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企业管理 >> 资本营运 >> 企业上市 >> 正文
房地产企业买壳比例大升           ★★★ 【字体:
房地产企业买壳比例大升

作者:佚名     人气:319    全球最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风风火火的高科技企业买壳上市的强劲势头在保持了4年之后,如今正受到来自房地产公司的挑战。近来,上海同步电子退出永生数据重组,这与西安高新地产斥资10亿元借壳沪昌特钢、大盈股份宣布参与小城镇建设等形成鲜明对比,这些似乎都预示着房地产公司将成买壳主角。
    资料显示,房地产上市公司买壳案例在2002年出现陡增。据东方高圣投资顾问公司统计,在1997年至2001年的5年间,房地产上市公司买壳案例总共才发生25起,但在2002年一年,这类案例就上升到了24起,在当年的上市公司并购中,并购方主营为房地产开发的公司占14.3%,而这个比例在1998年为8.6%,在1999年为4.8%,在2000年为1.9%,在2001年为7.6%;与此同时,高科技企业并购的比例则由最高时1998年的34.3%,逐年下降,到2002年已降至17.9%。
    房地产企业买壳后能够实现上市公司经营业绩提升,这被普遍认为是导致并购市场出现这种转变的原因之一。有关研究表明,经过2年以上的市场考验,房地产企业在并购中的成功率(即业绩得以提升)达到68.75%。从目前已公布的2002年年报来看,不少上市公司借助房地产行业回暖的势头,在去年取得了丰厚的回报。如金融街2002年主营业务收入及净利润分别实现9.24亿元和1.6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82%和10.6%。再如天创置业,公司主业由商贸、旅游转变为房地产,使公司的每股收益从2001年的0.088元飙升至2002年的0.52元。不仅如此,就是一些主营为非房地产的上市公司,去年也依靠房地产投资赚得盆满钵满。如雅戈尔,去年收购的宁波雅戈尔置业有限公司当年实现营业收入5.3亿元,营业毛利1.83亿元。
    对于房地产企业来说,由于属于资金密集型企业,同时,面对我国住房制度改革的深入以及北京申奥成功、上海申博成功等带来的市场机遇,房地产企业的内在扩张动力充足,这也推动了其尽快进入资本市场的步伐。
    不过,业内人士也提醒说,对于一些地方房地产业"过热"、"虚热"及结构性问题,也应引起足够的重视,资本市场一些早期的地产英雄被淘汰出局的教训,新的地产豪杰们当引以为戒。

上海证券报   李小兵

财富论今——新的理念  心的飞越   
  • 上一篇财富:

  • 下一篇财富:
  • 打造全球最全最实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的理念   的飞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