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企业管理 >> 资本营运 >> 企业上市 >> 正文
通过上市实现风险投资退出           ★★★ 【字体:
通过上市实现风险投资退出

作者:佚名     人气:407    全球最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摘要]风险投资在将逐步培育成熟的过程中,就要考虑退出的问题,而退出途径不外乎三种:上市、私下股权转让和破产清算。在这三种方式中,要在相类似的环境下实现风险投资收益的最大化,上市无疑是首选的方式。在确定了上市的方向后,上市的途径却并不是遵循唯一的模式。基本方式可以分为两种:直接在二板市场上市和借壳上市,当然目标市场更是多种多样,既可以是国内市场也可以是海外市场。
  上市是风险投资退出方式的首选
  风险投资在将逐步培育成熟的过程中,就要考虑退出的问题,而退出途径不外乎三种:上市、私下股权转让和破产清算。在这三种方式中,要在相类似的环境下实现风险投资收益的最大化,上市无疑是首选的方式。
  一旦风险基金所投资的企业上市获得成功,投资者往往可以获得远远高于一般商业的利润,回报率可高达几倍甚至几十倍,上百倍。这样尽管一般投资10个风险项目有5个失败,2个保本,3个成功,但能以成功的高额利润抵偿失败的风险损失,总体获得30%或更高的平均回报率。
  一项对国内高新技术企业的调查表明,60%的高新技术企业把到香港创业板上市作为第一选择,30%的企业把到美国NASDAQ上市作为第一选择。这也充分表明了上市成为风险投资退出的最佳选择这一观念已得到社会的充分认可。
  在确定了上市的方向后,上市的途径却并不是遵循唯一的模式。基本方式可以分为两种:直接在二板市场上市和借壳上市,当然目标市场更是多种多样,既可以是国内市场也可以是海外市场。
  通过二板市场直接上市实现风险投资的退出
  国外风险资本动作的一个主要条件是:要建立一套风险投资基金的运作机制,其中风险投资的有效退出机制的建立显得十分重要。在国外主要是通过建立二板市场帮助风险投资企业实现成功的退出。如美国的NASDAQ,欧洲的ESDAQ与EURO.NM。因此,成熟的资本市场对于风险投资业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世界各国在严格控制和管理主板上市公司以保证其正常运行的前提下,都相继建立了以发行高科技的风险企业股票为主的二板市场。如美国的OTC(柜台交易)市场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NASDAQ,就是为了那些不具备在证券交易所上市资格的中小企业的股票交易而建立的。OTC股票交易数量约占全美证券交易所上市数量的10倍。通过NASDAQ进行交易的则是OTC市场中最活跃的股票,目前有4800家。英国在1980年底建立了二板市场,即ATM市场,已经有350个左右的高科技风险企业发行了10亿英镑左右的股票。日本政府也于1983年分别在大阪、东京和名古屋建立了二板市场。此外,还有比利时布鲁塞尔。法国巴黎,马来西亚,新加坡也先后开设了二板市场。二板市场的建立,一方面为高科技风险企业直接融资提供了可能,另一方面也为风险投资的增值,退出提供了舞台。
  香港于1999年底启动了创业板市场,该市场对国内风险企业的吸引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国内科技企业主板上市条件较为严格,并且供小于求,而创业板上市的条件要宽松得多。二是通过创业板上市进行股份改制,创业板允许管理层拥有期股权。三是可吸引国外的风险投资基金。四是筹集资金既快又便捷。由于创业板上市的企业规模较小,与主板市场相比单位成本相对较高,上市费用大约在1000万元左右。虽然创业板对企业没有规模要求,但考虑到上市成本的问题,一般选择注册资金然5000万元以上的企业。另外,如果证券公司有足够资金实力,企业只要缴纳一定的前期费用即可,待上市成功后再收取相应的费用。

  通过借壳上市实现风险投资的退出
  我国对股票上市在公司历史,净资产,利润率等方面有严格的要求,处于长期的创业企业一般难以达到。在我国目前没有正式启动二板市场的情况下,即使启动二板市场,短期内实现直接上市毕竟只是少数,风险投资要通过上市退出就必须寻找另外的途径,即通过借壳的方式实现间接上市的目标。
  (一)国内主板市场的借壳上市
  国内的借壳上市就是借助国内的主板市场,即利用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交易所现有的上市公司的″壳资源″,通过实施资产重组将风险资本拥有的股权出售给上市公司,从而间接实现了风险资本退出的目标,同时也满足了一些上市公司更换主业,投资高科技产业的需求。具体来讲,借壳方式又可以细分为:
  1.风险投资公司可以直接或者通过投资的风险企业收购上市公司的“壳资源”,在取得控股权后,再通过资产置换的方式将风险企业或项目注入上市公司,达到风险资本退出的目标。
  2.另外一种模式是风险投资公司可以利用目前上市公司追逐风险投资和高科技主业的热潮,直接将相关股权出售给上市公司或由其设立的风险投资公司,从而使所投资的风险企业实现上市目标。
  (二)海外二板市场的借壳上市
  以前我们谈论借壳上市,一般只限于国内的二板市场,可现在海外二板市场上也不是什么新闻了,风险资本通过所投资企业的海外买壳上市实现退出已成为一条现实的途径。这里举在美国的OTC市场买壳上市的例子。
  1998年12月20日,美国的OTC股市出现了一只名为IMOT的中国概念股,总股本980万股,其中流通股400多万股,当天收盘价3美元,只成交了几千股。没过多久,IMOT在股市上开始有声有色了,日成交量最多的一天达200多万股,股价以不到1美元的原始股一路狂奔到5。5美元。而2000年3月8日,比尔。盖茨到深圳闪电般的6小时造访,使得美国投资者格外关注这只总部设在深圳的股票,IMOT高开高走竟一举突破10美元大关,几乎一夜之间,市值上亿元。这家神秘的英文名叫Intermost,中文叫“因特模式”的公司,是首家在美国股票市场上市的中国高科技信息技术公司,其背景其实是一家不足50人的深圳企业,主体是深圳中贸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1998年7月,投入资本不足百万。在短短半年多的时间为国内600多家企业制作了网上信息发布,其中有100多家上市公司,包括湘泉,美的,新大洲等,春兰集团也在不久前加入中贸网,去年营业额约400万元。该公司的信条是“我们从不做免费的生意”,而这恰恰是美国投资者所青睐的,他们将中贸网看作是通往中国产品和公司信息的通道。
  当然,无论选择直接上市还是借壳上市都各有得弊,企业应当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来选择适当的方法。
(市场报)
财富论今——新的理念  心的飞越   
  • 上一篇财富:

  • 下一篇财富:
  • 打造全球最全最实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的理念   的飞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