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企业管理 >> 资本营运 >> MBO 操作 >> 正文

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几门必修课           ★★★ 【字体:
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几门必修课

作者:孙彩云  …     人气:245    全球最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几门必修课

  今天,企业微观意义上的国际化经营已形成宏观意义上的经济全球化浪潮,对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造成了冲击。二战以后发展中国家的实践已经充分证明,贸易战略愈开放,参与国际经济的程度愈深,经济实绩就愈优,发展中国家的市场对于发达国家的意义远没有发达国家的市场对发展中国家的意义重要。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全球化的关键不在具体产品市场的得失,而在于自身现代经济结构的建立。由于经济全球化带来的规模经济效应,新技术产生和应用的速度大大提高,发展中国家如果不积极从外部引进技术而是闭门造车,将不断拉大同先进国家的差距,永远停留于落后状态。

  中国企业只有能够以全球视角来审视并组织自己的企业时,才能够拥有真正的竞争力。外国企业纷纷开始打入中国市场,国内企业已经不能再高枕无忧,不得不进入国际市场找寻新的生存空间。一些在本国市场上已处于产品生命周期的饱和阶段甚至衰退阶段的产品,在某些国家还处于引入期或成长期,此时若将产品打入国际市场等于延长了它的生命周期,特别在那些消费倾向趋同的领域内,市场国际化比产品多样化更有利可图。

  几只拦路虎

  目前中国企业在迈向全球竞争的路途上还只是刚刚开始起步,问题也是多多。由于多种原因,我国企业很难收集国际市场情报资料,如市场动态、竞争程度、目标顾客类型、购买动机、消费习惯等,缺乏对国际市场的全面性、动态性了解,有关资料表明,我国大约有1/3的行业和一半以上的企业对国际标准体系和营销惯例等不甚明了。很多企业管理者很少着力了解企业赖以生存的外部环境,不重视市场供求变化,忽视产品质量与经济效益、更谈不上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欲望和经营理念,世界范围的激烈竞争和千变万化的国际需求,将会使相当一部分企业的生产经营陷入困惑之中。在国际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国际标准规范和市场渠道等一些参与国际竞争的关键条件方面,国内大多数企业都尚不具备。

  我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在行为动机上掺杂着许多非经济的目标:从内部动力看,长期以来,由于众多企业习惯在政府行政部门的干预下进行经营,缺乏竞争意识和参与国际竞争的热情和信心,企业决定是否开拓国际市场,往往是为了与国家政策保持一致,以至于无法能动地规划出参与国际竞争的策略;从外部动力看,广大的国内卖方市场为企业经营惰性提供了舒适的条件,而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必将遇到许多风险,如信用、汇兑、运输、价格、政治等风险,因而企业缺乏强烈的跨国经营欲望和魄力。

  我国大部分企业在生产经营中,除存在着劳动力资源与自然资源丰富且廉价等优势外,普遍存在着资金不足、技术落后、经验缺乏等一系列问题。从科技水平看,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差距很大,有些在我国尚属起步阶段,在质量和技术上均无法参与国际竞争;从价格水平看,我国产品的价格也没有竞争优势,特别是一些高新技术产品的价格明显高于国际市场价格。因此,我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比较优势较弱。

  几门必修课

  对我国大多数企业来说,要想成功地进入国际市场,必须以国际市场营销观念取代传统的生产观念及目前普遍存在的推销观念。为此就必须建立准确和强有力的商业信息系统网络,使信息的开发、管理和综合利用系统化,以此掌握各国经济、社会、政治及市场等方面的变化,把握参与国际竞争的主动权。同时,要积极培养一批国际营销人才,建立起一支训练有素、熟悉国际经营业务的国际商人队伍。

  在制定参与国际竞争的策略时,首先要通过对内、外部环境的分析及对自身优势与劣势的比较,来确定生存与发展的突破口。比如寻找现成的机会,即首先捕捉那些被国外企业忽视或没有很好顾及的领域,以自己具有特色的产品占领并扩大市场;创造市场机会,通过产品的改进或完善来引导或改变消费者的需求偏好,确立新产品最恰当的市场位置;改造市场环境,提高产品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世界权威机构或权威人物的评价对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营销具有极大的影响,甚至可以决定其生死存亡。

  在国外建立生产基地,将自己产品部分或全部搬到国外,利用当地资源或劳动力扩大生产,提高市场占有率,这是跨国公司采取的一种最普遍、最有效的方法,也是我国企业真正参与国际化经营的高层次要求。比降低生产成本更关键的,则是对消费者的透彻了解,如日本企业界将地理位置、文化传统和消费行为趋向接近的多国消费者聚焦为“跨国消费王国”,以此作为市场划分、产品开发和销售的决策依据,从而准确而又全面地掌握住整个消费王国市场的主动权,取得了惊人的经济效益。

  国际化经营并非大型跨国公司的专利,尽管它们是这一进程中毋庸置疑的主角。中小型企业参与国际化经营,关键是要演好配角,一可填补遗缺,即被一般企业所忽视的经营项目;二可填补死角,即大型企业不屑顾及或无暇顾及的经营项目,从而一步步开拓出较为广阔的国际市场。(来源:《市场报》9月11日/)

财富论今——新的理念  心的飞越   
  • 上一篇财富:

  • 下一篇财富:
  • 打造全球最全最实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的理念   的飞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