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企业管理 >> 资本营运 >> 产权交易 >> 正文
产权市场欲筑更大平台对接资本         ★★★ 【字体:
产权市场欲筑更大平台对接资本

作者:佚名     人气:521    全球最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这些天,上海产权交易所总裁张海龙成了大忙人。刚刚从上海工博会期间召开的"长江流域产权交易共同市场"新一届理事会上抽身,他又为下一步产交所的发展规划忙开了。
    记者日前从有关部门了解到,上海市政府目前正在酝酿一场针对突破现有产权交易市场参与主体、客体与交易标的范围的改革。如何进一步提升产交所未来发展定位、加大力度打造一个为各类市场主体平等使用生产要素的产权交易平台,成为党的十六大后上海市政府高度重视的问题之一。
    产权交易沐浴政策暖风
    在长达3万字的十六大报告中,最让上海产权交易所总裁张海龙深受鼓舞的是报告第四部分中关于"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和"健全现代市场体系,加强和完善宏观调控"的两段论述,尤其是其中"在更大程度上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发展产权、土地、劳动力和技术等市场。创造各类市场主体平等使用生产要素的环境"的论述,确立了产权交易和产权交易市场的历史性地位,为我国产权交易市场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让张海龙这位多年来一直致力于产权交易市场建设与发展的专家,看到了产权交易市场无限美好的前景。
    在十六大报告中,对出资人权责进行了明确,并提出"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分别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而且将中央与地方履行出资人资格的范围进行了具体的划分,即"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大型国有企业、基础设施和重要自然资源等,由中央政府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其他国有资产由地方政府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而产权明晰是产权交易的前提和基础,十六大报告的有关论述被业界人士普遍认为是解决了以前在实际操作中长期存在的羁绊,为产权交易的未来发展扫清了障碍。
    同时,在业界人士眼里,十六大报告关于产权市场的描述及定位,被认为是具有历史性的意义。"除了证券市场之外,十六大报告中还明确要发展产权、土地、劳动力、技术四大生产要素市场,其中将产权市场也明确到生产要素市场中去还是第一次,意义很大!可以说使产权市场的定位达到了一个历史高度。"张海龙激动地表示,长期以来,他一直认为,产权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正是生产要素的综合体,它涉及到人、财、物各个方面。
    对产权交易及产权市场发展更具现实指导意义的是,十六大报告提出"创造各类市场主体平等使用生产要素的环境"。这句话被解读出来的意义是,产权交易市场,包括交易标的、参与主体、客体的范围都将大大扩大,为市场真正作为所有出资人进行平等交换的场所提供了政策依据。
    "以前那种认为产权市场就是盘活国有资产的场所、产权市场的存在只是为了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认识被大大突破了。产权市场要发展成为所有出资人、所有投资者平等使用生产要素的服务平台,它要按照‘三公’原则发挥市场规律和价格规律的作用。"张海龙这样理解十六大吹来的政策暖风。
    上海拟突破进场范围
    据悉,在十六大精神的指引下,上海市正在酝酿一场突破产权交易市场参与主体、客体及参与标的范围的改革。据了解,目前上海市产权交易执行的法规依据是上海市政府于1998年底发布的《上海市产权交易管理办法》,这部政府规章虽然在全国同类法规中属于领先规范之列,但仍然是站在"管资产"而非"管市场"的角度来制定执行的。该办法中规定,包括国有、集体资产在内的公有资产的交易应该在上海产权交易所进行;其他产权的交易可以在上海产交所进行,也就是说对于非公资产没有硬性规定其交易场地。但是,目前随着各类主体平等使用生产要素,随着产权市场作为要素市场的认识进一步强化,政府的管理角度也将向要素市场的管理转变,即从"管资产"向"管市场"转变。张海龙认为,目前上海产权交易所实际交易金额的近80%是通过股权交易实现的,已经反映出价值形态而非之前传统的实物形态。因此,政府对市场加强监管将从市场角度出发,并参考证券市场的模式。如此,原先对仅限于公有资产要在场内进行交易的规定将可能延伸到其他非公资产交易,包括民营资产与外资。

