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企业管理 >> 综合治理 >> 管理工具 >> 正文 |
|
|||||
5S实施指南 | |||||
作者:佚名 人气:471 全球最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
|||||
第一章5S是什么?
![]() 第三章5S重点意义 5S的整理、整顿并非局限于:做好整理、整顿,就好了,也不是喊喊口号、贴贴公布栏、公开宣告,总而言之,它并非写出来、喊口号来让人看的,而是要确确实实、踏踏实实地去“做”的事。 我们要先充分了解它的基本含义后,再来确认耳熟心知的5S运动吧! (1S)--整理 “整理”这个单词,往往让人误认为把散乱各地的东西重新排列整理就“好了!OK”,其实重新排列、重新堆积整齐,只能算是“整列”,而“整理”的详细内容应该是: 将需要和不需要的东西分类; 丢弃或处理不需要的东西; 管理需要的东西。 但是丢弃需要“狠心”和“魄力”,我们经常有这样的心理和观念:“留下以后或许有用”、“这个尾数留下等下批订单再用”、“多买一些,急用就不用愁了”等,这些不明确或假设的心态,往往造成“空间”和“成本”的浪费。 错误的观念导致浪费 我们先举因错误导致浪费的实例,您便可以更加了解推动5S的重要性。 未经“整理”的组织,经常库存一些长期未使用的材料,而浪费大笔的库存资金费用; 从来不用的料架和柜子,占用了宝贵的空间; 仓库里有什么材料,我凭感觉就可以知道啦; 请的搬运人员越多,表示我公司很忙; 因缺料、机械故障,而不能如期向客户交付产品,我们没有办法的啦; 先赶货要紧,多生产一些,把不良品先挑出来,等出货后再修理; 这个小刀伤没关系,随便绑贴一下就没事了; 以前我们就是这个样子,产品销路不错,客户也没说工厂太脏乱; 有重要客户来参观公司,提前动员大扫除一下,就可以给客户留下好印象; “喂!昨天的报告放到哪里?”“明天我上班再拿给你,因为我要找找看。” 清理“不要”的东西,可使员工不必每天反复整理、整顿、清扫不必要的东西而形成做无聊、无价值的时间、成本、人力成本…..等浪费。 “要”的整理 管理“要”的东西是依据“时间性”来决定的:
![]() 透过上述的分类后,如果当您在考虑扩充厂房之前,如先做好整理工作,经过时间及空间整理工作后,您一定会对厂房的容量变大而大吃一惊。所以,“整理”是5S的基础,也是讲究效率的第一步,更是“空间管理”的第一课。 (2S)--整顿 执行“整顿”的消极意义为防止缺料、缺零件,其积极意义则为“控制库存”,防止资金积压。 整顿是放置物品标准化,使任何人立即能找到所需要的东西,减少“寻找”时间上的浪费,也就是将物品,按“定点”、“定位”、“定量”三原则规范化,使工作效率、工作品质、材料控制成本上,达到最大的效益。 (3S)--清扫 产品品质的优或差与组织的清洁有着相当密切的关系,在一般的印象中,“清扫”就是用扫把扫扫地、用抹布擦拭机器即可。其实,真正的“清扫”应是除了包括上述的最基本动作之外,工作场所的地面、墙壁、天花板以及日光灯的内侧均要清洗干净,除了能消除污秽,确保员工的健康、安全卫生外,还能早期发现设备的异常、松动等,以达到全员预防保养的目的,借以提高工作效益、降低成本,使设备永远维持在最佳的运转状态下,进而生产出良好品质的产品。 (4S)--清洁 “清洁”与前面所述的整理、整顿、清扫的3个S略微不同。3S是行动,清洁并不“表面行动”,而是表示了“结果”的状态。它当然与整理、整顿有关,但以与清扫的关系最为密切。为机器、设备清除油垢、尘埃,谓之清扫,而“长期保持”这种状态就是“清洁”,将设备“漏水、漏油”现象设法找出原因,彻底解决,这也是“清洁”,是根除不良和脏乱的源头。因此,“清洁”是具有“追根究底”的科学精神,大事从小事做起,创造一个无污染、无垃圾的工作环境。 (5S)--习惯、纪律 5个S—整理、整顿、清扫、清洁、习惯,在推行5S运动中都很重要,但是我们认为其中最重要算是“习惯”。5S实际上是日常习惯的事,也不是靠一个人做就可以的,而是需要亲身去体会实行,由内心里得到认同的观念。因为自己的疏忽,会给别人带来不便、损失,所以养成习惯、确实自觉遵守纪律的事情,就是“习惯”。 