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文化觉醒"
受日本企业界启发,美国企业界和管理学界认识到,美国企业尽管讲效率、重科学,但却过多地依赖制度、数理方法和奖金刺激等,忽视了人的社会性及其作用忽视了人的精神力量,忽视了员工共同价值观和信念的培养。因此,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美国管理学界先后发表了大量论著,以创建美国的企业文化,其中《日本企业管理艺术》(帕斯卡、阿索斯合著)《Z理论--美国企业界怎样迎接日本的挑战》(威廉.大内著)、《企业文化》(特雷斯.迪尔、阿伦.肯尼迪合著)、《追求卓越--美国管理最佳公司的经验》(彼得斯、沃特曼合著)等4本著作影响最大。这些著作从理论和实践上总结了企业文化的特征,被称为美国企业文化的四重奏,在国际具有广泛的影响。通过这些著作的阐述,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美国企业文化的主要特征。
1、建立共同的价值观 美国企业领导者认识到,决定公司生存和发展最重要的因素是企业共同的价值观和共同的信念。美国最杰出企业的价值观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成功的企业都要有一个崇高的目标。不能单纯以盈利作为企业的最高目标,而是要努力为消费者、为社会提供优良的产品和服务。
第二,企业应使员工参与决策和管理工作。企业的成功不仅要有先进的科学技术,而且必须创造一种合作文化,让员工参与合作解决问题。
第三,追求卓越。这是美国企业文化的核心之一。企业应创造一种环境、一种文化,使更多的人感到不满足,更多的人追求卓越。
第四,建立亲密文化。要求管理人员与下属员工建立友谊,有了友谊才会有信任、牺牲和忠诚,员工才会发挥出巨大的创造力量。
2、个人能力主义 美国的历史使美国民族的生活带有个人能力主义及流动性和变动性的特点。因此,美国企业文化中培植了不怕风险失败、勇往直前的开拓进取精神,尊重个人、崇尚个人自由、追求个人发展的精神,鼓励自由贸易、自由竞争、任何人都要凭才智和工作而致富的精神。
3、软硬结合 二战以来,美国企业优以物为中心的单纯技术与纯理性主义的管理方式转向以人为中心的现代管理方式;从把企业作为单一的投入产出体,毫无顾忌地向社会夺取最大限度的利润,转向把企业看成是整个社会有机体的一分子,企业努力与整个社会保持协调发展;从过去注重企业管理的硬件方面(战略、结构、制度)转向既注重硬件又注重软件(技能、人员、作风、最高目标),强调它们的协调发展以实现其整体功能;由只重视硬专家、强调科学技术对生产经营的促进作用,转向同时重视软专家、强调信息与咨询服务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在美国优秀企业中强调组织弹性,即企业根据生产经营活动的需要及时地扩充或收缩某些职能部门;强调"走动"管理,提倡管理者必须倾听和尊重员工的意见,给员 以充分的自主权;实行面对面领导,即管理人员深入基层,接触员工,在企业内部建立广泛的,非正式的、公开的信息网络,以体察下情、沟通意见、促进交流、提高效率。同时,美国企业还推崇发展公共关系,实行软专家管理。他们认为,在当今和未来的经营环境中,管理方法、技术手段地最佳效果取决于对看不见的资源的重视程度,诸如企业风气、经营哲学、公司精神、最高目标、信息沟通、人力资源、开发技能、技术创新能力等等。
|