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企业管理 >> 资本营运 >> 企业改制 >> 正文 |
|
|||||
解读国企强人去职 企业家与政府在分配上的冲突 | |||||
作者:佚名 人气:276 全球最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
|||||
强势企业家与政府在企业收益分配权问题上的冲突,往往是导致这些企业家黯然去职的实际原因 政府当然也逐渐明白了企业家能力对企业发展的决定性意义,因此,也可以同意大幅度增加其薪水,比如绵阳市就曾出台《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期股激励试行办法》,根据这一《办法》,国企领导人的薪水有所提高,倪润峰的年薪据此被提高到120万元左右。 不过,这仍然不能让强势企业家满意。因为他们认为这跟他们的贡献相差太远。因此,企业家热衷的是改制。 早在1999年,长虹就开始制定民营化计划,核心便是国有股减持,目标是逐步使长虹旗下的上市公司成为国有股所占比例不超过20%的股权多元化的公众公司。2002年倪润峰曾透露,他多次与政府部门沟通过,使长虹逐渐成为民营企业。 这是很多强势企业家的共同兴趣。比如,整个90年代,“股份制改造”几乎是健力宝的一个主题词,李经纬本人一直在积极寻求改制。三九医药的赵新先在过去十几年间也一直在计划进行产权改革。但一直到他离开三九集团,这个问题还是悬而未决。 事实上,对于这样的改制计划,政府方面其实并不反对,三水市政府就一直致力于推动健力宝的改制。甚至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直接管理的特大型国有企业,大部分未来也将走上改制之路。问题仅仅在于,谁来主导改制? 或者换一个说法,核心的问题在于,在改制过程中,那些自认为对企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的强势企业家,将获得多少收益?冲突源于改制控制权之争。 在这类由强人控制的国有企业的改制计划中,最关键的一个环节,都是管理层对公司国有股的购买(MBO)或者管理层的期权安排。而引入投资者,如三九医药之引入印尼力宝集团、长虹之引入微软,是这些企业家寻求固定自己收益权的最佳契机,因为,外部投资者一般都希望以MBO方案架构一个比较合理的企业治理结构。 但是,由谁来主导,结局将会大不一样。 如果由强势企业家主导这种产权改造过程,则他们会力争与外来投资人在MBO以及产业方面达成一致,然后迫使政府以较低的价格转让国有股权;相反,如果由政府主导,则首先考虑的是将国有股卖个好价钱,然后才会考虑管理层的利益。 事实上,当年李经纬看中的一个改制方案是:李经纬与高管持股75%,其中三水政府再给李5%的股权奖励,经营层自筹资金购买股份。 这样的安排,不管是从经济的角度,还是从政治的角度,政府显然都无法接受。当然,在由此引发的冲突中,失败者只能是强势企业家。 他们的时代将要结束 惟一成功的个案是TCL的李东生。李东生说服地方政府,在企业发展的半截,构造了一组原始性合约,从而厘清了政府国有股与企业经理层的收益安排。 早在1997年,在李东生主导下,TCL与惠州市人民政府签署了为期5年的放权经营协议。 按照协议规定,TCL到1996年的3亿元资产全部划归惠州市政府所有,此后每年的净资产回报率不得低于10%;如果增长10%~25%,管理层可获得其中的15%;增长25%~40%,管理层可获得其中的30%;增长40%以上,管理层可获得其中的45%;超出部分奖励给管理层,这是TCL后来进行MBO的主要资金来源。 2004年1月30日,TCL集团实现整体上市,李东生拥有TCL集团的1.445亿股股份,身家一举超越10亿元。 对李东生,倪润峰们只有羡慕的份儿,而年龄更使他们在与政府的抗衡中底气不足。因此,可以预计,他们的时代将要结束。 他们的离去,或者可以为根本的问题找到出路——强势企业家之后的一代管理层,普遍地缺乏英雄气质,因此,他们不大会直接与政府冲突,这倒为解决产权问题提供了某种可能性。因为政府担心的不是改制本身,而是由一个强悍的企业家主导的产权改革方案。 倪润峰刚刚下台,据传长虹与微软的合作就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报道称,政府可能会赠送倪一定股份,尽管这最多只能算是鼓励奖,但能够全身而退、并且能够为企业改制打通出路,他也许该满意了。 中国新闻网 作者:秋风 |
|||||
财富论今——新的理念 心的飞越 | |||||
| 设为首页 | 劳动创造一切,财富造就神话 | |
财富论今-http://cf.xinyuwen.com 苏ICP备05013302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