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企业管理 >> 综合治理 >> 管理感悟 >> 正文 |
|
|||||
待人处世100术选读系列之四 | |||||
作者:佚名 人气:315 全球最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
|||||
10、豁达大度,宽能容人 佛界有一副名联:“大度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怀一笑,笑世间可笑之人。”古人还常说:“将军额上能跑马,宰相肚里可撑船”,“无度不丈夫,量小非君子”,这些话无非是强调为人处事要豁达大度。看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曹操和周瑜都是三国时代才华横溢的人,然而两人的度量却大相径庭。 袁绍进攻曹操时,令陈琳写了三篇檄文。陈琳才思敏捷斐然成章,在檄文中,不但把曹操本人臭骂一顿,而且骂到曹操的父亲、祖父的头上。曹操当时很恼怒,气得全身冒火。不久,袁绍兵败,陈琳也落到了曹操的手里。一般人认为,曹操这下不杀陈琳就难解心头之恨了。然而,曹操并没有这样做。他慕陈琳的才华,不但没有杀他,反而抛弃前嫌,委以重任。这使陈琳很感动,后来为曹操出了不少好主意。 周瑜是个将才,可是他没有大将应有的度量。周瑜聪明过人,才智超群,然而,妒嫉心极重,容不得超过自己的人。他对谙葛亮一直耿耿于怀,几次欲害之,均不得逞。赤壁之战,周瑜损兵马,费钱粮,却叫孔明图了个现成,气得周瑜“大叫一声,金疮进裂”。后来,周瑜用美人计,骗刘备去东吴成亲,被诸葛亮将计就计,最后是“赔了夫人又折兵”,又气得周瑜“大叫一声,金疮进裂”。最后,周瑜用“假途灭虢”之计,想谋取荆州,被孔明识破,四路兵马围攻周瑜,并写信规劝他,周瑜仰天长叹:“既生瑜,何生亮!”连叫数声而亡,可见周瑜度量之小。无怪东周的鲁肃要说:“公瑾(周瑜)量窄,自取死耳!” 历览古今中外,大凡胸怀大志,目光高远的仁人志士,无不大度为怀,置区区小利于不顾,相反,鼠肚鸡肠,竞小争微、片言只语也耿耿于怀的人,没有一个成就了大事业,没有一个是有出息的人。 在待人处事中,度量也直接影响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否能协调发展。人与人之间经常会发生矛盾,有的是由于认识水平的不同,有的是由于一时的误解造成的。如果我们能够有较大的度量,以谅解的态度去对待别人,这样就可以赢得时间,使矛盾得到缓和。反之,如果度量不大,那么即使为了丁点大的小事,相互之间也会争争吵吵,斤斤计较,结果伤害了感情,影响了友谊。 偏见常常会使一方伤害另一方,如果另一方耿耿于怀,那关系就融洽不了。而如果受损害的一方有很大的度量,从大局出发,那就会使原来持偏见者感情上受到震动,导致他改正偏见,正确待人。陶铸同志生前有两句诗:“如姻往事俱忘却,心底无私天地宽。”这就是一个无产阶级革命者度量的真实写照,同时也说明,要真正做到有度量,必须以“心底无私”为底蕴,在待人处事中,必须抑制个人的私欲,不为一己的私利夫争斗,去抢夺,甚至与他人闹得面红耳赤,也不能友争名,为了炫耀自己而贬低他人。 11、宽以待人,严于律已 我们每日在和别人打交道中,时时都会出现如何要求别人,如何对待自己的问题。待人与律己的态度,可以充分反映一个人的修养,也是决定他能否与人很好地相处的重要因素。中国古来就有的“君子宽以待人,严于责己”的处世方法是非常可取的。 无论怎样力求完善的人,身上都有着令人遗憾的弱点,甚至是令人厌恶的缺点。怎样看待别人的缺点,明代学者薛瑄有一句话:“人有不及者,不可以已能病之。”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看别人不及自己的地方,不能以自己有这一长处而鄙视人家或者诋毁别人。善意的批评与提醒是必要的,但出发点是希望别人更加完美,而绝非嘲笑与轻视。正如狄慈根所说:“一个人即使博学多闻,也必然在某些问题上是可怜的外行。”看到别人的不足,我们应该这样想,这有助于我们多看别人的长处,也能使自己清醒。
以宽容态度待人,是以理解为基础的,以客观的态度给人以评价,会使我们从别人身上看到自己所没有的优秀之处,又能使我们对别人的缺点错误抱一种善意的态度并予以充分的谅解。这是—个人有知识有修养的表现。“如果我们自身毫无缺点的话,就不会以如此大的兴趣去注意别人的缺点。”这话值得深思。 鲁迅先生是一个责人严的人,但是他“解剖自己并不比解剖别人更留情面”。一个时时注意解剖白己的人,不仅仅是“吾日子省吾身”。团为一个人无法仅靠闭门思过来发现自己的缺点,还要从周围人那里寻找自己需要学习的长处,从他们对自己的认识中看到自己的不足。所以,反省还有着从别人那里认识自己的含义。这就是“见贤思齐焉,见不贤则内自省”。 严于律己还表现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即所谓“慎独”。