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企业管理 >> 综合治理 >> 管理感悟 >> 正文
财富路径的变迁           ★★★ 【字体:
财富路径的变迁

作者:黄锫坚     人气:322    全球最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托洛兹基曾说,五十年的时间,对一种社会制度的整个长度来说,是非常短暂的。可是,这对一个人来说,则几乎是他具有意识感的整个生涯了。如果说历史的研究和著述是人类跳脱时间对生命的束缚的某种努力,那么,富豪榜则将一个千头万绪的经济体浓缩成杂志封面的企业家群像,使人们可以构想出这个社会的财富权力地图。他们的人生,说明了中国最富生命力的一群人是怎样从体制夹缝和市场竞争中冲杀出来。从他们所处的行业分布,可以看出中国不同产业的活力、优势以及孕育民营产业大亨的可能性。
制造业中的民营经济
    在意大利甲级联赛中,最引人注目的无疑是米兰双雄、尤文图斯和罗马等顶尖球队,但那些一直在中游拼争的队伍,却更是联赛的顶梁柱。他们年复一年地执着努力,支撑起比赛的激烈程度和可看性。富豪榜同样如此,蹿上榜单和跌落出局的富豪,自然是媒体谈资的最好作料,而那些历经沧桑依然挺立的富豪,则构成了一份榜单的骨架,也最能体现中国民营企业家二十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坚韧努力。
    “五年或十年之后,当我们重新审视今天的这些富豪榜时,我想,传统工业和制造业的这些企业家多半变化不大。而其他行业,像房地产、电信服务等等,富豪上下榜的频率可能要快得多。”中国社科院产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郭克莎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
    在富人榜中以54亿财富排名前几位的鲁冠球,无疑是中国民营制造业的中流砥柱。当人们感慨丁磊火箭般蹿升的致富速度时,我们发现,1945年出生的鲁冠球在1969年时已是第二次创业。1990年4月,美国《时代》周刊以《中国农民的希望》为题,发表了对鲁冠球的专访。1991年5月,鲁冠球成为《新闻周刊》封面人物轰动一时。网络和IT行业有一夜致富的神话,而制造业却必须一步一个脚印地攀登。财富来得艰难,产业根基相对也更加扎实。在他们所处的行业,市场状况和竞争态势都不那么容易变动。
    在一些富人榜单中,制造业和房地产业是最大的赢家。我们看到了汽车配件的鲁冠球,钢铁行业的李兆会、沈文荣、张志祥、韩文臣,重型工程车辆的李新炎,发动机和摩托车的尹明善、左宗申等等。其他人则来自包装印刷、铝制品、工业电气设备、煤炭、发电等等。
    社科院的郭克莎分析说,由于中国经济的比较优势主要在于制造和其他传统工业,榜单中制造业的富豪多,这种分布格局与经济现实是比较吻合的。另外,一个行业的竞争激烈程度,也能影响一个行业的致富机会。许多制造业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中期曾出现过度竞争的局面,目前集中度已大为提高。像家电行业,在富人榜排名靠前的企业往往可以占据全行业70%甚至更高的市场份额。这种情况容易造就大的企业,也容易造就大的富豪。
    中国现在乃至今后许多年的资源优势仍然是劳动力相对多、相对便宜,这使得中国制造业具有鲜明的比较优势。中国民营企业同样深刻体会到,如何立足于自己的优势去培育和发展核心竞争力。
造就中国的卡内基
    当20世纪初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和钢铁大王卡内基争夺世界首富的头衔时,他们俨然成了资本主义的象征人物。那时人们毫不怀疑,真正能够对整个世界产生重大影响的财富首脑只能出自石油、钢铁这些战略资源型行业之中。
    早在1958年的中国,视钢铁如珍宝的毛泽东就曾发起一场狂热的大炼钢铁运动,而主角是以鞍钢为代表的一批大型国有企业。经历半个世纪之后,国有大型钢铁企业仍然是这个行业中不可撼动的庞然大物。在这些政策性强、资金高度密集的行业,要生长出民营企业巨头显然不是旦夕间的事情

    难道中国民营企业就注定只能以瓜子大王和饲料大王为象征?随着民营经济力量的壮大,随着国有企业行业布局的调整,我们将看到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家开始向中国的卡内基和亨利·福特迈进。
    如果不是因为年初海鑫集团创始人李海仓的意外被杀,很多人也许至今都不知道民营企业在钢铁行业已经占据了如此重要的地位。来自行业的统计数据显示,在生铁产品中,民营企业已经拥有14%的市场份额;而在钢材领域,民营企业的市场份额甚至达到了19%。
    在这个庞大的民营阵容中,海鑫并不是第一个进入者,甚至算不上最成功的一个。在业内,比李海仓更有名的还有进入诸多富豪榜的沈文荣和张志祥,前者创办的江苏沙钢集团以生产特种钢而闻名,后者则从倒钢材起家,在收购了遵化钢铁厂后成为以生产汽车板、家电板、造船板等替代进口的宽带钢为主的企业。跻身富人榜中的郭广昌则于今年收购了一家国有的上市钢铁企业,进一步巩固了复星的钢铁板块,同时涉足汽车制造。
    德鲁克说过,一个时代、一个区域的社会类型可以从其“首富”的特征中直观地获知,安德鲁·卡内基被比尔·盖茨取代,直观地显示美国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和知识社会的转变。然而,中国社会转型的“复调性”——从农业化向工业化转变与从工业化向信息化同步展开,决定了在当今中国,中国的“钢铁大王”与“软件大王”可能同时出现,交相辉映。
    众多已经完成原始积累的民间大亨们可以重新审视存在于这些战略资源型行业中的市场机会。可以看见,类似的尝试仍在继续,与中石油、中海油展开角逐的新疆首富孙广信和冲进航空业的温州商人王均瑶就是明例。
民营经济的新机会
    民营经济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然受制于国家政策。在许多利润肥厚的行业,如金融、传媒和能源等等,依然高悬着民营止步的牌子。当然,随着准入大门的逐渐敞开,以及国有资产结构布局的调整,未来数年也能见证民营企业进军基础工业的步伐。想必几年之后,各种富豪榜将出现更多从基础工业致富的面孔。
    我们可以看到,在钢铁加工、煤炭业已有许多私人资本进入,从而创造了大量财富,但从事有色金属矿业开采、加工的比较少,有色金属中又以铝、镁相对居多。这些都说明目前中国矿产行业的市场化程度还是与国家政策紧密相关。
    中共十六大提出进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十六届三中全会又提出了如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及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这些都涉及到国有企业改革和国有资产处置问题。目前,各地国企改革和国资处置(即出售国有资产、转让国有股)出现热潮。这些都为民营企业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中国的民营企业从体制缝隙间萌芽,历经20多年一直茁壮成长。从小商品、劳动密集型制造业扩张到钢铁、房地产,再到金融、传媒和石油等垄断行业。与之相应,国有经济逐渐从许多领域退出。可以想见,以往为国有经济垄断的许多行业,日后将出现更多的私人资本。如果我们从历史的角度来观察富豪榜单的变化,也许能够管窥中国民营经济在不同经济领域的生长和突进,想必这比增加一些富豪传闻更有意义。

 

财富论今——新的理念  心的飞越   
  • 上一篇财富:

  • 下一篇财富:
  • 打造全球最全最实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的理念   的飞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