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银监会成立后,监管职能从央行分离,人民银行作为中央银行在宏观调控体系中的作用将更加突出,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的专业化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同时这一机构也将增强银行监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提高监管专业化水平,并促进监管理念、技术、手段方式方法的创新和完善,增强监管的有效性,并从监管角度防范控制银行风险,促进银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从而最终使银行业的经营环境更为公平、透明和规范。这是中国金融市场加快发展的必由之路。 在银行业的市场化进程中,刚刚成立的银监会是一个制度性变革的标志,也是我国金融业新一轮改革的起点。银监会的设立向外界表明了我国政府进行银行业市场化改革的决心,也显示了政府以加强银行监管建设为引领,提升行业发展水平的改革思路。 银监会成立后,监管职能从央行分离,人民银行作为中央银行在宏观调控体系中的作用将更加突出,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的专业化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同时这一机构也将增强银行监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提高监管专业化水平,并促进监管理念、技术、手段方式方法的创新和完善,增强监管的有效性,并从监管角度防范控制银行风险,促进银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从而最终使银行业的经营环境更为公平、透明和规范。这是中国金融市场加快发展的必由之路。商业银行将受到更为严格、科学的外部监管,但监管中的行政色彩将有所弱化,被监管银行和监管机构的沟通和合作意识将加强。可以预见,银监会成立后将在经营行为、银行资本充足率、信贷资产五级分类、反洗钱和经营信息披露等银行内部控制方面重点加强监管。但由于监管依据更多地变为依法进行,监管的方式、内容及违规的后果更具透明度,所以商业银行对这种预见性强的监管方式更易主动接受,有助于商业银行增强依法经营意识,也有助于改善经营环境,建立有序的银行公平竞争秩序。此外,由于金融监管信息存在着一定的不对称性,为提高监管效果,银监会将寻求建立与被监管银行的沟通合作关系,商业银行在经营过程中出现问题和困难,将主动、及时告知监管者,以寻求解决对策或援助。这都将使以往因二者处于对立关系而掩盖深层次问题的情况大大减少。 监管的有效性建立在监管客体的内控制度有效运行的基础之上,外部约束须通过内部控制起作用。银监会成立后,一方面将有助于建立健全监管制度和法规体系,使日常监管更具可操作性和实效;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发挥金融同业组织的自律作用,指导和督促商业银行加强内部控制,完善银行内部控制机制在整个金融监管体系的基础地位。完善银行的外部监管体系是保证银行业安全有效运行的重要条件,但更取决于商业银行是否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机制并有效施行,这是保证商业银行能否依法合规、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础。正是基于这种认识,建设银行在2002年率先在国有商业银行中提出建立全面风险管理的内部控制框架,并逐步完善部门管理规程、岗位操作规范,出台覆盖主要业务的内部控制制度,综合运用会计、审计、法律等手段,防范和化解各种风险,力争在两年内使内部控制趋于完善,为建设银行的市场拓展和长远发展提供可靠保证。 银监会将推动我国金融市场的监管更加专业化、专职化、市场化,进一步促进商业银行改革发展,防范金融风险。银监会成立后将有利于促进商业银行改革,推动商业银行的产品创新、治理结构创新,以使其适应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竞争日趋激烈的金融环境。市场将成为银行经营最主要的风向标,金融市场的竞争将向朝着多层次、多维度、多领域的方向发展。作为国有四大商业银行之一的建设银行更须加快向现代金融企业的转变进程,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加快金融创新步伐,提高防范风险水平。同时,作为风险把关人的银监会依然面临着不容乐观的金融风险,我国银行系统的不良资产规模仍相当巨大。建设银行的资产质量逐年好转,多年的不懈努力,实现了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的持续稳步下降。去年年底,按五级分类口径,建行不良贷款余额比年初下降了210亿元,不良贷款率为15.36%。但建行仍要进行一场降低不良资产的攻坚战,力争用2到3年时间把不良贷款率降低到10%以内,争取实现早日改制上市。为完成这些目标,必须早日完善商业银行的治理结构,化解各种历史包袱,优化资产结构,提高资产质量。相信银监会的成立,会在加强监管指导的同时,使商业银行的发展获得新的推动力。
(金融时报,中国建设银行,张恩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