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企业管理 >> 综合治理 >> 企业培训 >> 正文 |
|
|||||
企业培训缘何难见实效 | |||||
作者:程亮 人气:241 全球最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
|||||
重量级讲师蜻蜓点水 据某培训公司职员林华介绍,一般而言,培训公司只有几个重量级讲师。他们通常在开课的第一、第二天露一露脸,进行前期的造势,因为这个时候受训方的头头脑脑往往都在,要使他们觉得这些花大钱请来的讲师授课水平很高,是物有所值。从第三天开始,能力弱一些或背景不够的老师开始登台。 另一种方式是,第一次、第二次请重量级的讲师担任主讲,以后的培训就让轻量级的老师上阵了。原因很简单:第一,培训公司就这么一两个撑台面的讲师,公司靠他们支撑,日程排得紧促,常常是这场刚完,下一场又要开始;这些老师的讲义通常有多种备份和类型,可以自由组合和删减。第二,让分量不太够的老师充当主力,可以较快地锻炼讲师队伍。培训公司的销售解释是:“我们的老师都很优秀,不同的老师有不同的风格。” 量身定制特点不明显 原为培训讲师,现为某大公司培训经理的Leon介绍,今天的人力资源经理或者培训主管,大多都是一些经验丰富、对课程与培训项目很有鉴别力的专业经理,他们不再接受培训公司照猫画虎、东拼西凑地炮制出来的课程,他们要求在充分调查与分析的前提下,为企业量身定做企业内训计划,并有始有终地执行与实施。仔细想一想,有几个培训公司具有这样的实力?如果真是定制,不累坏才怪呢!生意人向来是低成本赚大钱的。比如3天的管理课,基本内容不会有太大变化。所谓“定制”,其实就是根据企业情况把原内容减少或增加一些而已。又比如管理课总共有13个章节,可以讲8个,也可以讲6个,这就是“定制”。由于这种方法使用太频繁,连培训公司的销售人员和老师都厌倦了。 在调研阶段,培训公司表示,“我们是专业的培训公司,通过调研能把公司的问题发现清楚,讲课会有针对性。”他们在调研中也确实有机会发现企业的问题,然而培训师多数是不会告诉人力资源经理的,因为他们很清楚,企业要解决问题不是靠培训公司,他们所了解的也不是问题的全部。培训公司常用的手法是做一份漂亮的项目建议书。 人力资源经理要坚信自己是最了解企业内部问题的,而不要轻信培训公司的“调研”。一些经理把企业的培训全部交给培训公司,支付了不该支付的费用,少数人甚至与培训公司勾结起来,共同“做课”。 游戏太多“真经”少 曾任培训公司讲师的谢勇介绍,有人曾对某著名培训师的录音带进行分析,发现3天的课中真正授课的时间只占四成,大部分时间是小组讨论、互动游戏、个人发言等等。其实几乎每个培训师都具有这样的特点。 所谓互动的课程,其实就是利用成人的特点,设计一些看似有趣味的问题。成人有独立思考能力,不会轻易盲从,经过思考得出的观点才会接受。这些互动的问题都经过精心安排,让学员顺着老师的思路得出结论,通过学员的嘴说出,既节省了讲课时间,又凸显了讲师高人一筹的水平。另外,很多培训师实际上就是一种“搬运工”,他们从一些书本上大段整章地抄袭“理论”,然后再整搬给培训对象。这些“理论”经培训大师一流的口才和培训演技操作之后,仿佛就成了他们多年来的“不传之秘”。实际上培训师中研究过企业管理理论、具有一定的实战经验而属于管理咨询行业资深顾问的人并不多。 |
|||||
财富论今——新的理念 心的飞越 | |||||
| 设为首页 | 劳动创造一切,财富造就神话 | |
财富论今-http://cf.xinyuwen.com 苏ICP备05013302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