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企业管理 >> 资本营运 >> MBO 操作 >> 正文 |
|
|||||
MBO运作的中外对比 | |||||
作者:佚名 人气:217 全球最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
|||||
MBO即“管理层收购”。由于MBO在激励内部人积极性、降低代理成本、改善企业经营状况等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被国外企业广泛采用.
在国外的MBO实践中,由于证券市场比较完善,股票市值是定价的初始基准,一般认为以8—10倍市盈率定价较为合理。除此之外,基于MBO高杠杆融资的特点,国外的MBO也常在测算公司未来业绩的基础上,结合公司将来的息税前利润以及可以负担的利息支出,确定公司可以承担的最大负债,然后计算出在一定杠杆下公司管理层可以提出的最高报价。值得一提的是,管理层更关注企业的隐藏价值,他们往往在收购之前就已经对并购之后的战略整合做出了详细的规划和安排,例如如何出售不良资产、改进经营、加强会计约束、削减部分员工等,并计划采取各种经营措施以更有力地推动企业的增长,而这些也是MBO中管理层定价谈判的重要依据。 MBO定价在我国管理层收购中是争议最多的问题,其中的关键环节是国有资产保值问题和对企业管理层及内部职工的历史贡献的考虑。政府在考虑国有企业MBO时,其中一个重要意识是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但管理层或员工骨干对企业做过重要贡献的,需要在价格上给予一定的反映。因此,定价问题是双方的利益平衡点。从已发生的案例来看,涉及法人股转让的,定价都在每股净资产以下;涉及国家股转让的,则以每股净资产为定价依据。对于这些资质不错的上市公司而言,定价被普遍认为偏低。 MBO股权转让价格过低,主要有三个因素:一是所有者缺位在MBO过程中的体现;二是情感问题,即考虑了内部职工对公司的历史贡献等因素;三是政府主导下的单边谈判定价过程。由于没有第三者的参与,价格的敲定往往不是基于收购双方价值发现的差异。 由于收购方是对企业有重大贡献的管理层,同时收购存在潜在的促进企业发展的积极因素,所以各个地方政府大多制订了不同的优惠政策,主要是通过直接奖励、付款条件和付款方式等形式来间接实现。可见,企业进行MBO的价格,最主要取决于当地政府以及大股东的实际的支持力度。因此,国内MBO的定价问题不在于较每股净资产高或低,而是在非流通股市场不充分的竞争状态下,难以实现价格的绝对公平和完全避免转让过程中透明度不足的操作。 MBO的融资 MBO是杠杆收购,购买者要向原股东支付大量现金,这通常都远远超过管理层个人的支付能力,因此需要金融资本的支持。MBO作为高度负债的收购方式,收购方的资金一般80%以上通过融资而来,因此设计合理的、风险与成本对称的融资体系是收购成败的首要环节。在多年的实践中,国外投资银行家创造出了一系列丰富的融资工具,包括可展期银行贷款、优先级从属票据、可转换债券等众多的金融工具及其组合。债券市场相当发达和成熟,在MBO融资中占据主导地位。长期债务工具的多样性,使贷款人能根据自己的风险收益偏好进行投资,使借款人能在严格的和法律保障的协议条款下筹措到资金。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MBO融资受到诸多限制。一是《贷款通则》明令银行贷款不得用于权益投资,二是收购方不能以被收购公司的资产作抵押向商业银行获得贷款。因此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融资工具比较单一,缺乏外部权益融资和混合融资工具。从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的实践上看,收购资金大部分来自管理层自筹资金,个人融资是管理层收购资金的重要渠道。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的融资来源大体分为:个人抵押(质押)贷款、私人借贷、民间金融借贷、信托机构融资、利用收购平台公司进行股权融资。国内目前较热的MBO私募基金和信托解决方案由于缺少相关立法或实施细则,仍然面临一定的运营风险和法律风险。 内部人控制 在国外,如果目标企业是上市公司,通过MBO后一般要退市。由于存在银行、养老基金、共同基金、保险公司等积极投资者,他们在企业重组过程中已不仅是资金的提供者,还积极地参与企业管理层的变更、参与重组后企业的战略决策或监控企业的经营、管理等,因此国外公司在MBO后,多能实现管理层、中小股东、战略投资者、债权人的多赢局面。 但我国上市公司MBO后高管层持有的是非流通股,可能会侵犯流通股股东利益。上市公司的内部人与第一大股东利益的一体化,可能使国有股(法人股)一股独大转变为管理股一股独大,在目前中小股东权益保障制度还不够健全的情况下,公司或中小股东的利益可能受损。比如,对表决权的控制会使管理者以股东财富换取自己利益;对于分红等重要决策可能会表现出较大的个人倾向,如高派现分红。 世界经理人周刊 |
|||||
财富论今——新的理念 心的飞越 | |||||
| 设为首页 | 劳动创造一切,财富造就神话 | |
财富论今-http://cf.xinyuwen.com 苏ICP备05013302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