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企业管理 >> 综合治理 >> 经典案例 >> 正文
一个家族企业的奇怪等式:家族+家族=国际化           ★★★ 【字体:
一个家族企业的奇怪等式:家族+家族=国际化

作者:佚名     人气:322    全球最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陈氏三兄弟在最初创建还是小作坊的夏梦服装厂时,或许根本没有想到有一天能走上国际化的道路,能够与世界第一男装生产商杰尼亚合作。
  对掌舵人陈孝祥而言,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国际化,在国际化的同时,还解决了这个家族企业面临的问题。这个嫁接在国际化基础上的家族企业,越来越向规范的方向发展,避免了家族企业在成长中因内讧而衰败的宿命。
  亲兄弟明算股
  谈起创业的冲动,陈孝祥表示,当时是很苦的农村家庭出身,陈孝祥在别人的企业做推销,老二做木匠,老三做电焊工,“我们三兄弟凭着一定要把自己的家里做得比别人家的钱多的念头”,1991年陈孝祥创办了夏梦服装厂,并把两个兄弟请回来帮忙,一个负责生产,一个负责技术。
  在这个家族小作坊中,三兄弟克勤克俭,不拿工资、不谈报酬,陈孝祥太太“理钱”,把所赚的利润全都投入到生产,父母管理家庭,三兄弟做具体工作,一家人吃大锅饭,其乐融融。功夫不负有心人。到1996年陈氏三兄弟盖起了农村小厂房,并进口了一些设备,准备大张旗鼓地干一番。
  正当陈孝祥准备放开手脚大干的时候,家庭内部发生了变化。1996年两位弟弟各自有了自己的媳妇,同一个屋檐下有了三对独立的小夫妻。而此时的小作坊也积累了2000多万固定资产。
  家庭的变化给这个家族企业注入了新的活力,也带来了新的主人。1997年陈孝祥感觉发生了和以前不一样的变化,背后不少说法传到他的耳朵,“这样做下去,给谁做”,“大哥如何对待我”,以前两位弟弟对他言听计从,但结婚后对企业未来发展也有不同的想法。
  对此陈孝祥不以为怪,只不过苦思不得其解。最终陈孝祥从浙江服装协会的秘书长获得了锦囊妙计:把三个兄弟的股权分割好,越早处理对企业发展越有利。
  回家一个星期后,作为大哥的陈孝祥召集兄弟商讨股份的确定和划分。为使这一划分具有权威性,便请了家庭最高权威母舅来见证。
  兄弟帮忙是有限度有时间的,企业越大兄弟们对资本越关心了,陈孝祥回顾往夕总结说。
  陈孝祥这位做大哥的坚持让两个弟弟先说,“反正就这么多,你们自己先说自己拿多少股份,剩下的给我”。而他两个弟弟也很理解,大哥把他们带起来的,给大哥多一些,两位弟弟要了55%,剩下45%给了陈孝祥。他们加起来55%可能还可以给老大提提意见。
  股份明确后,第二天上班,陈孝祥发现大家工作精神都比昨天好多了,每个人的太太也都埋头苦干,没有什么早上班晚下班的事情了。
  陈孝祥这样理解这一变化,“我没有很多理论,我认为人的动力就是金钱。股份制明确后,大家都认定了,这个企业我就是主人,损失了多少都是自己的。”
  兄弟平等,谁代表企业
  股权分清后,带来了三年的平静期。但随着企业越来越大,陈孝祥感到两个弟弟的想法同他的分歧越来越多。
  2000年前,陈孝祥感觉到,以前民营企业很小时,做大哥的董事长很容易指挥两个弟弟,让老二做什么,他很快就按照老大的想法做了。但这之后,陈孝祥逐渐发现,公司研究出来一个规划战略,最多做到一半,就执行不下去了,总会有很多理由。第一次你说他们听了,第二次就可能不听,也不能吵架。
  陈孝祥认为,“这并不是夏梦家族的问题,这是所有民营企业的普遍问题,这可能是我最难解决的问题。”而方太集团董事长茅理翔指出:“经我研究,一般1-3亿元的家族企业比较容易左右摇摆”。
  但这只是第一步,此时的陈孝祥三兄弟已经拥有2亿元资产,有了钱后,新问题又来了,兄弟们都对权力和名誉发生了兴趣。陈孝祥表示,作为企业法人,只有董事长能代表企业与政府、行业打交道,不可能一会这个一会儿那个出来;但有了钱后,大家都希望权力和名誉,要钱可以,多给你一点都可以,但是社会名誉和权力很难做到。

