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企业管理 >> 综合治理 >> 企业培训 >> 正文 |
|
|||||
改变为何这么难? | |||||
作者:孙童培 人气:249 全球最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
|||||
最近参加一堂有关TOC的管理课程,课堂中引用了阿基米得的名言:「给我一个支点,我就可以移动地球」。其用意是在暗喻该课程的核心思想,正是阿基米德努力追寻的支点,可以用来解决所有管理上的问题。根据该理论,我们很容易推论出,企业只要努力灌输该观念给所有经理人或所有员工,就像个人计算机的CPU,全部变成Intel Inside,就不会因为你我思维模式的不同,因而产生各种冲突及沟通不良,一切问题就会自动消失于无形。平心而论,该课程的理论是蛮有说服力的,原创者Goldratt是一位物理学家,故其思想的推理过程,是经得起严谨的逻辑考验,但课堂上还是有很多学生跟我一样,提出一些直觉的质疑:「有多少公司在采用这套观念」?「成功的有几家」?「台湾有谁在用」?「它的理论这么好,为什么推动的人不多」? 事实上,不是只有TOC这个理论,会有这个疑问。若将台湾流行过的著名管理学说,当作演艺界流行的偶像来看,往前回顾一下,你会发现不管是现正流行的【六个Sigma】、【平衡计分卡】、抑或前不久彼得.圣吉的【第五项修练】、麦克.波特的【竞争优势】、史蒂芬.柯维的【与成功有约】、甚至再早Michael Hammer的【Reengineering】,哪一个不是「来匆匆,去匆匆」,就像流行歌曲一样,当红之时,大家都能琅琅上口,随口哼上几句,等到流行一退,留下的只是词组只字的歌词或较为动听的片段旋律,就像耳熟能详的管理术语:【价值链】、【竞争五力说】、【学习型组织】、【系统思考】、【流程改造】、【七大习惯】,除了当作饭后茶余之清谈,偶而兴致一来哼哼两句聊以自娱外,再也没人会认真考虑是否将它列为公司改革的利器,此一时彼一时,差异之悬殊,可谓天壤有别,何以会如此呢? 原因有二,姑且称之为假说一与假说二。假说一「逻辑上为真的论述,并不代表现实上也一定可行」,可惜一般人都会信以为真。例如上述的阿基米德名言,从物理学的杠杆原理来看是绝对正确的,但在实务上有它的困难,比如:支点要放在哪里?月球?火星?或其它地方?这么长又粗的杠杆要怎么制造?制造好了要怎么搬运?怎么安装?如果地球是不动的,这已是很大的挑战,何况地球会公转也会自转,仔细一想,才知道这不只是『知易行难』,简直就是不可能。同理,我们习以为常的训示,例如:「只要大家都不犯法,治安就会转好」、「只要大家同心协力,事情就会解决」、「只要努力,就会成功」、「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些都是逻辑上想当然耳的真论述,但应用到人或组织等实务上时,有它执行上的困难,甚至根本是不可能的事。再以物理学上的牛顿定理F=ma为例,根据此公式,如果一物体持续受一净力的作用,从理论上的逻辑推论,该物体的速度在某一时间点,一定会超过光速,但事实并非如此。这也是为什么任何一个新的管理理论出现时,说的总比做的多,且大多数管理者下意识的犹豫与宁愿做壁上观的心态,更加证明了这个假说的可信度。 其次,假说二「任何事物的改变,都有其天生或内在的机制与步调,强制修改速度或机制,只会坏了该事物的本性」。这个假说是要强调,讲求效率的经理人,在现实竞争的压力下,常为争取最快、最好、最大的企业效益,而倾向寻求一针见血的Silver Bullet,以便可以马上解决所有组织或个人的恶习及弊病,就像药到病除的万灵丹,可以让企业起死回生、天蚕再变或浴火重生,因而陷入「欲速则不达」的漩涡。例如:三个月要完成ERP的导入;半年内要完成企业流程 造;一个月内要引进全新的绩效评估制度…等等。就如同要求一个老烟枪在两周内戒掉烟瘾;幼儿马上断奶;胖子一周减肥两公斤一样,明知不可为,但在时间的压力下,还是撑着头皮硬干。如此一来,原本诉求的目标不仅无法达成,还会引起额外的冲突与副作用,进入恶性循环,最后只好宣布放弃,草草收场。很多企业组织的改革运动,十之八九不了了之,以失败收场,在在可以为假说二做见证。 人从出生、婴儿、幼童、少年、青年到老年,其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改变;万物孳生,也都随着春夏秋冬的节令,一步一步的改变;冬暖夏凉、春耕秋收、减肥成功、事业有成、组织再造、破镜重圆、浪子回头…都是改变的化身,其过程都有其自然的节奏与机制,不是一蹴可及的。但在科技高速变化的冲击及快餐文化的推波助澜,没人有耐性等待,等待被视为不长进,是颓废的表现,成功的典范是:一夕成名、一夜致富、十天学会讲英语、考前冲刺,保证上台大…。在这种风潮下,不是深信假说一的迷思,就是陷入假说二无法自拔,等到失败临头,还怪该套管理理论或工具不适用于本公司,于是又重新寻找一颗新的Silver Bullet,寄予厚望,就这样从MRP到ERP,寻寻觅觅,不知换了多少系统?换了多少顾问?换了多少主管?换了多少员工?总是向外寻求新的解药,从不反省自己管理思维的假设前提是否违反常理,只是盲目的往前冲,就像无头苍蝇一样,注定是逃脱不了失败的结局。 认清了上述两点假说,你就会发觉,理论很少会错,错的是你天真的将所有合乎逻辑的真论述,不经仔细的思考,就轻易相信现实也一定可行(患了假说一的迷思),这种过于乐观的【知难行易】虔诚信徒,常会走入假说二的死胡同,认为理论都已这么完美,还有什么不能克服的,只要比别人投入更多的时间努力与冲刺,一定可以早日完成。这种管理者因过度自信而忽视问题的本质,一味沿用过去成功的模式来要求部属,常是改革失败的宿命主因,值得深思之。 |
|||||
财富论今——新的理念 心的飞越 | |||||
| 设为首页 | 劳动创造一切,财富造就神话 | |
财富论今-http://cf.xinyuwen.com 苏ICP备05013302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