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物流企业上市的步伐一直没有停止过。继上海外高桥、大众交通、中集、中远物流、中外运空运等国有物流企业接连上市之后,宝供、宅急送、豪海国际等民营物流企业也在加快上市步伐。 记者了解到,目前宅急送公司的上市工作正在有条不紊的运作中,如不出意外,今年年内可实现赴港上市。这一目标一旦实现,宅急送将成为内地首家在港上市的民营快递公司。作为沪上惟一拥有公共型保税仓库的民营物流企业--豪海国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计划公开发售25%股份以集资3000万新元,约合1.5亿元人民币,2007年上半年实现在新加坡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而宝供物流集团总裁刘武也多次表示,为应对不断开放的物流市场,宝供正积极筹备上市。 对于这些民营物流企业来说,上市是企业进一步发展的选择。企业发展到一定的规模,急需物流网络的再扩张,而扩张物流网络需要强大的资金支持,同时随着企业的不断扩张,原有的"家族式"、"家长式"管理模式也渐渐力不从心。迫切的上市需求,反映出了目前国内民营物流巨头所普遍面临的种种困难。在这种情况下,谋求上市可谓一条出路。如果上市成功,企业处于严格的监管之下,要求管理水平要与国际接轨,这对于谋求上市的民营物流企业既是压力也是动力;同时,通过上市募集到的大量资金,对于企业扩张网路、增强实力、增强对外竞争能力也是一种推动。可以说,上市对于民营物流企业提高内部管理水平、提升外部竞争力都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 上市带来的收益不仅限于某一家企业,可以预见,民营物流企业上市对整个物流业发展将是一个"催熟"的过程。有业内人士表示,目前资金问题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物流业的再扩张,在银行贷款等途径难以走通的情况下,通过上市自筹资金,并且企业被"逼着"走上一条规范化、透明化运作的道路,加快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同时,在这个过程中,达不到这一标准的企业将会被淘汰,在民营资本壮大的同时,上市推动了整个物流业管理水平现代化的进程。 通过募集社会资金使之成为企业再发展的动力,上市不失为一条捷径。但同时我们也应看到,这条捷径并非一帆风顺。首先,上市的条件相当苛刻,尤其对民营企业。况且我国的很多民营物流企业从粗放型、低层次基础上发展而来,参差不齐成长起来的民营物流企业能否经得起上市之后的种种考验,尚是疑问。 对此,宅急送表示,已聘请了美国安永国际会计师事务所从事公司上市审计工作,JP摩根与台资倍利证券为其上市承销商。香港联交所规定新的上市公司前3年的业绩必须是赢利的。宅急送去年的年营业总额达6亿元,今年年收入计划达到8亿元。目前公司治理结构的调整、章程协议的修改、财务报表的审计等上市前期工作已经全部完成。豪海国际去年税前利润达800万元,按照公司目前的发展态势,预计今年税前利润可以达到近2000万元,明年则有望达到5000万元。豪海国际已选定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负责审计公司自2004年起3年内的财务状况。 当然这还仅仅是上市前期的准备,上市之后的民营物流企业的财务状况和财务操作手法能否达到要求?民营物流企业要成为透明、规范财务制度的企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在各家民营物流企业争相上市的同时,也传来冷静的声音。有专家认为,从目前的股市行情来看,长期低迷的股市并不是企业上市的理想环境,而多家物流企业同时选择在密集时间内上市,使得未上市企业间的竞争便已显露。北京安邦咨询公司的张晓牧认为,上市是一种手段,但并不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需条件。从生存和发展的角度讲,关键还在于企业自身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思想,上市并不应作为民营企业的惟一选择。 来源:中国交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