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企业管理 >> 资本营运 >> 企业改制 >> 正文 |
|
|||||
如何认识前期梳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
作者:佚名 人气:342 全球最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
|||||
记者:每一个国有企业如果细细的去研究揣摩,尽管发展得很好,潜在的问题还是很多,有的甚至是致命的。但是很多企业却根本不知道,甚至一些管理人员因为一件与企业生产经营无关的事情大打出手,全然不知自己所在的这条大船已千疮百孔。而古井就是通过前期的梳理,找到了问题,并以一种发展的眼光来对待。其实很多规模非常大,在我国经济建设中举足轻重的企业,你说它是企业,到不如说它是一级政府更确切,古井能“批评梳理”,不知它们将如何梳理?国有企业改革仍然困难重重,但古井却在不遗余力地寻求突破。 我们要向职业经理人学什么?要增强计划和规划的能力。这是强化执行力的先导。近些年来,在集团公司总部和股份公司内部工作的同志,有的同志干得还是挺不错的。后来把这些同志委派出去,有的同志在经营子公司的过程中失败了,失败在哪里?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不会计划、不会规划。这些同志在集团公司总部和股份公司内部工作的时候,虽然不会计划、不会规划,但在上级领导系统地规划、指挥下能做得很好。当他们独挡一面时,却不知道怎样用心用脑去做好本公司的计划、规划。要把各级管理人员培养成职业经理人,首先要学会的主要技能,就是做好计划和规划单位的工作,学习好计划和规划自己,怎么有效地管理时间、利用时间。在公司发展过程中,作为主要负责同志,作为管理者,哪怕是个初级管理者,都要懂得计划、规划,而不能不知道今天要干啥,被动地应付、消极地应付,碰到什么事情抓什么事情。所以,在公司制定新的考核办法时,除了强调一张表之外,专门强调要做好工作日志。2002年剩下几个月里,大家每天做的主要工作都要写在本子上。从2003年开始,每月的25日到30日之间,必须计划做好下月内每天做什么。可能刚开始时计划不周到,但经过一段时间的磨练,就能学会怎么规划自己,怎么做好计划,以此把各级管理人员培养成职业经理人。 3、关于1989年的经验及古井历史的再认识。 在这次“在批判中求得新生,重塑价值观”活动中,特别是联系到个人实际,从材料上看,大家都谈到了1989年的经验和古井的历史。为什么对1989年的经验和古井历史再认识呢?1989年是古井摆脱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的第一年。古井面对着国家政策的调整,较早地摆脱了计划经济的束缚,走向市场经济。它的成功经验是什么?就是“以变应变,变中求活,以变求生存,以活求发展”四句话。在古井高速发展的过程中,我们渐渐地把这四句话淡忘了。但同时看到,1989年成功的经验,是一次靠胆量成功的经验,古井没有充分的准备,是一次低层次、低水平的成功,后来反而成为阻碍古井前进的一种障碍。大家在谈到古井1989年成功经验时必须明白,哪些应该继续坚持?就是“以变应变,变中求活,以变求生存,以活求发展”;要扬弃什么?就是那种低层次、低水平的竞争。如果再坚持过去那种低层次、低水平的竞争,坚持“乱中取胜”,不仅乱了别人,也乱了自己,使自己都生存不下来。这就需要大家“一分为二”的看待和对待问题,辩证地思考。 再进一步地说,古井在历史上有“四个之最”。这是古井在中国白酒行业中引以自豪的。这“四个之最”使古井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四个之最”的精髓与实质是什么?就是“主动求变”,是一种创新、创造,它与1989年的成功经验是一致的。第一次创业和第二次创业都是成功的,这两次创业的精髓也都是一致的。同样,我们将要推动的第三次创业的精神与精髓应该也是一致的。 主动变革,自我加压。一个伟大的企业,不是天生的,都是自己创造出来的。历史不会重复,但历史的发展有一个必然回归的过程。如果用变化的眼光来看待1989年,当年的政策性调整使古井不仅生存了下来,而且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第三次创业,同样需要用变化的眼光看待公司的发展,推动公司的进步。如果说过去古井是一个成功的企业,但发展到现在,必须清楚哪些应该坚持?