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企业管理 >> 资本营运 >> 企业上市 >> 正文 |
|
|||||
港口业最大IPO启动 上港集团酿整体上市 | |||||
作者:佚名 人气:422 全球最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
|||||
上海港589公里的岸线上,正悄然拉开一场将耗时四年的改革的序幕。 目前,上港集团的注册资本50亿元人民币,2003年末资产总值186.94亿元。集团主业是港口集装箱、大宗散货和件杂货的装卸生产,以及与港口生产有关的引航、船舶拖带、理货、和集卡运输等业务。 进入90年代以来,该集团已投资新建了外高桥集装箱港区第一、二、三、四期码头,新增集装箱吞吐能力565万TEU。多元化投资的思路,使上港集团结盟了包括马士基、中远太平洋、中远投资、和黄港口、新加坡港务集团等国际国内众多航运巨头:上港集团还投资参股上海同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兴建洋山深水港区,一期4个深水泊位将于2005年底建成。 合资的顺利带来了良好的回报。外高桥四期第一年就实现吞吐量超过100万标箱,令合资方马士基公司副总裁咋舌。外五码头在9月底签署了合资协议,即将投入建设。按照该集团人士的表示,这些合作投资的项目也将进入新成立的股份制公司,而上港集箱也可能打包进入其中。 资金难题 尽管拥有如此多新建的合资公司和稳定收益,但和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的迫切需要比,上港集团的步伐仍快不起来。 由于历史原因,黄浦江两岸的老港区设置与市政区的设置不尽合理,限制了双方的发展。随着东外滩的开发、南外滩的延伸,两桥(南浦和杨浦大桥)间的岸线调整日益迫切。按照上海市政府的要求,这些公司将在2007年之前全部完成动迁和人员安置。 岸线资源的调整,使人成了最难解决的问题之一。 目前,上港集团的总员工数约在35000人,其中,布局在两桥之间的公司就有13-14家,总涉及人数为16000人左右,这就意味着需要安置的人员将近集团现有人数的一半。而在这些公司中,除了像新华公司等近些年来效益有起色外,不少公司已经处于长期亏损,“这个历史转型期内,消化掉那些不符合历史发展的三产和亏损公司以及其内部人员,已经成了当务之急。”集团内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人士告诉记者。 从人员安置补偿到搬迁新建,费用大大超出了上海市政府可以下拨的经费预算。来自集团内部的测算,除了政府分批拨下的动迁款之外,集团还需要动用20亿元左右人民币来为这些历史包袱买单。目前为止,上港集团的年利润大约在2-3亿元人民币。 另一方面,在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的时期,资金成了第二个难题。岸线的调整带来的老厂区重建、新港区建设,都无疑是投入大大超过原本的预算。而在建中的洋山港被寄予厚望,中国政府已经表示将围绕洋山港建设自由港或自由贸易区,此举将大大提高上海港的竞争能力。 有没有那么多货物来“喂”给如此巨大的港口?来自兄弟城市的港口竞争令上海港倍感压力。 有关数据显示,今年上海上半年的集装箱吞吐量为675万标准箱(TEU),同比增长达29.4%。而来自深圳港同期的集装箱吞吐量则达到了605万TEU,同比增长达到32.12%。事实上,自2003年起,在传统运输旺季的7、8、9三个月,深圳港的单月吞吐量均超过了上海,竞争甚至还来自于临近的宁波北仑港。 巨大箱量的集中,将是上海港、洋山港取得成功的惟一保障。除了已经全线铺开的长江战略外,上港集团也大可借引战略投资者的机会联盟上下游航运公司。旗下包括中远太平洋、中远投资等多家上市公司与港务集团有良好合作的中远集团是否会成为未来股份公司的战略投资方之一?在集团内部盛传的说法是,上海市政府、以及国资委都会从考虑市场上全体船公司的公平性发展角度,来权衡和作出最终决定。 分析人士表示,从80年代盲目性极强的港口投资到走上股份制改革,对港口管理者而言,阵痛是必经的过程,随着与国际港口管理经验逐步接轨,上港集团整体上市将筹集到更多的资金以解决未来码头等各方面扩建的资金问题。 来源: 经济观察报 胡怡林 |
|||||
财富论今——新的理念 心的飞越 | |||||
| 设为首页 | 劳动创造一切,财富造就神话 | |
财富论今-http://cf.xinyuwen.com 苏ICP备05013302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