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企业管理 >> 资本营运 >> 企业改制 >> 正文 |
|
|||||
国企改革三定位 | |||||
作者:佚名 人气:235 全球最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
|||||
[摘要]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始终把国企改革作为改革的核心内容,因为它关系到社会主义所有制结构的塑造和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对接问题。经过20多年的改革虽然也取得很大成就,但不尽人意,国企改革很不理想,其中原因可能很多,几个错位是重要原因,只有定位准确,才能对症下药,收到好的效果。这几个定位是:一,国有经济的定位;二,国企改革对象的定位;三,国资委当前任务的定位。 (二)国有企业改革对象的定位 国有企业改革对象的定位,是指国有企业改革的对象是谁?这问题提出有些奇怪,好象不言而喻的应是国有企业,其实不然。从现在看来,这样认识不论在实践上还是在理论上都有偏颇。企业改革本来是企业自己的事,要根据自已的情况来改,但从我国企业改革的实践来看,企业改革是国家的事,政府让企业怎样改,就得怎样改,不能越雷池一步,企业无有改革的自主权。企业跟着国家的政策走,从放权让利,利改税,承包制,股份制,到现代企业制度,亦步亦趋的走过来。国家要用同一模式同一政策同一时间,对所有的国有企业进行改革,今天一个这样“制”,明天一个那样“制”,企业完全听从政府的摆布,无所适从。可见在改革上企业是被动的,国家是主动的,国有企业从来就没有改革的自主权,结果改来改去国有企业的日子更难过。从理论上讲,国有企业的所有者是国家,企业无有自主财产权和自主经营权,完全隶属于国家,所有者不改制,企业是难改的。所以国有企业改革,首先应改革国家管理国企的体制,随之企业才能改革。现在是本未倒置,只改企业不改政府,才出现多年的改革始终不到位,就因为改革对象错位。国有企业改革对象定位应是政府管理国有企业的体制和职能。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的产权、经营权、人事权、收益分配权、生产要素配置权等等都控制在政府各部门,甚至一件事归政府几个部门管,企业完全被支解,如果这种状况不改革,企业就无有活力可谈。在改革初期国家已认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想通过建立国资局,对国有资产进行统一管理,但因各部门利益的掣肘,国家决心不大,使这一意图没有成行。上届政府对国有资产管理机构进行了改革,撤销了各主管企业的部门,拆掉了庙使企业摆脱了主管单位。这是政府第一次大的改革,但是这次改革对企业来说并不彻底,企业并没有成为完全的独立法人,计划经济体制还起作用,计委、经贸委、财政部、工业工委、劳动社保等部门的“五龙治水”局面仍然存在,企业对政府的隶属关系并未完全摆脱,不能作为一个法人独立进行经营。党己经觉察到这一问题的重要性,十六大报告的第四部分的第四节的标题,把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对象有所变化,不提企业,而提“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 。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的笫三节标题是“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是把管理体制放在企业之前,无形中把改革对象定位为政府,提出建立了国资委,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享有所有者权益、权利、义务和责任相统一,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应当说这是政府机构的第二次大改革,提出健全现代产权制度。建立现代产权制度的关键是国家,企业无有财产权,只有当国家放权给企业,企业才有财产权。建立现代产权制度是改革政府管理国有资产体制的另一种说法,把改革重点锁定为政府,这就抓准确了国企改革的对象,找到了病因,只要方法对头,就能收到好的效果。 (三)国资委当前任务的定位 国务院授予国资委的任务是:履行资产收益权、重大决策权、以及选择管理者的权利,集三权于一身,责任明确,只当老板不当婆婆。但是作为国资委的中国企业老板与一股老板是不同的,也有一个任务定位的问题。 根据国资委领导的表述,大概有这样几项任务:一是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二是对国有企业继续进行改革;三是对国有经济继续进行战略调整。 首先对保值增值这项任务我谈一点看法。保值增值对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是有意义的,但它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旧口号,与市场经济原则相违背的。笫一,保值增值的提法是主客体错位。因为保值增值的主体应是企业,这本是企业的内在要求,而不是外部强加予企业。国资委应是客体,国资委的任务是应如何排除干扰,使企业自我实现保值增值,而不是要求企业保值增值。如果企业自己没有这一要求,外部强加予它不会收到好的效果。第二,保值增值的提法是使命错位。十五届四中全会《决定》把国有经济定位为涉及国家安全行业和为社会提供重要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行业,其任务不是为了获取盈利,还有一些企业会执行政策性亏损的任务,对它们来说,不用说增值,甚至连保值也作不到,但这不能表明这类企业经营管理的不好。如果以保值增值要求企业,它会把追求利润作为己任,这就违背了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所确定的国有经济的使命。第三,保值增值的提法是主客观错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竞争和优胜劣汰规律的作用,不可能保证每个企业永远作到保值增值,所以这一要求有背市场经济规律,是不可能完全实现的。第四,保值增值的提法是改革与保存现状的错位。有些企业做到保值增值,但是要分析一下是如何获得的。如果是依靠垄断价格得来的,不但不值得称赞还应该反对,因为依靠行政垄断经营和垄断价格获利,是违背公平竞争和市场原则的,它往往会掩盖着经营上的弊病和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及技术上的落后 看不到与国外同行业存在着很大差距。所以,国资委把保值增值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是值得考虑的。 其次国资委对管理国有资产和改革国有企业应如何定位,我认为在目前应偏重于改革,因为国有企业改革不到位,经营管理也不会收到好的效果。这些改革任务包括: 第一,对已上市的企业完成股份制的改革,首先应解决国有股上市的问题。国有股上市应遵循的原则:1、不要与民争利,从1998年到2002年国家已从股市募集资金达7436亿元,这是不要偿还的,应该说是收益匪浅,在国有股减持时,不要再从股民口袋中掏钱。何况这些非流通的国有股的净资产大部分属于流通股股东的转移支付,在国有股减持时,应使这些股民得到一些实惠。2、转让非流通国有股的市价应有一个总原则,如净资产值,但不应机械执行,还要根据各企业具体情况和市埸情况来定价,有的可能高于净资产值,有的可能低于净资产值,这才符合市场原则。3、国有股减持宜快不宜慢,应赶快进行,使股份制早日健康成长。 第二,对垄断行业的改造,中央的十六大报告及其三中全会《决定》都有非常明确的精神,要对垄断行业进行改造,但执行起来非常难。因为这些垄断行业并非是由生产集中而形成的,它是由政府的行政行为组成的,它与政府有着千丝万缕联系,有着直接的利益关系。排除政府对垄断行业的袒护是改革垄断行业的关键所在。 第三,要坚决制止在应退出的行业里重新克隆出国有企业。现在国家执行积极财政政策,又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有许多项目仍采用计划经济的审批办法,用国债投资兴建新的国有企业,对这些项目国资委也应过问,不要再出现低级重复建设,再背上国有企业的包袱。所以,国资委不仅要对现有的国有资本进行监管,还应对新投入的国有资本进行监管,要防止出现新的不良国有资产。 可见,国有企业改革的定位,并不是什么人有先见之明,而是经过实践的“试错”,由客观选定的。要承认这种客观定位,才能使改革目标准确,对症下药,收到良好的效果。 (中国经济时报,何伟) |
|||||
财富论今——新的理念 心的飞越 | |||||
| 设为首页 | 劳动创造一切,财富造就神话 | |
财富论今-http://cf.xinyuwen.com 苏ICP备05013302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