一个人的品质道德是否高尚,修养是否高深,在别人看不到的独居闲处时如何行为是一个考验。列宁曾经说过:既应该在同志面前是正直的人,也应该在自己的良心面前是正直的人。 听到别人的评论,即使是不公正的批评,采取严于律己的态度加以冷静的思考,对身处集体中的人来说显得格外必要。因扮演《音乐之声》中的女主角而获得奥斯卡金像奖的美国演员玛丽亚•马丁回忆说,少年时期,有人对她的缺点说了一大串,诸如皮包骨、不是好学生、自高自大、捣蛋等等,她满含眼泪与愤怒告诉父亲,父亲平静地告诉她:“难道知道自己实际上是怎样的人不好吗?你可以把人家的意见都写下来,在正确的地方标上记号,其它的则不必理会。”玛丽亚说父亲的谈话使她“在我的生平中,第一次对自己有了一个公正清晰的认识。”这篇文章名为《最好的忠告》。对我们不也是一个忠告吗? 12、难得糊涂,得理让人 机器运转需要加润滑剂,搞好人际关系有时也需加润滑剂。“糊涂”,就是一味极好的润滑剂。提到“糊涂”,不禁使人想起郑板桥的著名格言:“难得糊涂”。糊涂何以难得?看来有些费解。其实,要做到糊涂确实不易,这不仅需要有一定的修养,还需要有雅量。 “糊涂”好处之一:减少不必要的烦恼。在我们身边,无论同事、邻里之间,其至萍水相逢,不免会产些摩擦,引起些烦恼,如若斤斤计较,患得患失,往往越想越气,这样很不利于身心健康。如做到遇事糊涂些,自然烦恼会少得多。有一则外国寓言说,在科罗拉多州长山的山坡上,竖着一颗大树的残躯,它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在它漫长的生命里,被闪电击中过14次,无数的狂风暴雨袭击过它,它都巍然不动。最后,一小队甲虫却使它倒在了地上。这个森林巨人,岁月不曾使它枯萎,闪电不曾将它击例,狂风暴雨不曾使它屈服,可是,却在一些可以用拇指和食指轻轻捏死的小甲虫持续不断的攻击下,终于倒了下来。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人们也要提防小事的攻击,要竭力减少无谓的烦恼,要“糊涂”,否则,小烦恼有时候是足以让一个人毁灭的。我们活在世上只有短短的几十年,可是却浪费了许多无法补回的时间,去为那些很快就会被所有的人忘了的小事烦恼。生命太短促了,在这一类问题上糊涂一些吧,不要再为小事垂头丧气。 “糊涂”的好处之二:有利于集中精力工作或学习。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如果一味在个人待遇、名誉地位上兜圈子,或把精力白白地花费在勾心斗角,玩弄权术上,就不利于工作和学习。世上有所建树者,大凡部有股糊涂劲,古今中外,不乏其例。郑板桥、曾雪片如此;居里夫人、爱因斯坦也如此。1401年,意大利的佛罗伦萨举行青铜门扉雕刻大赛,雕刻家布鲁涅列斯奇与同行吉柏尔提对赛失败。对此,他甘拜下风,并不耿耿于怀,并转而研究起双壳结构的圆形屋顶,成为一个杰出的建筑学家。居里去世后,有人给居里夫人造了一些耸人听闻的谣言。开始,居里夫人痛不欲生。后来,她镇静下来,装作“糊涂”,不予反击,以埋头科学来粉碎妒才小人的诡计。第二次诺贝尔奖的获得,使得居里夫人再一次驰名全球。这时,那些诽谤她的人,也感到羞愧了,有的还请求居里夫人的宽恕。这叫“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糊涂是取得事业成功的一个秘诀。
“糊涂”的好处之三:有利于消除隔阂,以图长远。《庄子》中有句话说得好:“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人生苦短,又何必为区区小事而耿耿于怀呢?即使“大事”,别人有愧对你之处,糊涂些,反而会感动人,从而改变人。公元200年l0月的一天,官渡之战刚刚打完,曹军正在清点战果的时候,一位官员抱着一大捆信件,急忙忙地来向曹操汇报:袁绍仓惶逃走,扔下不少东西,其中有一批书信,是京城许都和曹营中的一些人,暗地里写给袁绍的。曹操接过信,翻了一下,这些信大都是吹捧衰绍的,有的干脆表示要离开曹营,投奔袁绍。 曹操的亲信得知这些信的内容,都很生气,有的说:“吃里扒外,这还了得!应该把他们抓起来。”曹操微微一笑,说:“把这些信统统烧了。”这个命令,使在场的人都愣了:“不查了?”有人轻声地问。“是的,不查了。”曹操说。不查“内奸”,似乎糊涂,实质是精明。曹操这样干,那些暗通袁绍的人才把心里一块大石头放下,旁人也觉得曹操度量大,愿意在他留下效力。当然,这里说的糊涂决不是叫人浑浑噩噩,糊里糊涂,而是大事不糊涂,小事糊涂些。“责己也重以周,待人也轻以约”,有理也要让三分。如果人人如此,人际关系不愁搞不好,对不? |
|||||
财富论今——新的理念 心的飞越 | |||||
| 设为首页 | 劳动创造一切,财富造就神话 | |
财富论今-http://cf.xinyuwen.com 苏ICP备05013302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