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企业管理 >> 综合治理 >> 经典案例 >> 正文
谁在“恶化”不良资产 四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难题           ★★★ 【字体:
谁在“恶化”不良资产 四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难题

作者:佚名     人气:243    全球最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谁在“恶化”不良资产

四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在大规模的不良资产处置过程中,因主观处置不当到底造成了多少事实上的国有资产流失,目前尚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随着资产管理公司“内部人腐败第一案”—张桂林案件的公开,某些内部人控制下不良资产处置腐败游戏将一一见光而死。

原中国华融资产管理公司成都办事处的总经理兼党委书记张桂林,近日因“涉嫌徇私舞弊、低价折让出售国有资产”被当地警方刑事拘留。这是自年初“审计风暴”袭击四大国有资产管理公司以来,媒体披露的第一宗案件。公开信息表明,在过去的五年里,华融成都办事处在不良资产的评估、拍卖、成交等过程中,张桂林的亲属几乎垄断了所有环节,“策划”了将大量国有资产中饱私囊的“流水线”式操作流程。

当年成立四大资产管理公司,主要目的是为了减轻国有商业银行因计划经济体制而形成的历史包袱,以此加快中国金融业改革。而资产管理公司的职能是通过对不良资产的处置,尽可能地减少国有资产的流失,尽可能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即充当“国资守卫者”的角色。

在此良好主观愿望背景下,政府对这些被戏称为“收废品”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监管相对有所淡化,如前几年四大公司都未被列入审计署最初提交的审计名单之中。

自2004年起,不良资产处置中种种不规范行为,如内部人控制、暗箱操作、低价出售等,常常见诸于媒体报道,中央领导对此给予了高度重视,并要求银监会、财政部、央行等部门严格监督和查处。

今年一月的全国审计工作会议上,国家审计署审计长李金华通报了四大资产管理公司2004年的审计结果,发现案件线索38件、涉案资金67亿元。张桂林可能是这场审计风暴中的第一个落马者。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事发前,张桂林曾是四川金融系统的“一面旗帜”,因其对不良资产的处置速度之快在华融内部被称誉为“东有杭州西有成都”。其“荣耀”来自于他曾经创造的“业绩”和“效果”,而现在的“落马”也源于其创造“业绩”和“效果”的过程中。

一段时期以来,不少人对“不管白猫黑猫捉住老鼠就是好猫”的提法存有误解,认为为了达到一个良好的目的,可以不择手段,哪怕是“不好或者坏的手段”,甚至出现了一种“以卑劣方法实现高尚理想”的悖论。此错误观念在实际生活中具体体现为:只管结果,不问过程;只管创造的成绩,不问付出的成本;只管直接的正面目标,不问间接的负面影响。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正是为了扭正这种误解和行为,“好的市场经济”也要保证有“好的市场经济的实现手段”。

与张桂林案件几乎同时发生的还有,原中国东方资产管理公司石家庄办事处党委书记兼总经理李向文在其办公室莫名死亡,死亡原因有自杀和病死两个不同说法,据悉案情正在调查之中。值得注意的是,两人出事都是在退休后不长时间,张桂林甚至退休还不到两个月。“在任无人管,退休事就来”的现象也说明,通过程序监控实现事前监督,远比后果监控和事后监督更有利于防止国资流失。

如何在操作程序上预防不良资产的再度恶化和继续流失,如何在单位负责人离任前有一个清白的交代,应是我们撇开对类似张桂林事件进行道德谴责和法律惩戒之外更需要做的制度上的反思。
财富论今——新的理念  心的飞越   
  • 上一篇财富:

  • 下一篇财富:
  • 打造全球最全最实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的理念   的飞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