哪些应该扬弃?哪些应该彻底抛弃?我们必须在这次梳理的过程中搞清楚,以此更新观念,提高认识。只有这样,才能推动改造自我,才能建立古井的思想营运系统,才能以诚信为核心重塑古井的价值观。 4、关于古井质量观的再认识。 质量观的正确与否,是企业尤其是主业能不能适应市场需求的一条重要保障。古井要用发展的眼光、动态的眼光看待质量问题,而不能用一成不变的眼光,用“祖宗之法不可变”的眼光看待。要使企业跟上时代的步伐,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无论是主业还是其他产业,无论是产品质量还是工作质量,追求的是什么?――消费者满意。以主业为例,质量观是什么?就是这个酒要好喝。只有酒好喝,消费者才会购买,公司才能生存下去,才能摆脱自我欣赏。古井的酒将来的定位是淡雅、幽雅。也就是说,这种淡雅、幽雅是目前消费者特别是白酒的饮用者所追求的目标。在质量上,要利用好现在的科技手段,处理好酒精,改造传统的大曲酒,在保持浓香型大曲酒的基础上更加好喝,让消费者接受。这种质量观,就是市场的质量观。 记得一位德国企业家曾经告诉我,做酒应该做到“三句话”:一是要保持传统;二是要跟上时代的潮流,有所变化;三是要有利于人民的身体健康。这三句话深深地烙在我的脑海中,后来成为我的质量观。作为白酒企业,有利于人民的身体健康可能有点太大了,不实事求是。因为喝酒,特别是酗酒,对人的身体是有害的,特别对肝脏有害。但是,我们要把这种危害降到最低限度,生产天然的、安全的、卫生的、健康的酒,把各种杂质去掉,变成纯净的酒,这是古井努力的方向。根据古井科研水平的发展和公司的研究,已经完全可以通过现代的科技手段,使大曲酒改造得非常好喝。用现代科技手段调制的酒更加绵、更加醇,使消费者能够接受,从而达到公司所追求的淡雅和幽雅。“跟上市场的潮流,以顾客为中心,满足顾客的需求,使酒更加好喝”,这是我们所追求的,也是古井的市场质量观。在改造好传统大曲酒的基础上,推动一些新酒品的出现,这项工作目前已经完成了85%。完全用一种现代科技提纯酒精,不用化学添加剂进行勾兑,用天然提纯的植物香料进行勾兑,这种酒是非常好的。公司要进一步推动饮料酒发展,安全、卫生、天然、健康的饮料酒将是未来酒类市场主营的方向。作为古井的主业如果能够跟上时代的步伐,就能够生存下来。假如古井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古井将会消亡。在这次学习活动过程中,对于质量观应该有重新的认识。十七年来,我一直伴随着公司的工艺之争,经常感到这是不好解决的问题。但是到了今天,工艺之争应该画上句号了。古井的酒品应该改造,按照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以消费者为中心,推出更好喝的酒面世,而不是那种祖宗之法不可变,不是那种孤芳自赏、自我欣赏的酒。当然,我们可以保留一部分原来的酒满足部分市场需求,但是公司的主流质量观应该有所变化。由于多年的质量之争,在如何推动古井的酒品改造问题上,公司是落后的。这里,有工艺之争和质量之争问题,也有种种的担心和顾虑。一些员工观念没有更新,看到一些新的做法,就胡乱议论。要知道这样才利于消费者的健康,或者对消费者的健康危害降低到最小程度。这也是在批判中求得新生,对于质量观得以重新认识需要解决的问题。
5、关于古井的发展定位问题。 公司应该怎么发展?前几天,召开了集团公司董事会,昨天下午又对古井的发展战略向市委、市政府的有关领导进行了汇报,未来的发展观是:面对中国加入WTO后的新形势,面对工农业产品相对或严重过剩,导致竞争异常激烈,面对十六大即将出台的一些新政策,面对金融方面的一些改革和政策,古井应该在实业的基础上拓展金融业,使实业与金融业能够结合起来,两轮驱动,滚滚向前。以实业推动金融业,以金融业推动实业的更大发展,使金融业和实业能够做到互动和连动。 古井在第二次创业期间是成功的,第二次创业打造了古井集团这块品牌,积累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和无形资产。但是第二次创业的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应该说还是沉睡的金山,这座金矿还没有开掘出来。那么,怎么开掘和冶炼?拓展公司的金融业,这是一条最佳发展之路。谈到古井要发展金融业,存在着用什么眼光看待古井,从什么角度分析古井存在的问题。从古井的主业白酒看待古井,由于国家政策的变化,加上市场竞争的激烈,成本的加大,公司利润出现下滑,现金流量有所减少。