的调整,不断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众所周知,在21世纪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各国展开贸易竞争的不是政府,而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一些专家认为,在这种竞争中,除了产品优势、质量优势、成本优势和技术优势外,还有一个十分值得注意和必须认真加以研究的问题,那就是制度优势上的竞争。就国内情况而言,目前,大家比较注意的而且分析和研究得最多的是产品、质量、成本和技术上的比较差距,而不太注意制度对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巨大作用。与国外企业相比,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国的企业制度缺乏比较优势,尤其是县属一些中小型的国有集体企业,基本上是国家“有所不为”的对象,如果不及早退出,面对日益临近的经济全球化趋势,形势将十分严峻。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一是产权不明晰。从财产关系上讲,国外企业的产权关系是明晰的,即财产的所有权是完整的和具有排他性的,适应市场经济商品交换的需要。我们的公有制企业尤其是县属中小型企业虽然有一部分通过转制转化为股份制企业或非公有制企业,但绝大多数仍然是保留所有权人人有份,缺乏排他性的公有制财产关系,这种制度同市场经济需要财产所有权排他性的制度是不相容的。在同国外或国内企业进行贸易竞争中,因为排他性所有权权利不对等,县属公有制企业处于贸易竞争上的不利地位。
  二是职工身份急需转变。从劳动者的身份上看,在国外的企业中,财产是企业产权所有者的,劳动者只是作为劳动力的所有者同企业讨价还价,以取得能够满足生存需要、发展需要和享受需要的生活资料。这同我国长期以来劳动者自认为是企业财产的主人,感到同企业讨价还价把劳动力当作商品,是对主人地位的一种否定的认识完全不同。劳动者的这种传统的“主人意识”,不仅制约着国有集体企业实现战略性调整和改组,也影响着劳动力价值的实现。
  三是分配制度不健全。从分配体制上看,国外企业都是按生产要素进行分配,我国目前的根本制度虽然经过一系列的变革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但传统的按劳分配的观念并没有突破,尤其是县属公有制企业基本上还是沿袭计划经济时代按劳分配制度。在新的形势下,我们的企业如果仍然按劳分配,资金、人才、技术等重要的生产要素就会流向国外企业,尤其是经营管理不能作为一种生产要素参与分配,仍然被视为劳动,那么有作为的管理人才也极有可能流失,不利于县属国有集体企业参与国际竞争。
  四是对国有资产流失问题的认识存在误区。一般地说,价格是由价值决定的,;即计划者根据价值构成的几大要素确定产品的价格。但如果我们仍然把价值决定价格制度作为国有不良资产重组的标准,用以衡量国有资产是否流失,那就必然影响到县属中小型国有集体企业的改制。在一些县市进行的买断企业的国有、集体身份,买断职工的全民工、集体工身份即“两个买断”的制度变革时,正是遇到国有资产价格低于价值的现象,而被人们认为是国有资产流失。这个问题使得许多地方政府不敢对国有不良资产进行重组改革,错过了发展良机。为什么在企业还可以重组的时候不改制,使它们起死回生,偏偏要让它债台高筑甚至资不抵债呢?价格低于价值比国有资产资不抵债更可怕吗?

