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企业管理 >> 企业文化 >> 域外文化 >> 正文
发达国家如何培养企业适用人才           ★★★ 【字体:
发达国家如何培养企业适用人才

作者:经盛国际     人气:277    全球最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为了培养和造就企业适用人才,各发达国家纷纷采取对策,不断改进人才培养工作。现介绍一些发达国家培养企业适用人才的方式和经验,供国内广大企业和企业家们以及相关部门学习和借鉴。
德国:学校与企业密切协作,培养企业适用技术人员
在德国,有大批的技术员活跃在企业界,他们是既有理论知识,又具备较强的实际动手能力的应用型技术人才,他们对德国工业生产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德国企业规定技术人员的职责为:工程师的助手;工程师与工人之间的纽带;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人;能解决实际加工问题的内行;具体生产实施小组的支柱;安全生产/质量合格的保证者;一个部门或一个工段的负责人;小型企业的技术骨干。为此,要求技术员不仅具有中学文化基础知识和较宽广的专业知识,一定的外语水平和计算机操作技能,还必须在专业范围内有较强的动手/较丰富的专业工作经验和企业管理、组织生产、安全保护、经济核算等知识。德国十分重视技术员培养。在德国,有国家开办的规模很大的准高等专科学校式的技术员学校,有大企业(如西门子公司、大众汽车公司等)自己开办的技术员学校,也有私人开办的综合型技术员学校。

德国技术员培训中心十分重视实践训练,特别注意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他们按照企业的需要和学生的志愿,由企业和学校共同培养技术工人和技术员。
德国的技术员学校是按照企业生产技术发展的需要开办专业、设置课程的,学生也是按照企业的需要或岗位的变动,学习、进修取得新的技术职称和学历。其中最大的特点是学校与企业紧密配合,校企双方联合培养人才。进入职业学校的学生,事先通过与企业签订合同,首先成为企业的学徒,再送进相关职业学校当学生。学徒与企业签订的合同,仅仅是培训合同,学徒学成之后,培训合同便无约束力,他可以表示留在企业工作,也可去其他企业就可留下愿意留厂的徒工,也可以拒绝雇用。实际上多数徒工都愿意留厂就业,培训他们的企业也愿意雇用他们。在职业培训期间,学徒每周34天在企业按照工商行会(或手工业行会)颁发的培训规章进行培训,12天在学校按照教育文化部颁发的教学计划进行学习。职业培训主要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操作技能。并结合实际开设专业理论专业计算专业制图等课程,在33年半学习期间,实训与理论课之比约为7382。学习费用绝大部分由企业支付,学生的毕业考试,由政府或行会组织进行。职业培训结束时,学生(学徒)须参加专业理论和专业实训两方面的毕业考试,考试工作由企业协会和工商行会主持进行。同一职业的毕业考试全国同一天进行,内容是全国统一的。考试合格即可成为一名技术工人,全国各企业都承认。技术员学校的毕业考试由政府统一组织进行,考试合格由政府统一颁发技术员证书和技术员执照。
财富论今——新的理念  心的飞越   
  • 上一篇财富:

  • 下一篇财富:
  • 打造全球最全最实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的理念   的飞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