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企业管理 >> 资本营运 >> 企业上市 >> 正文
如何保护股东个人投资利益         ★★★ 【字体:
如何保护股东个人投资利益

作者:佚名     人气:620    全球最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兴办各类私营经济实体已成为公民个人新的投资热点。
  同时,在经营过程中对于股东权益的确认、企业资金的运用、利益的分配等方面出现了很多 纠纷,有些纠纷甚至发展成为刑事案件。
  例如:甲、乙、丙签订协议共同投资经营一公司,并推举甲担任法定代表人,在公司的登记 文件中确认乙、丙的股东地位。但在实际运营中甲担任法定代表人后,公司的登记文件未作 变更,对于乙、丙的股东地位没有体现。后在经营过程中发生纠纷,乙、丙将公司的部分资 金挪用划分,用以补偿二人的投资。随后,甲将乙、丙举报至公安机关。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规定:“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 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 收财产。”第二百七十二条规定:“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 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或者虽未 超过三个月,但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实行违法活动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待刑或 者拘役;挪用本单位资金数额巨大的,或者数额较大不退还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一有期徒刑。”
  在上述案件中,甲、乙、丙签订协议共同经营公司,是三方真实的意思表示,并且符合法律 规定。但是在公司进行变更时未能在法律文件中予以变更,致使乙、丙在公司中的法律地位 未能以有效形式得以体现。如果乙、丙只作为公司的工作人员的话,那么,乙、丙的行为无 疑已触犯了刑法的规定。这样乙、丙就会受到刑事追究。
  但是,从上述三人所签订的协义来看:甲、乙、丙三人都是公司的股东,三人对公司财产按 份额享有所有权。那么,乙、丙的行为就不构成刑事犯罪,而只是经济纠纷。
  因此,个人投资者为保护投资利益,在投资之前必须要签订详细、明确的协议。在该协议中 明确规定各主的权利、义务,包括投资额、企业重大事项如何决定、法定代表人的推举、投 资的转让、利润分配、企业清算等事项。
  企业的注册登记事项等表明了各投资人的法律地位以及各自的权利义务关系。所以,在签订了协议之后,就要在企业的注册登记事项中反映投资人的权利、义务,明确各自的法律地位 。
  投资者在出现了此类纠纷时要以正确的方式、方法处理问题,以便于最大限度地保护投资利益。

财富论今——新的理念  心的飞越   
  • 上一篇财富:

  • 下一篇财富:
  • 打造全球最全最实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的理念   的飞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