  陈孝祥便不得不多费心思让两个弟弟每天开心。公司盖第三个办公楼时,陈孝祥在自己办公室旁边给两个弟弟也配备了同样大小的办公室,装修也与自己的办公室一样。尽管他认为两个弟弟一个管技术一个管生产都要到车间去,他还是要这样做,整天都在做一些让他们满意的事情,陈孝祥认为兄弟是平等的,如果没有给他们设立一样装修的办公室,当天晚上父母就会找上门来,都是你的兄弟。
  而且陈孝祥面临的问题还不同于方太集团,“他是爸爸给儿子,怎么样都是自己的儿子;我们是三兄弟,要么各奔东西,在一块作为兄弟的大哥我没有更大的权力,我们是兄弟我们平等,我只能在很多方面尽量满足他们,让他们高兴,但是人的要求是无止境的,我没有办法改变这个现实。”
  企业做大后,陈孝祥感觉到,兄弟之间关系的微妙变化将会逐渐影响到企业的发展。以前靠家族亲情维系的管理,只能在企业创业之初有效,而在企业做大、个人的利益关系越来越多时,亲情管理正在逐渐失去效力。
  陈孝祥不知怎样才能让两个弟弟满意,不知怎样才能把弟弟团结在自己周围、像以前一样同甘共苦。这成了他的一块心病。
  奇怪等式:家族+家族=国际化
  陈孝祥认为,家族企业最大的是管理问题,理论上来说家族的财产不一定是让家族来管理。但请一个外人总经理,怎么解决,即便请一个世界最有本事的人也解决不了,因为二老板明天就可以让你走。解决不好,职业经理人在家族企业呆不住,职业经理人到民营企业里,民营企业老板不相信,每天老板都在说你应该如何做,职业经理人几乎没有空间干什么。
  陈孝祥一直是自己在管理地位平等的兄弟,而这个管理很大程度上靠的是亲情的维系。2001年一个偶然机会,解决了陈孝祥的忧虑。
  2001年一个意大利设备商订购了5套服装,不到半个月后,接到意大利消息说,三个兄弟可以有两个到意大利去商谈合作事宜。后来就遇到了与夏梦合作的意大利杰尼亚服装公司。杰尼亚是世界第一大男装生产商,巧合的是,杰尼亚也是一个家族企业。但这个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的家族企业,在公司架构、经营管理上已经相当成熟,与中国的家族企业不能同日而语。
  历经两年磨难,2003年陈孝祥与杰尼亚签署了680页合作协议框架,成立了夏梦·意杰公司,双方各占50%的股份。当时整个温州都对这个问题比较敏感,因为杰尼亚是家族企业,夏梦也是一个家族企业,杰尼亚不可能给一个中国家族企业控股,夏梦也不会让另一个家族企业控股,各占50%,“门当户对,才能走在一起”。
  合资后外方提出CEO由外方来当。
  陈孝祥不担任CEO,他认为这个名词很好听,执行董事会工作,任何人都是由CEO来指挥,但如果他担任了这个职务,第一刀就砍倒自己兄弟,因此这个CEO不能当,陈孝祥选择合资就是要引进杰尼亚的技术和管理方法。这样陈孝祥选择了担任虚幻的只是召集董事会的董事长。
  总裁上班第一天,把所有的企业员工逐一审核清点,第一个社会保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对员工超过8小时的工作时间给150%的工资,纳税是100%。在陈孝祥看来,外资的这些要求很不可思议,“政府都没有让你做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我去温州龙湾区办医疗保险,区里都没有这样的政府机构,有必要这样吗?超过8小时,以前从来没有给过150%工资。”后来还是陈氏兄弟在磨合中接受了外商的要求,所有的工作都要按照国际化标准来做。陈孝祥表示,这让他感受到现代企业的规范和战略思路。“就拿加班要150%的工资来说,外商说这样才能留住员工,如今,这证明是明智的,温州劳工问题已经凸现。”

  合资了以后,董事会让当总经理的老二搬走,搞设计的老三应到设计室去,而且很多老外来了,老二很快搬走,但老三就不搬。老外只好都挤一块,结果老外老总没有了私人空间,只好自己搬走了。
  “如果这个事情让我来做,我父母晚上立刻要找我了,都是兄弟,你为什么让他们搬走。”更让陈孝祥开心的是,合资后,夏梦不仅利用了杰尼亚全球的资源,现在两兄弟都围着他来说话、出主意如何与外方合作。
  陈孝祥说,自己评估了2亿元的资产,老外认为只合1.5亿,但陈孝祥认为,与世界第一大男装生产商合作,引进国际化管理和理念,值。
  “你们不要以为我笨,其实我不笨”,陈孝祥昂起黝黑的脸,还甩一甩他那略显长乱的头发。
商界名家
财富论今——新的理念  心的飞越   
  • 上一篇财富:

  • 下一篇财富:
  • 打造全球最全最实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的理念   的飞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