如果从行业的角度看,公司的利润水平还可以说是上等水平。如果从财务的角度看,公司由于竞争的激烈,成本的提高,利润的下降,现金流的减少,使古井的积累也减少了。但从资本的角度看,公司有巨大的资本,等待着挖掘。古井的第三次创业要完成调整、提升、改造、转型,从某种程度上说,一方面要坚定不移地抓好白酒,另一方面要弱化大家对白酒利润上的期望值。古井在利润最好的时候,利润率达到47%,到上市时是31%,上市的第二年利润率下降到27%,当时包括财务系统和一些高层管理人员都感到惊慌。当时,我说过47%的利润率是不正常的,31%利润率是不正常的,27%的利润率也是不正常的。古井的利润率将来达到10%,或者说做到7—8%,那都是不错的。 按照行业竞争的理论,一个行业只要有高额利润存在,就会有新的竞争者加盟。新的竞争者加盟,将会导致竞争更加激烈,竞争的成本将会增加,利润率将会下降,甚至不赚钱了,从而使一些弱小的竞争者淘汰出局。这个行业又恢复到正常的利润率水平,才能保持行业的稳健发展。作为传统行业,做到10%左右的利润率就算不错了。对于这种行业的看法,只有弱化了利润率的期望值,才能真正的改造好销售系统,才能真正地使主业做强做大,才能大力地提高销售额,提高现金流量,推动规模的上升,使公司能够健康的发展。如果说对白酒的期望值过高,那么主业将不会做好。 古井在发展的道路上,在金融业上错失了几次大好时机。作为我个人来说,有“一大遗憾”和“一大庆幸”。“一大遗憾”就是中国金融业开放,出现股份制银行时,由于公司当时钱不是太多,根据那时的态势一直想把古井的实业做大,投入金融业占5%、8%的股份感觉没有实质意义,使古井错失一次进入股份制银行的良机。紧接着,中国改造城市信用社,组建商业银行。当年我们认为商业银行都是一堆烂帐,对银行业的运作不太熟悉,在组建商业银行时,公司没有多想,结果再次错过时机。实际上,这是一大遗憾。从某种程度上说,也是我运作古井的一次最大失误。面对今天遇到的大好时机,入世后中国要打破国有商业银行一统天下的局面,发展中小商业银行,古井就要坚定不移地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进军金融业,设立银行、担保公司、典当公司等等,以此推动公司的发展。 “一大庆幸”就是当年古井上市时,如果说公司采取比较激进的办法,加强自己的资本运作,从市场上圈到5—6亿元也是可能的,但公司采取稳健保守的经营方法,使古井没有上市圈这笔钱。从表面上看,这是古井的一大损失,实质上是古井的一大庆幸。如果用这个平台去圈5—6亿元,那票子装到口袋里就会群魔乱舞,导致公司会有更大的失误,很可能出现公司的资本分散,钱也会用完的。今天古井具有巨大的平台,是一座沉睡的金山,要利用好金矿,使公司的实业和金融业能够很好的结合,从而推动古井的进一步发展。 从去年下半年以来,公司改革已经走到了“第三步”。“第一步”改革,是古井的组织机构、人事制度、薪酬制度和绩效考核办法。“第二步”改革,从今年年初开始,改造古井的营销系统和引进职业经理人。从六月份开始,公司又进入了“第三步”改革:“在批判中求得新生,重塑价值观”。那么,“第四步”改革是什么呢?就是整合古井集团的资源,把实业发展与金融发展相结合,推动公司的第三次创业。古井将会走“第五步”改革,可能在今年年底或明年,根据古井的发展在人事制度、用工制度、产权、机制、薪酬方面将会有更大的改革。如果按照五步改革的思路,将会为古井提供非常完整的生存与发展空间。为什么要抢时间、抓机遇、做得快?我深深地感到,时不我待。如果说公司没有只争朝夕的精神,不推动这场改革,古井集团将是落伍者,将会出现可怕的悲剧。 我和光远同志作为古井决策层的核心,都已经五十多岁了,现在也都感觉到有点老了。想到把一生美好年华都奉献给了古井,也一直思考着如何让企业做到可持续发展。我经常想,我能给公司留下什么呢?是留下巨大的有形资产吗?如果碰到败家子,很快就会被他们挥霍一空。那应该留下什么呢?一是留下一支很好的队伍。二是要留下很好的发展模式。很可能,我与光远同志给大家做不好这件事,甚至做不完这件事,但是只要未来者能够按照这套系统去做,古井终究会成功的。因此,无论是从公司决策层年龄的构成上,还是公司目前发展的实际,古井都需要大踏步的改革。 作者:胡侃 |
|||||
财富论今——新的理念 心的飞越 | |||||
| 设为首页 | 劳动创造一切,财富造就神话 | |
财富论今-http://cf.xinyuwen.com 苏ICP备05013302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