以中国人对于各种活动的态度都有“三分钟热度”、“虎头蛇尾”的状况,如何让5S活动养成习惯,持续不断地、全面彻底地进行,就必须从“纪律”管理着手,从心里自然流露出来的“必须”的心态去实行,才是成功的要素。 大家都养成遵守纪律的好习惯,成为一个高尚的人! 第四章 整理、整顿的精神及重要性 4.1前言 组织是人、事、物的结合体,既然是结合体,就表示彼此之间有交集的存在,也有空集合的存在。 交集表示彼此之间有挂钩,有挂钩表示有关心,然而这种关心,往往会出于本位,而产生重复。 而空集合,则易产生一种三不管的地带。 既有三不管又有重复,一般组织在管理上,自然会有很多不合理的存在,这种不合理,就是我们要清除的现象,也就是组织要实施整理、整顿的方向。 4.2推动整理、整顿的动机—[质量、成本、人性]的追求 4.2.1整理、整顿是现代化工厂管理的起步 国际化、自由化、趋势的事实; 组织面对种种冲击以及客观环境的需要,经营管理者已了解到一个事实; 一追求机会利润的时代已经逐渐远去。 庄敬自强之道唯有加强[管理]。除非组织有合理化的[管理],否则只有步上被淘汰这条道路; [管理]内容包罗万象,行动方案更是数以千计,招式之多令人眼花缭乱无所适从,究竟应从何处下手较易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最简单、最有效也是最容易,但为一般组织所疏忽的就是管理的起步。 4.2.2整理、整顿是组织舒适化的捷径 人性管理的追求; 塑造[质感]的工作气氛。 4.2.3整理、整顿与组织形象 一般被认为高水准的组织必定是重视整齐清洁,观瞻良好的组织; 整理、整顿、清扫彻底实行才能使组织具有宽敞而明亮的空间; 顾客对于明净亮丽的组织寄以无限的信赖; 工作环境的良好将是求职者无比的向往,人才将以能为高水准的组织服务为荣; 总之,整理、整顿、清扫是成为高水准、高效率的开端及重要手段。 4.2.4忽视整理、整顿是低效率的代名词 (a) 浪费的温床 整理、整顿、清洁杂乱的组织,很多浪费的地方不易被发现,隐藏的损失不易被察觉,造成很多浪费的温床; 就好像在不知不觉中一捆一捆的钞票不翼而飞。 (b)事故灾害等安全上的罪魁祸首 工作伤害肇因以工作环境及个人的工作习惯为主; 工作灾害如火灾,起因于工作环境的未合理整备。 (c) 低效率的象徽 忽视整理、整顿员工从事过多的搬运,寻找重复的动作,大大降低生产效率; 在零乱不堪、布满灰尘的组织不可能生产出好的质量。 4.2.5追求组织管理的综合效果 提高士气; 质量稳定; 设备维护; 提高安全性; 提高效率。 4.3整理整顿的意义 4.3.1定义 所谓的整理,就是把不必要的东西处理掉,也就是将有用的东西和没有用的东西,明显的分开,同时可将没有用的东西尽快的处理或废弃。 换句话说,整理的目的,就是在排除管理上的浪费,像资源利用的浪费;空间闲置的浪费;容器利用的浪费;货架空置的浪费;在制品、原材料、次品过多的浪费等。 整顿就是消除无谓的寻找,既缩短准备的时间,随时保持立即可取的状态。 整顿的目的也就是替物品找到一个固定的家,待需要的时候,能随心所欲的取用,而这一个家是符合安全、质量、效率等要求。 4.3.2同义活动 (a) 5S+1+1+1 整理(Seiri)区分要与不要的东西,不要的丢弃; 整顿(Seiton)需要时立即可使用的状态; 清扫(Seiso)消除灰尘、杂乱、果物等保持清洁; 清洁(Seiketsu)保持卫生、美观、无公害的状态; 修身(Shitsuke)有礼貌、有教养、遵守规律、规则; 习惯化(Shukanka)落实良好习惯; 认真努力(Shitsukary)全心全力做完美; 死为止(Shinumade)终身永恒持续。 (b) 六整(E) 整理 物品、机器、容器、工具量具及通道的整理; 整顿 定点、定位、定容、定人、定物; 整洁 环境、物品、机器、工具的清洁; 整仪 服装仪容(制服、名牌、头发…); 整军 工作精神效率、操作方法; 整员 出勤率、出席率、上下班安全。 (c) 同义活动关联性 |
|||||
财富论今——新的理念 心的飞越 | |||||
| 设为首页 | 劳动创造一切,财富造就神话 | |
财富论今-http://cf.xinyuwen.com 苏ICP备05013302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