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竞争的演变进入市场经济初级阶段以来,酒类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曾有四个个性明显的主题。第一个主题是“主张量的增长”,谁做出了“量”,谁就能赢得第一回合。在这一时期,企业先是手持“金牌”,继而高举广告走南闯北。在消费者逐渐冷静下来,开始重视“质”的分辨之时,早已洞察到消费者以“质”为购买前提的企业,一手控制量的适度增长,一手强化质的提高,进入了以“求质”为主的第二主题。随着品牌的增多、总量的过剩,导致了白酒市场中的激烈竞争。当竞争进一步深化时,白酒生产企业明显地感觉到,仅仅依靠商品力(质量)优势进行市场竞争,已经远远不行了。除了商品力(质量)优势之外,还需各种企业力形成一定的规模化。在这种思想和理念指导下,中国白酒业开始进入一个以“变”(资产重组、资本扩张、结构调整、品牌扩展和品牌延伸)为主题的复杂化运作时代。于是,一大批工厂“变”成了企业集团;一个品牌、几种产品“变”成了一个品牌体系,上百个品种,新的品牌和产品不断地被孵化出壳..企业间的竞争进入了第三个主题——企业力的抗衡。而这一复杂化运作刚刚启动,还未能得到中期的治理和调整,又因为流通领域的变迁,引发了企业市场网络构建和后信息化的终端大战,企业间展开了第四个竞争主题——销售力的较量。企业的运作也同步加强了企业力和销售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