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企业管理 >> 综合治理 >> 企业培训 >> 正文 |
|
|||||
新休闲方式 疯狂培训 | |||||
作者:转载 人气:193 全球最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
|||||
提起都市培训狂们,总是令人生出由衷的敬意。“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其实是件挺痛苦的事,不光把自己睡觉玩乐的时间全搭上,还要成百上千地往外扔钱毫不手软,所以说,都市培训狂们个个额头上都贴着“有为青年”的标签。 都市培训狂们也分两派,实用派是为了换取这证那证,多证傍身后,“狂人们”便一个个变成职场强人。而逍遥派将培训当成自娱自乐的一招,所学的全是“旁门左道”,时而琴棋书画,时而化妆形体,在培训费如此高昂的今天,有此番闲情逸致兼且付诸行动,修炼自我,更令人肃然起敬。据说,更高级的培训狂已发展到往到香港学跳舞,到日本学茶艺花艺,这一类,自然又是些有钱兼有闲的主儿了。 如今晚上兴什么?泡吧唱K全落后了,只有说“上课去”,才能换取旁人的艳羡目光。 当闲暇遭遇培训狂 在媒体工作的黄小姐这个周末并没有睡到日上三竿才迟迟起身,而是一早就收拾停当,把笔记本塞进背囊,然后到楼下吃个早餐,赶去参加新东方英语培训。端坐在教室里,仿佛重回学生时代,不同的是,由于是自己掏钱上的培训,课听得特别认真。黄小姐告诉记者,她一年以来的周末就被各种各样的培训占据了,管理类培训、网页制作、新东方英语……背着背包的匆匆脚步就是她周末生活的一道主菜。 比起黄小姐的“好学上进”,蔡小姐显得有点“不务正业”。大学毕业工作不久,她报的第一个培训班是在市一宫学的关于插花、音乐欣赏、仪态形象之类的课程。傍晚下了班,在别的同事往家赶或赶赴约会的时候,她悠悠闲闲地去麦当劳或者粥粉档喂饱自己,然后才去上课。毕业两年,她报的培训班都是这种“闲事”,在五羊新城学跆拳道,花上几千大元上美容学校,前不久,她又在东风东路一家形体梳理班学起了形体和模特步。尽管她本人只有1.6米,穿上高跟鞋也挤不进模特界。 培训狂的生活理论 来去匆匆的上班族中总有那么一部分人像黄小姐和蔡小姐那样把闲暇时光交予培训班的,虽说都是培训狂,各自的想法却千差万别。有人是为工作着想,以充电为目的,有人为了有证书在手底气足些,有人为了个好玩,有人则为了打发时间结交朋友。 黄小姐自言是个危机感很重的人,“现在本科生一抓一把,我才大专毕业,除了工作能力,也需要各种各样的证书充充底气,再说学的东西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跳出来帮了你一把。”RACHEL参加过英语班、保险从业员的培训,最近又参加了调酒师班。她对记者说:“我参加的大部分培训都是抱着强烈的目的性的,像最近的调酒师班,就是为了出国后有个手艺的。每次培训都很希望能学到东西,上课会很认真,不要浪费钱嘛。这样授课的方法可以逼自己学东西。” 在司法系统工作的何小姐虽已身为人母,但为了考上法律系研究生,不惜向单位请假两个月,“抛夫弃子”地从广州大老远跑到武汉某高校参加封闭式培训。除了希望以后对事业有帮助外,她自言考研是对自己能力的一种考验。 然而更多的年轻人参加培训的目的并不在于对事业有帮助,而凭着一份兴趣。中山大学毕业的蔡小姐便是这样一个不识愁滋味的人,“除了文凭和专业能力,一个人的综合素质还包括对艺术的鉴赏 、理财能力,甚至你的外表身材也很重要,就是以前说的多才多艺,我希望是一个这样的人,别人跟我接触越多,就会不断地发现‘哇,这个你也懂啊。’” 而为了拓展生活圈子、结识朋友的培训族们发现,教室还是一个交朋识友的安全地方。“晚上上课好像重回学生时代,同学之间的感情挺纯的。”在银行工作参加英语口语班的潘小姐,正准备与其夜校同学开展一段感情,她说这也算是意外之得。 刘小姐也有这样的同感。“在培训班里可以认识新朋友,我们经常下了课一起去逛街、泡吧,因为先生不陪我而吵架的次数少多了。” 解析都市培训狂 黄小姐、蔡小姐、王先生……到底是些什么人如此不甘寂寞,甘愿把闲暇时间交付给培训呢?在采访中记者发现,这些自掏腰包去培训的人以二十五六岁到三十多岁的中青年为主。选择的培训内容包括实用类与娱乐类两种。 实用类的科目与本职工作相关联,除了管理类培训、计算机培训等,还包括财务类培训、英语培训等。黄小姐对记者说,学英语好像跟编辑工作没什么关系,其实作为一个娱乐编辑,英语好才能翻译国外的杂志和网站上的新鲜资料。对于他们来说,这样一个年龄段,正是事业起步的阶段,从学校里出来,逐渐深入工作,才发现还有很多东西欠缺,才担忧发展的后劲不足。所以,这类与职业相关的培训更多意义上被当作一种“补品”。 娱乐类则完全是兴之所致,形体训练、美容、插花、艺术欣赏成为最热门的功课。选择这些功课的多是些工作游刃有余且精力旺盛的年轻人,主要是女性,她们参加培训的目的是让生活更富有“情趣”,学学骑马、学学击剑、学学艺术欣赏,让生活变得更富情调,培训成为带给她们快乐的一件事。 培训:苦与乐交织 以前一听说身边的谁谁去上培训班了,总是满怀敬佩,就像看一个苦行僧一样,下了班、周末了、放假了,还不睡懒觉?还不出去玩?还不享受好书好碟?这般定力这般修行真是得道高僧才有的吧。 于是,当我的一个同学在工作了四年后,放着月入过万且马上要被提升的工作不做,辞职,隐居(指不与外界联系,其实就住在某高校),终于在今年四月考上了中山大学的研究生。当时真是佩服得不知用什么词来表达才好,半天才憋出一句话,××,是个有个性的人。 其实倒是我们误解了,我们以为苦行僧般的培训其实对于他们是一种快乐。我那位得成正果后再度出山的同学说,“我觉得背着书包、端着饭盒、回到学校当学生的感觉特别好。”于是突然想起,大学时一位每次考试必拿一等奖学金的同学的好朋友说,“她真的是喜欢学习。” 喜欢了,便是快乐。更何况培训并不都意味着枯燥的数字、字母和干巴巴的理论,美容、击剑、漫画……这是些多么诗情画意的事啊。 即便是管理、精算、英语,这些枯燥的“正经事”,即使是也不心里喜欢,渐渐地从中受益,那种内心的充实和成就感便也成为一种快乐,不知道这样的生活算不算“痛并快乐着”。 |
|||||
财富论今——新的理念 心的飞越 | |||||
| 设为首页 | 劳动创造一切,财富造就神话 | |
财富论今-http://cf.xinyuwen.com 苏ICP备05013302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