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企业管理 >> 资本营运 >> 企业上市 >> 正文 |
|
|||||
国美上市“阳谋” | |||||
作者:佚名 人气:259 全球最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
|||||
国美电器这次是真的要上市了。在北京的气候刚刚开始异常升温的时候,国美电器企划部部长江波在接到记者的询问电话时说:“上市小组正在日夜工作着。” 合同订立的时间与北京金尊房地产的成立时间巧妙地合在一处,而与此巧合的事情还有中国鹏润买壳京华自动化在香港上市的时间——也是2002年2月。 也就是说,中国鹏润在香港上市的同时就已和关联公司共同买下了西坝河北里7号院的土地,而且这是中国鹏润上市两年来最主要的一块投资业务。在其余的两宗对证券及期货经纪公司的收购中,它总共动用了2273万港元。 如果说国美电器上市后的头等大事是开发这块土地,那么这是否意味着国美电器的上市方式必然要与中国鹏润水乳交融,那么黄光裕此前向媒体透露的以中国鹏润收购国美电器在内地所有股份,实现红筹上市的计划恰恰是使二者相结合的理想选择。 或许我们可以这样理解,从中国鹏润的上市一直到如今国美电器的上市,似乎都与这块土地的开发计划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以2003年9月30日的中国鹏润的中期报告来看,其账面6454万港元现金,显然不够运作整个开发项目,而国美电器上市则可以为它提供增资扩股的机会。那么中国鹏润选择在今年2月发布收购公告,并在3月31日举行股东特别大会通过并在同日完成了对好联的收购,或许正意味着中国鹏润两年来的融资谋划即将实现。 在鹏润集团的对外宣传画册上,中国鹏润与整个集团并无直接关联,那么此番将鹏润集团旗下的国美电器全部装到中国鹏润里面去,难道只是为了以这个理由为中国鹏润融资做这个房地产项目吗?但如果不是这样,又是什么原因呢? 按理说,有着大量现金流的零售企业资金不成问题,而且这种在创业板上以红筹方式募资还会存在一定的风险。 经济观察研究院院长清议分析:“这种以香港上市公司先增资扩股,再收购国内股权的方式虽然比IPO在香港联交所的审批程序上简便。但是,其募资额度如果达不到某个下限就有可能以失败告终。所以一般来说,采取这种方式在操作之前会先找到买家,也就是定向发行或私募,但私募的弊端是券商会把发行价压得很低,使融资成本增高。” 裂变式增长与国美资金流 从江波那里记者得知,去年在全国还只有91家店的国美,今年开店数得到了几何速率的增长:“春节过后新开了五个分部,现在已开业的店有150家,到年底会达到200家。今年要完成260亿的销售额。” 迅速繁衍的同时,国美电器还发生着细胞的裂变——从原国美电器里分离出一家独立的国美音像公司,它是与国美电器同属鹏润集团的另一子公司,而今年早些时候就已开始选址建设的国美音像店年内目标是开600家。“国美音像有一个三五雄鹰计划——投资5个亿,5年时间开5000家店。”江波说。 具体而言,国美在今年一年里会新开109家3500平方米以上的家电卖场和600间几十平方米到上百平方米的音像店。虽然音像公司已经分离出去,与即将上市的国美电器没有直接的资金关系,但在分离之时,国美音像肯定要分流国美电器的资金和资源,这势必会造成本身也需要大规模扩张的国美电器处于暂时的缺血状态。 但是家电业专家、帕勒咨询公司资深董事罗清启告诉记者,就他对国美的了解,国美并不缺钱。“媒体有一种误解,认为做电器零售的快速扩张会给资金链带来紧张,实际上,国美在每一个供货商那里都可以拿到长达8个月的账期。” 按罗清启的分析,即使不上市融资,国美手头上的现金流也足以支撑庞大的开店计划,甚至其他方面的投资。“因为像国美这样的公司已经不再靠进货-加价出售的方式赚取利润了,基本上是按进价出售,有些时候甚至是进销倒挂。他们一方面靠大的销量从厂家拿年终返点,更重要的则是靠向厂家收取各种费用来赚钱。” 某知名家电品牌的东北分公司经理告诉记者:“对于大多数非高端家电产品如电视机、空调、冰箱等来说,国美的盈利完全不是挣差价,他们要求厂家提供当地最低的进货价格,然后以这个价格出售。 “由于年终还要按8%-12%的点数返利给国美,所以厂家不得不在进价上抬高一点,否则肯定是要赔钱的。但是无论你怎么涨,国美一定是要拿到最低价的,如果他们看到区域内出现更低的价格,就会立刻把价格降到那个水平,再要求厂家以这个价格结算。”他的口气中带有明显的怨愤。 这种盈利模式看起来风险全无,实际上却是空中楼阁,因为它存在的基础是有大量的厂商不断前来供货。但是物极必反,对厂家的压榨如果超过某个限度,这根脆弱的神经就会绷断。今年以来原材料的涨价和出口产品遭受反倾销等一系列不利因素,已使国内家电厂商逼近了承受的极限,进而将不满指向零售业的盈利模式。今年格力、伊莱克斯等厂家的退出就是先兆。 所以国美手头上的现金流用着并不踏实。今年12月11日,中国零售业向外资全面开放之后,这种模式更会迎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在这种形势下就更要求国美迅速扩张,靠品牌的强大和网络的覆盖率抵消厂家的逆反情绪。这是国内家电零售业都在谋求上市的根本原因。而除此之外,他们也很想突破现有的这种不尽合理的盈利模式。 做商业地产——新盈利模式? 国美在商业地产上的试探和扩张会为自己大大降低成本。据江波介绍:“零售业运营成本中最大的一块就是店租,以一家年营业额1亿元的店面为例,其年租金成本就高达300万元。”而全球零售巨头沃尔玛在处理这部分成本上的成功经验是先挣了钱再花出去,即选址后先买下土地进行一级开发并售出,而后再租用其作为零售店面。 事实上,在国美总部鹏润大厦,他们已经是这样做了,而上市后对西坝河的项目很可能也是采取这种方法。对于记者的这种推测,江波表示:“在适当的位置可以这样做,但国美并不以此为固定模式。” 韩彦 |
|||||
财富论今——新的理念 心的飞越 | |||||
| 设为首页 | 劳动创造一切,财富造就神话 | |
财富论今-http://cf.xinyuwen.com 苏ICP备05013302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