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企业管理 >> 企业文化 >> 品牌文化 >> 正文
迎接文化酒时代的春天           ★★★ 【字体:
迎接文化酒时代的春天

作者:经盛国际     人气:325    全球最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当前,随着消费者饮酒习惯的变化等客观因素的影响,我国酒业生产正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结构大调整时期。一个重要特征是继80年代啤酒大规模发展之后,90年代再次“西风东渐”,以葡萄酒为主的果酒生产迅猛发展,不断有各地争上此类项目的消息传出,给传统的白酒生产带来越来越严峻的挑战。

  国内外无数产业发展的成功范例表明 ,在具体的产业运作中,挑战常常也能潜伏着极大的机遇,挑战越大,机遇也越大,关键是对两者如何辩证地加以把握。站在新世纪的门槛上,中国白酒何去何从?中国白酒还有没有“戏”可“唱”?这个“戏”能唱到多大程度?如此等等,都是业内外人士广泛关注的话题。

  本文拟从文化与产业结合的宏观角度对中国白酒未来的前途和命运作一番探讨。

民族酒文化遗产具有强大生命力

 

中国是世界公认的酒的故乡,早在五千多年前,在古老的东亚大陆,我们的祖先就将清泉的甘醇、丰收的喜悦、火热的激情,以及对一上天的诚敬,揉和酿造在一起,捧出一种甘美的玉液,这就是酒。从酒问世的那一天起,它就摆脱了纯粹具体的“物”的状态,而与人类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艺术等紧密相连,逐渐积淀升华成一种精神范畴的“文化”,成为伟大祖国传统文化宝库中一颗灿烂的明珠。

  斗转星移,风雨沧桑,千百年来,在国家盛典、友好盟誓、年节欢庆、祭祀神灵、消灾祛病、婚嫁寿诞、亲朋宴请、洗尘饯行等告示活动中,酒无所不在,无不成为上品。所谓“无酒不成席”,很多时间,酒犹如友谊的使者,增进着人们的联系,寄托着人们的情思。多少文人骚客,因酒吟出华章丽彩,流芳千古;多少书家、画者借酒恣意泼墨,墨香酒香共融,勾画出超凡脱世之作;多少哲人大师在酒中顿悟玄机,一壶浊酒观古论今,品味人生;多少政治家因酒增添无穷胆识,干出惊天伟业;酒,还被历代中医尊为百药之长,使多少人延年益寿,尽享天年。

  融诗词歌赋、绘画书法、歌舞戏剧艺术灵气于一身,集政治经济、宗教哲学、民俗礼仪、医学健身、 饮食文化于一体,美酒飘香,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五千年的文化,就是一部酒文化史。所以,难怪诗人会尽情抒怀棗如果没有酒,人类将失去激情;如果没有酒,生活将失去多彩的光环,就没有滋味;如果没有酒,人类文化将失去灵性……这如歌的语言,并非完全的艺术夸张,它显示出的是中华民族酒文化遗产强大的生命力。

  别的不说,仅仅翻开一部茅台酒的发展史,就可以感受到这种“酒文化”生命力的强大。

  众所周知,中国民族工商业率先走向世界的代表,从1915年一举夺得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和世界名酒第二名开始,茅台酒之所以能一路挺进,创下“外运五洲万人尝”的辉煌,除了由于它超凡脱俗的品质外,最根本之处,还与其拥有悠久的历史及深厚的文化内涵密不可分(本文第三部分将作详细阐述)。从某种意义上说,茅台酒能够当之无愧地登上“国酒”的顶峰,跻身世界三大蒸馏名酒行列,正是因为过去和现在,它都在中国酒文化“大厦”中占有重要地位和做出了特殊贡献。显然,如果没有一种文化的“背景”,所有的辉煌都是不可想象的。茅台酒在走向世界的同时,也把中华酒文化的独特魅力尽情地展现给了世界。

  眼下,有一种说法,认为白酒等传统产业是“夕阳产业”,已经没有什么太大的发展空间。这种观点,无疑是不全面的。实际上高科技产业的发展与传统产业的改革、升级是紧密联系、互相促进的。一方面,高科技产业可以与传统产业的改造有机结合起来,引入有利于传统产品的创新设计;另一方面,传统产业的技术进步为高科技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如果我们站在宏观的高度予以观察,白酒产业甚至同样可以列入高科技产业的范畴。因为,通常意义的高科技涵盖信息、生物、新材料等科技领域,而白酒产业,正是生物产业的一个门类。

  因此,我们没有任何理由对白酒产业的前途感到悲观。事在人为,在珍视民族白酒文化遗产的基础上,只要我们能够以科学的态度,准确把握新的社会经济条件下白酒产业发展的趋势、规律和定位,这份遗产就一定会更加发场光大,“老树绽新花”。

文化酒时代的来临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

 要想找准当前白酒产业的规律和定位,首先应对该产业诞生、成长与发展的历史轨迹进行全方位的考察。根据不同的生产经营特征,我们似乎可以把这种轨迹划分为三个阶段:

  1. 作坊酒阶段。劳动人民经历数千年的不断创造、归纳总结,到明清时代,我国白酒的发酵工艺基本得以确定,由此到新中国建立时的几百年间,是典型的作坊酒阶段。其主要特征是:传统工艺,手工操作,生产能力落后;传播方式多为文人咏颂、帝王钦点或民间的口碑相传;经营思想是酒好不怕巷子深,因而市场狭小,只局限在十里八乡,流通范围狭窄。这时候白酒的质量、口感等,并无太大差别,只不过因酒师高明而个别作坊的酒稍好而已,较出名的诸如风来隔壁三家醉,雨过开瓶十里香的茅台酒等。
  2. 工业酒阶段。建国后,随着工业化程度的深入,白酒生产逐渐由作坊变成工厂,白酒工艺进一步健全完善,使用机械化生产,生产能力上取得进步,质量体系建立,酒质稳定提高。这个时期的白酒依赖于计划的包揽,产销分离,厂家不必为销售担心,工作重心只是抓生产,市场由政府去划分和控制,其结果是经营思想比较僵化,仍未摆脱酒好不怕巷子深的束缚,产生了官商和坐商作风。
  3. 品牌酒阶段。由于市场经济的初步导入和建立,品牌消费深入人心,获得共识。产品离开了计划包揽的母体后,生产厂家的坐商式经营已无法生存,不得不纷纷树起品牌大旗。揭开了市场竞争的序幕。这一时期又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广告酒阶段。企业用广告作先锋,打响品牌声誉,塑造品牌形象,用广告出广阔的市场,一夜之间,开创了白酒空前超常规发展的先河;第二,名牌酒阶段。当广告大战的尘埃落定之后,消费者多了一份理智,使得企业纷纷重新追本溯源,在质量上下功夫,对品牌塑造出更深思考,开始了中国白酒业真正的名牌战略之路。
财富论今——新的理念  心的飞越   
  • 上一篇财富:

  • 下一篇财富:
  • 打造全球最全最实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的理念   的飞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