    据上海产交所张海龙总裁介绍,事实上,现在已经有很多民营资产的产权交易出于安全正规的考虑,愿意在场内进行。而近年来风起云涌的外资并购,也越来越多地借助产交所这一平台完成。上海产交所还针对跨国并购出台了"快速通道"政策,通过简化手续、缩短审批程序,鼓励跨国并购在场内交易。目前,从上海产交所的交易金额看,四分之一属于纯国有资产;四分之一属于非公资产;二分之一属于混合经济有限责任公司性质。
    产权交易入场操作被认为可降低交易成本、提高工作效率,通过市场发现合理的交易价格,逐步走向制度化和规范化。其中最明显的一例即浦东自来水公司通过上海产交所引入外资,经产交所挂牌竞标后,以20亿元的价格成交,为其7.6亿元的评估价格的2.66倍。
    而上海产交所自身定位也正在被考虑置于一个更加重要的地位,其自身体制改革也在酝酿之中。产交所在完成一部分政府延伸职能的同时,还在大力拓展其交易行为组织者的作用,旗下一批类似于证券市场券商作用的经纪人、中介机构受买卖双方委托在产交所平台上寻找目标、进行操作,产交所提供信息与服务,并向参与者收取管理费。"这种模式恐怕是产交所将来要投入更大力量去做的方向。"张海龙表示。
    全国性市场加紧筹建
    立法滞后是目前公认的产权交易市场发展存在的最大问题之一。据了解,目前中国尚无一部统一的《国资法》及与之相配套的产权交易法律、法规,只有各省市自己制定的、多以地方法规或政府规章形式执行的法规依据,地区之间的差别很大。这种情况所造成的不良后果,一是法规的权威性不够;二是为现在越来越多的异地并购重组造成障碍,产生无法可依的情况。十六大后,业界普遍认为,期待已久的《国资法》有望在明年出台。
    十六大报告中关于"国家要制定法律法规,建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分别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各级政府要严格执行国有资产管理法律法规……"等提法,被普遍认为是指向已酝酿多年但久未出台的《国资法》。据了解,早在1994、1995年间,中央有关部门就在北京、上海、深圳、西安四地就《国资法》的制定进行调查研究,但多年来再未迈出实质性步伐。业界人士认为,当前已明确传递出该部法律即将出台的信号,在该部法律中将明确关于国有资产管理、经营和流动的有关规定,为今后制定产权交易方面的专门法规打下基础。
    全国统一执法大典出台的更大意义还在于,将大大推动全国性产权市场建立的步伐。事实上,现在一些区域性的产权交易市场已经在着手规范统一部分省市的产权交易法规。毕竟"没有规矩难成方圆",越来越多的异地交易、跨国并购需要一个统一的法规和统一的平台。

    在不久前刚刚召开的第四届上海工博会期间,召开了以上海产交所牵头的"长江流域产权交易共同市场"新一届理事会。这一成立于1997年的区域性产权交易共同市场,经过5年的发展,成员已扩大到40家,尤其是最近吸纳了广东等地5家地方性产权交易机构,突破了原有的地理概念,将其范围从长江流域扩大到华南等地区。
    该共同市场决定从以往的松散型结构向更实际和紧密的合作方向发展。明年,"产权交易共同市场联合网站"将推出,可以搭建起统一的信息资讯平台,更为重要的动作是争取陆续统一40家成员执行的相关产权交易法规,建立一个区域性的规章制度。
    其他地方也在加紧行动。深圳产权交易中心日前表示,深圳力争在5年后建立起全国性的产权交易市场。而由天津产权交易中心牵头的北方产权交易共同市场也已成立,在天津市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天津产权交易中心目前实行六块牌子一起做的模式:产权交易中心、技术产权交易中心、成果转化中心、房地产转让中心、拍卖行、评估事务所六合一,天津对打造北方产权交易中心地位雄心勃勃。所有迹象表明,各地都在积极行动,以吸纳更多"筹码",力争在统一市场进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上海证券报 《上海证券报 资本周刊》 童颖
财富论今——新的理念  心的飞越   
  • 上一篇财富:

  • 下一篇财富:
  • 打造全球最全最实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的理念   的飞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