  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目前,我国的制度变革已经选择了公司制作为实现财产所有权排他性的制度,公有制恢复排他性已经成为可能。然而,在经济全球化需要我们变革公有制企业财产制度的时候,有些人认为公司制的制度变革、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和“两个买断”的企业产权变革,是对公有制财产关系的否定。“政企分开”搞了多年,为什么总是“分而不开”?最根本的原因恐怕还是这些人头脑里仍然是传统计划经济时代的那一套,只有传统的公有制财产关系才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一些经济学家认为,政企要真正分开,要实现政府真正不管企业,前提是政府不再是企业所有权的主体,至少不是大多数企业所有权的主体,国有制的所有制形式在整个经济中不再是主体。即使这样,我们的经济仍然可以是“公有制为主导”的。他们认为,第一,公有制为主导不一定是国有制经济占主导;第二,公有制占主导,并不等于国有制经济要在数量上占主体,在一个股份制企业中,20%~30%的以至更低比例的股份就可以对企业决策起决定性的支配使用,同样的原则也适用于整个以“公有制为主导”的经济。我们进行企业改革的目的,不是对公有制财产关系的否定,而是要把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内在要求的,与经济全球化运行规则不相适应缺乏排他性所有权的财产关系转变过来,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和21世纪的国际竞争。
  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县属中小型公有制企业必须积极应对、寻求对策。我们认为,只有加快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盘活资产存量,早日实现重组,并逐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才能使县属中小型国有、集体企业摆脱困境。如果不实行产权变革,这些企业不仅在产品、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无法在国际市场上与国外企业竞争,而且也会因为体制上的劣势被淘汰出局。实行产权的变革,县属国有集体企业面临的一系列发展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第一,通过产权制度改革,可以明晰企业的产权,初步具备适应市场竞争需要的排他性财产关系。近年来,我们浏阳在公有制企业生产经营日益艰难、亏损负债日趋增多、生存危机逐渐严峻的形势下,认真研究国有集体企业走向衰落的原因,结合各地改革经验教训的基础上,运用市场机制,实施了“两个买断”(即通过产权转让,买断企业的国有、集体身份;通过一次性补偿,买断职工的全民工、集体工身份),解除“两个关系”(即解除企业对政府的依附关系,让企业走向市场;解除职工对企业的依附关系,让职工走向市场),通过市产权交易中心,面向社会,公正、公平、公开地出让企业产权,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闯出了一条符合浏阳实际的企业改革之路。实现了人格化的企业,生产经营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高,市场竞争力大大增强,效益也逐步回升。1999年,我市工业总产值110.9亿元,与改制前1995年的47.8亿元相比,增长了1.3倍。尤其是我市的花炮企业通过产权制度改革,逐步从传统的作坊式生产和提篮小卖销售向现代企业的规模经营和联合抢滩市场跃进,国内外市场份额日趋扩大,鞭炮烟花的产量、销售收入和税收每年均以两位数的速度递增。
  第二,通过产权制度改革,解除了职工原有身份,促使广大职工把劳动者是企业财产主人的观念转变到劳动者是劳动力主人的观念上来。我们根据上级精神和本市实际情况,出台措施,买断国有、集体职工的身份,按职工工龄计算进行补偿。工龄补偿资金主要有两条渠道:国有工业企业职工的补偿费用由市财政负担,流通领域企业和集体企业主要用净资产出售收入或净资产量化到人的办法进行补偿,个别特别困难的企业,市财政给予适当支持。通过“身份买断”,职工逐步从名义上企业财产的主人身份中彻底解脱出来,自觉树立劳动者是劳动力主人的意识。这种意识的树立,为职工加强劳动知识、劳动技能和劳动素质的修养,增强市场竞争意识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这对他们而言无论是走向市场创业或者就业,还是国外企业进入我国市场后,都会毫不犹豫地把劳动力当作商品,利用劳动法讨价还价,维护自身利益,实现劳动价值,参与国际竞争。

  第三,通过产权制度改革,可以转变按劳分配观念,让其他生产要素参与分配。产权明晰和职工身份解除后,按劳分配的方式就必然被突破,计划经济时代的认为除了劳动以外的其他生产因素与分配是对劳动的剥削的传统观念,就会逐步地转变到按劳分配和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是对所有权权益保护的观念上来。在我们浏阳,企业按资分配已被社会接受,劳动力只是作为生产要素之一参与分配。尤其是技术创新和经营管理同样作为生产要素被纳入了分配体系,极大地激发了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增强了企业的科学管理水平,广大职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得以发挥,为企业的发展增添了活力。同时,新的分配方式的出现,对吸纳资本、引进技术和人才产生了重大作用。
  第四,企业产权的成功出让和改制后企业的蓬勃发展,有力地回答了国有资产流失的认识误区。我们在实施“两个买断”的变革中,谨慎细致地确定企业财产的出让底价。通过清产核资,在以价值确定价格的基础上,让市场的供求关系决定价格。我们从资产的状况、债权债务情况以及买方的需求和有用性等方面综合考虑以后,实事求是地定出交易底价。企业财产价值并不一定等于交易底价,尤其是一些不良资产不仅底价低于价值,而且出让价格也低于价值。产权改制后,企业管理人员平均减少50%以上,非生产性开支压减了三分之二。尤其是那些属于国有不良资产的企业通过改制后,大幅扭亏为盈。改制后企业效益的普遍回升,有力地回答了国有资产流失的问题。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一些企业的确想利用改制逃债废债。我们争取银行的支持,努力创建金融安全区,认真落实好债权债务,有效地避免了金融动荡危机,绕过了真正意义上国有资产流失的风险。
  这样,通过产权改革,企业的产权明晰了,机制灵活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特别是面对经济全球化的形势,就具备了可以与国外企业进行权利对等条件下竞争的制度平等,为进一步参与国际竞争奠定基础。    
(大地杂志,湖南浏阳市, 李科明)
财富论今——新的理念  心的飞越   
  • 上一篇财富:

  • 下一篇财富:
  • 打造全球最全最实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的理念   的飞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