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企业管理 >> 企业文化 >> 综合文库 >> 正文
客观看待员工满意度问题(二)           ★★★ 【字体:
客观看待员工满意度问题(二)

作者:佚名     人气:256    全球最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员工满意度的传统观点,是将员工满意度作为自变量,也就是真正意义上的手段, 认为员工满意的话就会产生绩效。但满意度的表现形式是什么?是不是旷工?是不是离 职?生产率是不是高?所以究竟用什么指标来衡量是非常重要的问题,这是将员工满意 度当作自变量、作为原因来看,这样的描述或者这样的传统观点,就带来了管理上的一 个思路,或隐含了一定的管理思想,即我要让你满意,你满意了就有积极性,有了积极 性,绩效就会提高;绩效提高了,我就会给你奖励,基本上是这样一个循环。所以绩效 也好,考核也好,都是遵循这样的思路。但从现代的观点来看,不是满意度导致绩效。 满意度是企业追求的目标,或者说是衡量企业经营好坏的绩效指标之一。因为满意度本 来就应该作为管理者考虑的因素,原来传统的观点从满意到绩效再到奖励,那么这个奖 励或激励更多地是作为物质奖励或低层次的。但后来发现不是这样的,物质问题解决 了,但其他问题没有解决,员工还是不满意。所以不是满意导致绩效,而是反过来,绩 效导致满意。有了绩效,给予奖励,得到组织认可,是由绩效导致满意。如果认同这样 的观点,那么整个管理思路或者思维方式就要相应发生变化,就是你将员工满意度放在 什么位置,以及是什么原因导致员工所谓的满意或不满意。
关于员工满意度的理论研究经历了几个阶段,现在西方已经基本上不用员工满意 度这个概念,因为进入上个世纪80年代,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发现想让一个人忠诚于 一个组织或一个企业是很难的,而是更容易忠诚于自己的职业,所以就开始研究职业满 意度。从职业的角度来讲,职业满意度的意义在于提出了组织管理必须符合各种职业本 身所要求的规范或规律。就目前中国的企业来讲,喜欢这个职业,还是因为喜欢这个组 织还不清楚。如果管理者想让员工兼顾两方面,就必须在管理制度,企业文化等方面顺 应职业本身的发展特点。但这是个难题,一般每个企业都是由多种职业所构成的,你的 管理制度、文化要偏护不同职业的特点,这就是难题。并且接下来,管理者就会发现, 仅仅关注员工满意度是不够的,还必须要考虑组织满意度。
财富论今——新的理念  心的飞越   
  • 上一篇财富:

  • 下一篇财富:
  • 打造全球最全最实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的理念   的飞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